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铁道游击队人物原型:小人物中的大英雄,“煤狗子”变身抗日英雄

1938年的枣庄,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雾霾中,路过这里的人,很远就能闻到很浓重的煤烟味儿,煤矿上的几柱大烟囱,不分昼夜地喷吐着黑烟,黑色的煤渣漂浮在空气中,工人们浑身上下都被染成了黑色,一年到头手脸都是黑色的,洗也洗不净,被蔑称为“煤黑”。

煤矿外,全副武装的日军牵着狼狗,打着探照灯,明晃晃的刺刀横在眼前,矿工们不得不拖着疲惫至极的身体,继续下矿工作。 从枣庄地下挖出的煤矿,被日军的军用卡车装载着,从矿场驶向火车站。

火车站里,面黄肌瘦的劳工们,将沉重的集装箱背进车厢,劳工们的动作稍有迟缓,便会吃旁边的日本鬼子一顿鞭子。伴随着火车的轰鸣声,这些煤炭被运往关东,成为伪满洲国兵工厂里的燃料。


一个贼,上人家家里偷东西来了,恬不知耻!

用中国的矿工挖中国的矿产,用中国的铁路运中国的煤,用中国的燃料制造武器来侵略中国,这是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

侵略者们嘴上说着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鬼话,实际上却干着屠杀中国人民,抢夺中国土地的罪恶行径。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相继沦陷,日军扶持末代皇帝溥仪,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并将其作为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日军开始全面侵华。

1938年1月,日军沿“津浦铁路”向南推进,与国民党守军在徐州展开激战,史称“徐州会战”。


1938年3月,由李宗仁、白崇禧等将领率领的国民党军队,与日军在枣庄南部的台儿庄展开大战。在此次战役中,国军投入29万兵力,以伤亡5万的代价,击毙日军2万余人,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台儿庄大捷”是抗日战争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最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日的信心。为了策应正面战场,在敌人的后方开展游击战争,1938年5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机关成立“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

总队成立后,由于情报比较闭塞,经常和敌人遭遇,使部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为了获取枣庄日伪情报,总队派遣洪振海和王志胜返回其家乡,建立了枣庄矿区秘密情报站。


枣庄情报站,就是铁道游击队的雏形……

1939年12月,洪振海、王志胜遵照上级关于建立地方抗日武装的指示,在枣庄情报站的基础上成立了一支队伍,因为队伍主要在铁路线上活动,所以被称为“枣庄铁道队”。

而这,便是后来革命小说中的“铁道游击队”的原型!

不是什么大人物,都是平凡的人物,诚如演员张涵予对电影《铁道英雄》中的人物解读:他们是一群小人物中的大英雄,掌握了怎么样快速上火车,在怎样的速度下往下跳, 怎样断定哪节车厢里有武器等等。

铁道游击队成立之初,队员们主要是铁路工人、失业矿工和城市贫民,还有靠吃“两条线”(扒火车)生存的“抓煤老道”(拾炭人的自称,贬称为“煤狗子”)。

民国时期,火车的车厢分为票车、兵车、货车、煤车等,票车是乘客乘坐的车厢,兵车是运送士兵的车厢,货车用来运送大宗货物,而煤车则是专门运输煤炭的车厢。


铁路旁边的穷苦人家,从火车上扔下两袋煤矿来卖,便是一家人整月的口粮。这些“抓煤老道"从小就光着屁股跟在煤车后拾煤渣,随着年龄的增长,胆子也越来越大,开始去扒火车,逐渐练就了一套过硬的扒车本领,老百姓则称其为“飞天扒车队”。

随着抗战局势风起云涌,这群“抓煤老道”因为受过日军、敌伪警及杂乱地方武装的多重欺侮,就开始主动向八路军靠拢。而八路军为了阻击破坏日军的交通运输,也需要扩大武装,就吸收了一些熟悉当地情况的“扒车高手”加入。

在电影《铁道英雄》中,由张涵予饰演的枣庄铁道队大队长洪振海,其原型人物就是真实存在的……

1910年,洪振海出生在山东藤县的一个木匠家庭中,因为生活在铁路边,少年时期的洪振海就经常帮火车司机干活,由此学会了驾驶火车的技术。

由于生活所迫,洪振海经常和穷人家的孩子们一起扒火车,去搞煤炭和粮食,因而练就了一手飞身上车的本领。

“七七事变”后,洪振海毅然投入抗日活动,参加了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之后被派往枣庄,领导游击队展开斗争。


1941年12月,日军在临城集结1000多人,对游击队展开疯狂的报复行动,而洪振海也在此次作战中英勇牺牲,年仅32岁。

洪振海同志牺牲后,队员们共同推举刘金山担任大队长。

刘金山出生在一个矿工家庭,和洪振海一样,也是一名扒火车的好手,他沉着冷静、有勇有谋,带领队员们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

就这样,这支活跃在津浦铁路鲁南段和临枣铁路支线上的抗日武装,以铁路为中心在车站和铁路线上神出鬼没,截击日军列车、夜袭洋行、破坏铁路、炸毁桥梁、端据点、捉汉奸,搞得日军惊恐万分。

抗战后期,这支铁道游击队成功地保障了党的秘密交通线,在护送干部、传递文件、运送军用物资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更成为了插在敌人心脏上的一把尖刀。


1943年,中共山东省军区召开了全省战斗英雄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在这次表彰大会上,《山东文化》的编辑刘知侠了解到了铁道游击队的英勇事迹,便萌发了创作革命小说的想法。

1944年至1945年,刘知侠两度穿过日军封锁线,和游击队的成员们一起战斗,一起生活,积累了不少的写作素材。

1954年,《铁道游击队》正式出版,编辑刘知侠特意从洪振海和刘金山两位队长的名字里各取一个字,为此书中的大队长起名“刘洪”,以此来纪念两位英雄。

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尽,如今的中国变得繁荣富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在1938年的枣庄,在日军的残暴统治下,有一群英雄人物为了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而斗争,正是因为他们的鲜血和牺牲,才换来了如今的稳定与和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铁道游击队创始人、甲级战斗英雄徐广田,抗战胜利后为何投奔敌营
铁道游击队谱写传奇
日军放狼狗咬死情报员,铁道游击队复仇,铲除13名日本特务
原铁道游击队副大队长之子讲述父亲当年故事
铁道游击队真实队长原型,建国后获得什么军衔?最终结局如何
日本人唯一一次向共产党的非正规部队投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