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

本篇也是和“不争”相关的内容,通过“善为士者”、“善战者”、“善胜敌者”和“善用人者”几类人的“不争”状态,来说“不争”是配天之德。这是什么逻辑呢?下边进入今天的话题。

  

《道德经》第六十八章原文: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 善为士者不武;

解释:善于为国家出谋划策的士人(这里特指合道而行的圣人),不显得威武、勇猛。

解析:善为士者,这里不是指的武士,而是为国家出谋划策、合道而行的圣人。为什么这么讲呢?《道德经》第十五章就是对“善为士者”的详细描述。《道德经》讲得“善为士者”和《庄子》讲得“古之真人”都是一个意思,都是合道而行的圣人。大道通过“顺道(规律)者昌,逆道(规律)者亡”管理宇宙万物,给宇宙万物提供公平公正的运行秩序,功于天下造福天下,却能大器免成、大象无形、大方无隅,并不会让人感觉威武勇猛,让人觉得恐惧,反而给人和蔼可亲的印象。何以见得呢?我们遇到问题,内心往往会希望苍天大道帮帮忙吧!我们遇到不公时,心想“老天爷,你睁开眼睛看看吧!”圣人行于天下也是一样的道理,合大道之德而行,执掌公器,立政为公、执政为民,大公无私,对身外之物不敢有贪婪占有之念。一切处于天下公心,一切为了天下苍生,打击奸诈邪恶,保护忠善良能,自然也就获得天下百姓的拥护和爱戴,获得百姓的拥护和爱戴也就让人觉得和蔼可亲,慈祥安宁,自然也就不显得威武勇猛,暴虐残暴,所以啊,谓之:善为士者不武。

善战者不怒;

解释:善于统兵布阵的将领,不会气势强盛(恃强凌弱)。

解析:“善战者”指的是:善于统兵布阵的将领。什么样的将领是“善战者”呢?自然是合大道之德的将领。什么是合大道之德的将领呢?就是为了人民利益而战的人,为了天下苍生和平正义的将领为了天下百姓和平正义的将领,不是为了个人私心私利而战,而是为了天下苍生利益而征伐,这是正义之师啊。大道(规律)通过“顺道(规律)者昌,逆道(规律)者亡”管理宇宙万物,内心恬静,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自然不会迁怒宇宙万物。正义之师就如大道(规律)管理万物那样,是社会秩序的坚定捍卫者,是打击奸诈邪恶,保护百姓家园的钢铁长城,必然得到天下百姓的拥护。得到天下百姓之心的正义之师,怎么可能对百姓气势强盛,恃强凌弱呢?只有窃贼德行的人因为争夺不了外物,才会迁怒百姓,气势强盛、恃强凌弱,看看解放战争时期,蒋秃头的将领失去人心,才会把失败的责任迁怒百姓。所以啊,谓之:善战者不怒。

善胜敌者弗与;

解释:善于战胜敌人的统帅,不会给与敌人可乘之机。

解析:大道(规律)通过“顺道(规律)者昌,逆道(规律)者亡”管理宇宙万物,给宇宙万物提供公平公正的运行秩序,内心至虚至静,不被外物所累所伤,功于天下造福天下,却能大器免成、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不贪图财货,就能不被奸诈邪恶之徒用财货伤害他;不贪图虚名,就能不被能言诡辩之徒用虚名伤害他;不贪图个人私权只有天下公权,也就不被权力所累所伤,内心无物,方可主宰万物。善于战胜敌人的统帅也是一样道理,不谋求个人私利,也就不给奸诈邪恶势力可乘之机;不贪图个人虚名,也就不给能言诡辩之徒可乘之机;不为个人私权二战,也就不给权力争夺可乘之机;内心至虚至静,也就不给敌人可乘之机。所以啊,谓之:善胜敌者弗与。

善用人者为之下。

解释:善于领导天下的人(天下管理者),持有大道厚重之德(大道厚重之德,为下;世俗轻浮之德,为上)。

解析:在《道德经》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之中,很多词汇都是和世俗之学反着说的。世俗之学人“有为”,道家文化却倡导“无为”;世俗之学认为“大争”,道家文化偏偏倡导“不争”;儒家提倡仁义圣智,道家文化却认为“以智治国,国之贼也”。“下”也是一样的道理,谦虚、谦下是和道家文化牛头不对马嘴的。《道德经》倡导的“下”是大道厚重之德。江海胸襟宽阔为“下”就能容纳为“上”的溪流;大树之根为“下”却能承担为“上”枝叶的繁衍;大厦地基为“下”却是雄伟大厦的基础;大道(规律)为“下”却是宇宙万物之母。由此可见,“下”代表的是大道(规律)厚重之德。善于领导天下的圣人,合大道厚重之德而行,立政为公、执政为民、真心实意造福天下苍生,实现世界人民大团结,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世界一切热爱和平和正义的人民都能过上好日子,就是大道厚重之德。所以啊,谓之: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解释:这就是不争万物之德,就是合理恰当领导民众,这是与大道(规律)之德相合,这是古时候圣人追求的极致。

解析: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都是大道厚重不争之德。大道(规律)通过“顺道(规律)者昌,逆道(规律)者亡”管理宇宙万物,给宇宙万物提供公平公正的运行秩序,内心至虚至静,不争虚名、不争财货、不争私权、胸襟宽阔包容天下,功于天下、造福天下却不需要人民歌功颂德,也就不为名、利、财货、权力等身外之物所累所伤。圣人治国理政也是一样的道理,立政为公、执政为民,公而忘私,真心实意造福天下百姓,思百姓之所思,想百姓之所想,依靠人民,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没有打不败的敌人,这样就能得到民众的拥护和爱戴,就能成为人们的领航者。这是和大道之德相合的,这也是古时候圣人追求的极致,所以啊,谓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道德经》全文和译文
老子四字真经
《道德经》全文+解释(上)
老子《道德经》原文与注解【简译】
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 全文及解析
《道德经》及译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