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隋炀帝杨广接到密奏:李氏当为天子!他首先怀疑的为何不是李渊?

大业八年(公元612年)至大业十年(公元614年),隋炀帝杨广如同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一样,不计成本御驾亲征,三次东征高句丽(gāo gōu lí),不仅严重损耗了隋朝国力,还造成了国内百姓民不聊生。

直至此时,隋炀帝面临的最大问题,已经不是那个令他抓狂的小国高句丽了,而是遍地崛起的农民起义。

正值大隋国内烽烟四起之际,隋朝宫廷之中竟然发生了一件大事,而这件事情更是使得隋炀帝与其手下大臣之间的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恶劣,同时也令隋炀帝的统治,变得越来越不稳固……

当有李氏为天子,多少李氏遭了殃

大业十年,隋朝内外交困,就在这个时候,忽然有个名叫安伽陀的方士给隋炀帝上了一封密奏,说国内现在流行一条谶言(chèn yán):李氏当为天子

换言之,有一个姓李的人快要当皇帝了!

为此,安伽陀向隋炀帝建议:“陛下可以下诏,把天下所有姓李的人全部杀光,如此就可以改变天命。”

在古代,谶纬相当于政治预言,每当面临改朝换代的时候,民间都会流行一些模棱两可的说法,以谶纬、谶谣和谶言的形式出现,预测未来的政治走向。

因此,作为封建时期的帝王,隋炀帝杨广对于谶纬之事,一直存在着高度警惕。

“李氏当为天子”,面对这个谶言,隋炀帝不可能接受安伽陀的建议,把普天下姓李之人全部杀光。

毕竟,“李”姓自古以来就是大姓,如果真要杀光的话,那个数字怕是不可估量。

但是,对于这句谶言,隋炀帝既不能全信,又不能不信,于是他折中了一下,决定在京城的皇亲国戚和贵族官员里重点排查一下,看看有哪个姓李的人可能会应这句谶言。

经过排查,当时隋朝最有势力的政治人物属于关陇贵族集团,而此集团的顶层就是西魏开始时设定的“八柱国”和“十二大将军”,在这些人的子孙中,姓李的有三支——

【李密,字玄邃(suì),一字法主,京兆郡长安县人,西魏名将李弼的曾孙,隋末唐初割据群雄之一。好读书,尤喜兵法,与杨玄感友善。】

第一支:“八柱国之一”李弼的重孙子李密。

李密之前已经跟着杨素之子杨玄感造反了,被抓住之后又逃掉了,如今流窜于江湖之中。

【李渊,字叔德,唐太祖李虎之孙,唐世祖李昞之子。军事统帅,唐朝开国皇帝。】

第二支:“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孙子李渊。

李渊是隋炀帝杨广的表哥,当时正在山西率领官军帮助朝廷镇压农民起义军。

【李敏,字树生,小名洪儿,陇西郡成纪县人。隋朝时期大臣,幽州总管李崇之子。祖父李远为北周大将军、赵国公。】

第三支:“十二大将军之一”李远的孙子李敏。

李敏当时就在隋炀帝身边担任将作监。

现如今,一提到李密、李渊和李敏三人,大家自然都会异口同声:那还用猜吗?明摆着是李渊啊!

但是,当时的人,特别是隋炀帝杨广,首先想到的却不是李渊,而是李敏……

迎娶公主,李敏年纪轻轻当柱国

李敏的祖上虽说不是“八柱国”之一,但却是“十二大将军”中的一员,隋朝最重要的开国功臣之一,赫赫有名的李穆就是李敏的叔祖。

【李穆(公元510年-公元586年),字显庆,陇西成纪人。北魏至隋朝名臣,高平都督李斌之孙。】

早年间,杨坚(隋文帝)篡北周的时候,三总管起兵,正是李穆作为元老重臣力挺杨坚。可以说,李穆对于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世之功。

因此,隋文帝建立隋朝之后,马上封李穆为太师,赞拜不名。

【注:“赞拜不名”——臣子朝拜帝王时不直呼其姓名,只称官职。这是帝王给予大臣的一种特殊礼遇。】

当时,李穆的子孙、子子孙,包括还在襁褓中吃奶的婴儿,很多都官拜仪同。算起来,李穆一家人官至五品以上的就有一百多人。

中国古代有一个典故,名叫《满床笏》(mǎn chuáng hù),说的是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六十大寿时,七子八婿皆来祝寿,由于他们都是朝廷里的高官,手中皆有笏板,因此在拜寿的时候,笏板就放满了床头。

实际上,当时李穆的一大家子人,和唐朝名将郭子仪一样,绝对也称得上是“满床笏”!

有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叔祖,再加上自己的父亲又在开皇三年抗击突厥的战争中壮烈牺牲了。因此,作为功臣之孙和隋朝烈士的儿子,李敏自小就被隋文帝夫妇养在宫中。

相比之下,那时的李渊和李密,在当朝与李敏绝对是没有任何可比性的。

不仅如此,李敏还是隋炀帝杨广的外甥女婿,他的妻子就是杨广的姐姐杨丽华之女宇文娥英。

当年,杨丽华嫁给北周天元皇帝宇文赟(yǔ wén yūn)之后,就生了宇文娥英一个女儿。因此,宇文娥英在北周的时候,就是响当当的第一公主。

在此之后,隋文帝杨坚篡了北周,把宇文家族的人基本全部杀光了,只留下了自己的亲外孙女宇文娥英,好吃好喝地善待着。

由于他们都是北朝时期的人,而那时妇女的地位特别高。因此,到了宇文娥英谈婚论嫁的年纪,隋文帝夫妇和杨丽华也都非常尊重她的意见,让她自己选择心仪的夫婿。

当时,宇文娥英在洪圣宫拉了一道纱帘,自己则坐在纱帘后面,让京城所有适龄和年貌相当的贵族子弟们,排着队一个个从纱帘前走过,挨个自我介绍、表演才艺。

结果,一百多位风度翩翩的贵族子弟,宇文娥英愣是一个也没看上。

就在宇文娥英准备回宫的时候,一个长身玉立、风流倜傥、唇红齿白的美男子出现了,他就是李敏。

当时,宇文娥英粲然解颐,不用再看了,就是他了!

根据史书记载,李敏不仅长得漂亮,弓马娴熟,而且还有一项最招女人喜欢的本领,吹拉弹唱、样样精通。

就这样,李敏成为了隋文帝杨坚的外孙女婿,隋炀帝杨广的外甥女婿。

在这里我们特别要提到的是,隋文帝是以嫁公主的仪仗来嫁他自己的外孙女宇文娥英的,但隋文帝的女儿杨丽华却还是不满足……

【后将侍宴,公主谓敏曰:“我以四海与至尊,唯一女夫,当为汝求柱国。若授馀官,汝慎无谢。”——引自《隋书·列传·卷二》】

婚礼举行之前,杨丽华对女婿李敏说道:“当初我把周朝天下给老杨家,如今只有这么一个女儿,而作为女婿,在婚宴的时候,皇帝肯定要赐你官职,除了柱国以外,别的你都不要接受。”

果不其然,婚礼酒席宴间,隋文帝就问李敏:“李敏何官?”(你现在是什么官职?)

李敏答道:“我现在还很年轻(不到20岁),没有官职,一介白丁。”

隋文帝一听,这可不行,作为皇帝的孙女婿,怎么能没有官职呢?

于是,他对李敏说道:“那我就授你仪同吧。”(“仪同”是“仪同三司”的简称,属于隋朝的五品文散官。)

按理说,李敏当时就是一个二十岁不到的毛头小伙子,皇帝金口玉言,一开口就是五品官,应该满足了。

岂料,李敏谨记丈母娘的那句话,笑而不答。

隋文帝一看,这肯定是觉得官职小了:“也罢!那就授你开府。”(“开府”是“开府仪同三司”的简称,属于隋朝的三品文散官。)

李敏一听,还是笑了笑,没有说话。

隋文帝沉吟久之,心里深知这位孙女婿之所以不答话、不谢恩,肯定是女儿杨丽华(乐平公主)在背后出的主意。

于是,他哈哈一笑,说道:“乐平公主有大功于我们大隋王朝,我怎么会因为她的女婿而吝惜高官厚禄呢?今授汝柱国!”

大家要知道,“柱国”属于隋朝的二品文散官,基本上人臣能做到头的也就是柱国了。

听隋文帝如此说,杨丽华的脸上才有了笑模样,而李敏也才马上跪地谢恩。

名应图谶,李敏战战兢兢求对策

隋炀帝杨广继位之后,对自己的这位外甥女婿还是非常重用的……

大业四年(公元608年),隋炀帝杨广的姐姐杨丽华跟着他一块西巡,因为中途劳累,病死在了河西走廊的张掖郡。

【乐平公主之将薨也,遗言于炀帝曰:“妾无子息,唯有一女。不自忧死,但深怜之。今汤沐邑,乞回与敏。”——引自《隋书·列传·卷二》】

临死之前,杨丽华和弟弟杨广说道:“陛下,我没有儿子,一辈子就只生了这么一个女儿,对于自己的死,我一点也不忧虑,唯一不放心的就是这个女儿。请求陛下,在我死了之后,把我在隋朝的食邑转给我的女婿李敏,让他们日后可以过得更好些。”

别说,隋炀帝和杨丽华两姐弟的感情还真不错,在姐姐咽气之后,他立刻下诏,把姐姐杨丽华的五千户食邑,全都转到了李敏的名下。

可以说,作为皇亲国戚,李敏与大隋的两代皇帝关系都很好,在当时称得上既富且贵,而且还一直属于隋炀帝杨广的心腹大臣,应该算得上是老杨家最信任的人了。

然而,也正是因为李敏的家庭背景和婚姻关系,“李氏当为天子”的谶言一出,使得他受到的怀疑也最大。

更要命的是,李敏还有一个小名,叫“洪儿”

谶言出来之后,隋炀帝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隋文帝杨坚在世的时候,曾经告诉过自己,他当年做了一个梦,梦见大洪水冲了长安城,因此才下诏兴建了一座大兴城。

由此,隋炀帝立刻联想到父皇做的这个梦,是不是就意味着这个小名叫洪儿的李敏,就是谶言中所说的那个要搞垮大隋王朝的“李氏”呢?

如果是其他的“李”姓人,隋炀帝随便找个借口,杀了也就杀了,但李敏和自己父子两代都是实在亲戚,一时间还真下不了手。

思来想去,隋炀帝就把李敏召进宫内,和他说了一番掏心窝子的话:“如今,'李氏当为天子’的谶言已经出现了,而先帝也曾做过一个洪水冲了长安城的梦,你最好还是连同小名一起,改个名字吧!”

听了隋炀帝的话,李敏当时就吓得脸色煞白,立刻跪倒在地:“马上改,臣一定马上改!”

一路上,李敏心事重重,回到府内也是战战兢兢:毕竟,自己原本就姓“李”,又名应图谶,皇帝哪天一不高兴,分分钟都能把自己给灭了。

心惊胆颤之余,李敏觉得这件事情还是得找人商量商量,为了稳妥起见,还是找自己老李家的人去商量吧!

于是,李敏就找到了自己的堂叔李浑和堂兄李善衡,几个人坐在一起边喝酒边商量,到底该如何躲过此次劫难。

而恰恰就是因为李敏的这一举动,将他们老李家男人们的脑袋全都给商量没了……

谶言之祸,李敏一家被灭族

【尉迥反于邺,时穆在并州,高祖虑其为迥所诱,遣浑乘驿往布腹心。穆遽(jù)令浑入京,奉熨斗于高祖,曰:“愿执威柄以熨安天下也。”——引自《隋书·列传·卷二》】

作为大隋开国功臣之一李穆的第十个儿子,李浑高大威猛、美髯飘飘。当初,隋文帝杨坚篡夺周朝前夕,李穆就曾派人给杨坚送去了一把熨斗,以此来鼓励他熨贴天下,而送熨斗的那个人就是李浑。

因此,作为隋文帝的功臣,李浑和隋炀帝杨广的关系也非常好,相当于隋炀帝还在做晋王时的藩邸旧臣,而杨广当了皇帝之后,就封李浑为右骁卫大将军,典领禁军,绝对算得上心腹爱将。

不巧的是,李浑是个贪财之人,由于金钱方面的原因,曾经得罪过隋炀帝身边的另一个宠臣宇文述。

【宇文述,姓破野头,字伯通,代郡武川县人。隋朝名将,北周上柱国宇文盛之子,枭雄宇文化及之父。】

得知李敏、李浑几个人在一起暗中商量对策,宇文述就来到了隋炀帝面前极尽谗言:“陛下,安伽陀不是说'李氏当为天子’吗?臣认为此谶言肯定是有征兆的,李浑与我也是亲戚,但我觉得他最近特别反常,整日里与李敏、李善衡等人在私下密谋,据说有时一谈就是一个通宵。作为人臣,李浑家世隆盛,如今又掌握禁兵,按理说不应该和子侄辈天天待在一起密谋,还望陛下好好彻查!”

听了宇文述的话,隋炀帝一下子紧张了起来,马上派他率领禁兵包围了李家,再把李敏、李浑和李善衡等人全部抓捕入狱,其中还包括杨广自己的亲外甥女宇文娥英。

想一想,宇文述才是自己的忠臣,隋炀帝就让宇文述负责审理李氏家族的“谋反案”。

多年来,即便存在着姻亲关系,宇文述和李浑之间也还是有着很大的过节,可能就是因为相互之间的那种仇恨,此时的宇文述就开始公报私仇了……

【述入狱中,召出敏妻宇文氏谓之曰:“夫人,帝甥也,何患无贤夫!李敏、金才,名当妖谶,国家杀之,无可救也。夫人当自求全,若相用语,身当不坐。”——引自《隋书·列传·卷二》】

不得不说,宇文述是个很聪明的人,他并没有先去审问李浑、李敏等人,而是直接把公主宇文娥英从监狱里提了出来,和颜悦色地对其说道:“夫人,您可是当今皇帝陛下的外甥女,还怕以后找不到好夫婿吗!如今,李敏和李浑的名字都应了那图谶,陛下对此也是深恨不已,国家天法是不可能再让他们活下去的,而夫人一定要懂得自我保护,如果按照我说的去做,保证您不会受到任何牵连。”

【敏妻曰:“不知所出,惟尊长教之。”——引自《隋书·列传·卷二》】

作为一个自幼娇生惯养的公主,宇文娥英在监狱里才待了几天就招架不住了,再听宇文述满脸慈祥地劝自己,马上说道:“我真不知道如何交代,您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宇文述一听,不禁心中大喜,教她说道:“你就说他们李家确实一直在密谋造反,李浑曾经和我丈夫李敏说过,你的名字恰好应了现在天下流传的那句谶言,以后一定会当皇帝!咱们皇帝如今喜欢打仗,百姓们不堪其苦纷纷造反,上天显然是要灭隋了,我们正好取而代之。皇帝以后肯定还会再打高句丽,到那时你我二人定会独当一面,各领人马数万,再加上家族里的子侄众多,皇帝下次讨伐高句丽,我们就让兄弟子侄们,包括所有和我们有姻亲关系的人都去应募参军。如此,我们李氏家族的人定会遍布全国各地,趁皇帝首尾不得相顾的时候,你我二人便一起袭击皇帝御营,而后散布在军队中的兄弟子侄们一同响应,要不了一天,定能夺得天下!”

就这样,宇文述一边说,宇文娥英一边很配合地拿着毛笔在那里写,很快就把口供笔录都做好了。

而后,宇文述就把口供交到了隋炀帝杨广手里。

看了亲外甥女写下的口供,隋炀帝信以为真,愤愤之余握着宇文述的手说道:“吾宗社几倾,赖亲家公而获全耳。”(我的宗庙和社稷差点就被倾覆了,多亏了亲家公才得以保全啊!)

【注:隋炀帝的女儿嫁给了宇文述的儿子,因此称其为亲家公。】

如此谋反大案,牵涉的又是这么多实实在在的亲戚,隋炀帝竟然都没有亲自审问一下,就马上颁下诏书,对李敏、李浑为首的李氏宗族一共三十二口男丁,全部处以死刑。

由此,关陇贵族集团中最高级别的家族之一,在短短一天之内就被灭族了。

不久之后,为了免除后患,隋炀帝杨广还派人把自己的外甥女宇文娥英用毒酒毒死了。

可以肯定,隋炀帝朝中这桩因谶言引起的大案,百分百属于一起政治冤案,此案过后,杨广在朝中也更加丧失人心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隋炀帝听说李氏要当天子,杀了32个李姓族人,李渊却靠4个字幸免
杨广为什么要杀了自己的外甥女宇文娥英?
话隋唐9|有人算出李氏当为天子,让杨广杀光李姓人,这家倒霉了
只因算命先生一句话隋炀帝怒杀32位李姓大臣,为何只有他能够逃过此劫?
宇文赟到底爱不爱杨丽华?杨丽华的女儿是谁?
隋初盛传“李氏应为天子”,李姓大臣惨被灭门,李渊仅凭4字躲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