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篇连载:前三国之《乱世群雄》(二十五)——孙策进江东

(紧接上期)

上期聊到孙策出山,不是去找袁术讨要父亲遗留下来的人马,反而迁居到与孙氏家族没有任何联系的广陵江都,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孙策是去拜见徐州名士张纮,恳请其为自己今后事业出谋划策。孙策虽然年纪轻轻,却并不草率冒进,而是要谋定而后动。

张纮,字子纲,徐州广陵人(今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曾入太学师从博士韩宗,学习《京氏易》、《欧阳尚书》,又于外黄(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境内)从濮阳闿受《韩诗》及《礼记》、《左氏春秋》,是个满腹经纶的优秀人才。大将军何进、太尉朱儁、司空荀爽等三公都征辟过他,希望能得到他这位人才。

就是跟随孙策后,都还有吕布、曹操等来抢夺他,可见其名声之盛。

张紘的母亲去世了,他回到江都为母守丧。孙策知道后决定迁居江都,向张纮讨教,希望得到这位名士的帮助。

张紘天下名士,既不会轻易见人,也不会轻易地去指教别人,何况孙策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年,尽管孙策多次前往求见,也被张纮拒之门外。估计张紘不大了解孙策,要花点时间去打听一下,也要花点时间来观察一下孙策的人品气度格局,是不是可造之材,值不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来指点。

张纮不答应,孙策就不走,涕泣横流地再三请求。终于,张纮被孙策发自内心的诚恳之情和胸怀的远大志向所感动,对孙策的战略规划进行了修改和完善,这就是著名的“江都对”。

孙策求教张紘,比刘备三顾茅庐恳请诸葛亮早了六、七年,更胜过刘备的是,刘备请诸葛亮时已人到中年还困惑茫然,不知道前路在何方,完全是就怎么才能“欲信大义于天下”(说好听点是兴复汉室,不好听点就是自己怎样才能称王称霸)向比自己小得多的诸葛亮讨教。

孙策则不然,是自己已经制定出了今后怎么发展壮大的全盘战略规划,去向长辈讨教。具体方略是:

第一步,从袁术处讨回父亲的部属;

第二步,立即转移到舅舅丹阳太守吴景那里,继续收拢流散的部卒,招兵买马,扩大势力;

第三步,向东扩张,占领吴郡和会稽郡;

第四步,近期战略目标,攻打荆州,为父亲报仇雪恨;

第五步,远期战略目的,成为朝廷外藩。所谓外藩,其实就是割据一方的独立政权,只在礼仪上承认朝廷的统治地位,向朝廷称臣纳贡。

张紘的“江都对”把孙策的战略规划提升了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鉴于此对策的重要性,全文录于下,供各位读者品鉴:

昔周道陵迟,齐、晋并兴;王室已宁,诸侯贡职。今君绍先侯之轨,有骁武之名,若投丹阳,收兵吴会,则荆、扬可一,仇敌可报。据长江,奋威德,诛除群秽,匡辅汉室,功业侔于桓、文,岂徒外藩而已哉?

比较一下就知道,经张纮修改完善后的战略规划明显高于孙策的构想。孙策只是想向东占据吴、会,攻打荆州为父报仇,还不敢想消灭袁术、刘表;张纮则是要彻底占领扬州和荆州,然后占据长江,扫除各路大小军阀。

“匡辅汉室”说得有些冠冕堂皇,实际上是和刘备一样拉大旗作虎皮,掩人耳目,后面一句“功业侔于桓、文,岂徒外藩而已哉?”露出了马脚,原来最终目的是一统天下,称帝自立。

功业已经超过了齐桓公、晋文公,朝廷已是无以赏功,只好拱手相让了。不做朝廷外藩,就是不承认这个朝廷。张纮同时表示如果孙策功成事立,自己会带一批志同道合者一起投奔孙策。

“江都对”与“隆中对”相比毫不逊色,对孙策确定长远战略规划的指导意义也丝毫不亚于“隆中对”对刘备的意义。

“隆中对”在执行过程中还一波三折,理论上受到法正、庞统的质疑,现实中受到关羽的破坏,荆州、益州两线进军北伐的规划不能实现。

“江都对”则一直是东吴的战略纲领,孙权时虽然有鲁肃的“榻上对”,但其中并无新意,除了明言“汉室不可复兴”,将张纮意味深长的“岂徒外藩而已哉”的疑问句说得更加直白为“建号帝王以图天下”外,总体战略思路仍然没能超越“江都对”。

孙策对张纮的构想完全赞同,认为“与君同符合契”,然后就将“老母弱弟委付于”张纮,表示自己已无后顾之忧,将立即按计划执行。

一个未及弱冠的青年,在危急之时能临危不乱,冷静制定自己的长远战略规划,并不辞辛苦,爬山涉水远赴邻州去请求智者的指点完善,谋定而后动,实在让人钦佩。陆机在《辨亡论》中赞颂道:“长沙桓王逸才命世,弱冠秀发,招揽遗老,与之述业。”也认为孙策请教张纮之举是其事业成就的关键。

第二节 建立队伍 蓄势待发

计划和目标基本确定,孙策迅速开始行动。先到寿春找袁术索讨父亲旧部。到嘴的肥肉袁术自然不会轻易吐出来,就打发孙策自己到丹阳募兵。

丹阳民风彪悍,其民尚武好斗,拥有一支丹阳兵是当时各路诸侯最大的梦想。大将军何进曾派毌丘毅到丹阳募兵;曹操兵败荥阳后也是到丹阳募兵;陶谦曾拨四千丹阳兵给刘备,使其军力陡增。

当时孙策的舅舅吴景为丹阳太守,从兄孙贲为丹阳都尉(袁术最初表孙贲为豫州刺史,后改丹阳都尉,估计是担心孙贲带走孙坚余部,就将其支到丹阳,达到吞并孙坚余部的目的),能前往丹阳与他们商议大事,又能招募一支军队的话,何乐而不为呢?孙策立刻前往丹阳。

孙策去丹阳时,已不是孤身一人,身边有了追随者,就是吕范、孙河。

吕范,字子衡,汝南细阳人(今安徽阜阳市太和县),年轻时做县吏,是个美男子。城里有一刘姓大户人家,女儿非常美丽,吕范前往求亲。刘氏的母亲嫌弃吕范,不答应婚事,但女儿刘氏却慧眼识人,执意要嫁给吕范。

后来吕范在寿春避难,与孙策相识,自愿带领一百名私客跟随孙策。有一百名私客,至少折射出两个信息,一个是吕范家大业大,养得起这么多人;一个是吕范和刘备、牵招、甘宁等其他许多人那样都是混混头,这种的可能性最大。

孙策这时除了有少量家兵外,还没有其他队伍加入,吕范应该算是第一支加入的武装,虽然人数不多,因此孙策也很器重他,派他到江都去接回吴夫人。

徐州牧陶谦认定吕范是孙策派来的间谍,命令江都县令将吕范抓起来拷问。

有些读者看到这里一定有些困惑,袁术与陶谦不是一个阵营里的人吗?孙策是袁术的部将,陶谦怎么会抓袁术的人也就是自己人呢?更何况陶、孙两家关系向来不薄。

孙坚与陶谦曾为同事,共同参太尉张温军事,西征凉州边章、韩遂之乱。

反董时期,孙坚带兵入洛阳后,正遇到黄巾军在徐州作乱,孙坚专门派督义校尉朱治带领步骑东往徐州支援陶谦。要知道当时孙坚也是非常需要人马的啊。

孙坚有恩于陶谦,陶谦怎么能恩将仇报呢?

这里还是涉及到势力和利益的问题。袁术被袁绍、曹操联军打败退往九江后,开始向东扩张,赶跑了背叛自己的扬州刺史陈禹,占据寿春。陈瑀逃往下邳投奔陶谦,陶谦居然收留了陈瑀。袁、陶联盟开始出现裂痕,陶谦开始防范袁术。这就是吕范被抓的原因。

吕范私客劫狱将吕范救出来,吕范出狱后顺利地带回吴夫人。孙策对此很感激,经常设家宴邀请款待吕范,升堂拜母,结为通家之好。

孙河,字伯海,是孙策的姑表弟,本姓俞氏,后复姓为孙。孙河少年时就跟从孙坚东征西讨,经常作为先头部队冲锋陷阵。由于孙河具有忠诚、质朴、勤劳、寡言的良好品质,孙坚让其统领左右亲兵,执掌机密事务,成为孙坚的心腹,现在为孙策所用。

孙策在丹阳招募了一些人马,加上吕范、孙河的私客散卒,总共有几百人,但却被泾县(今安徽省宣城市泾县)豪强祖郎偷袭,几乎全军覆没。

孙策只好再去寿春找袁术索讨,袁术这次不好再推,给了孙策一千多士兵,说孙坚剩下的就这些了。袁术应该是打了埋伏,没把孙坚余下的全部人马还给孙策。

算算就知道了:孙坚到南阳时已有几万人马,进攻洛阳几乎没受什么损失。守卫豫州,打败周喁,也不是千余兵马能够做到的。攻打荆州时能包围襄阳,兵力也不会少。孙坚一死,孙贲立即带领余部脱离了荆州战场,就算有损失,也不会只剩下千余人。

孙策非常清楚这个事实,曾亲口对太史慈说过“父亲手下有数千人马,全在袁术那里,我去找袁术要了两次,才得到一千多人”。

一千余人的队伍,不要说成大事,连摆脱袁术的能力都没有。按孙策最初的设想是索回余兵后就到丹阳去与舅舅吴景会合,双方合兵再收合流散的人马,就有了一定的实力,可以和周围的势力相抗衡。

没有想到只有这点兵马,又不能再到丹阳募兵,与舅舅会合,只能继续留在袁术这里等待时机。好在还有所收获,被凉州军阀李傕、郭汜把持的朝廷为拉拢关东诸侯,派太傅马日磾、太仆赵岐东行安抚关东诸侯。

马日磾循行到寿春时,拜袁术为左将军,封阳翟侯,假节,同时征辟孙策,表拜孙策为怀义校尉。这是孙策第一个正式官职。也征辟朱治为掾,迁吴郡都尉。孙策本来可以承袭父亲孙坚的乌程侯爵位,但他让给了四弟孙匡。

孙策是个性格开朗、幽默风趣、平易近人的美男子,很讨人喜欢。袁术的大将乔蕤、张勋都倾心钦敬他,连袁术都羡慕嫉妒恨,经常叹息说:“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孙策受制于袁术,不得不象父亲孙坚一样为袁术卖命。袁术最初许诺攻下九江后任命孙策为太守,结果食言任命了陈纪。后来袁术要攻打徐州,军粮不足,找庐江太守陆康借三万斛米。陆康认为这是同室操戈,不借。袁术非常愤怒,让孙策去攻打庐江,并信誓旦旦地承诺,打下庐江任命孙策为太守。

陆康本来和袁术关系很好,曾经带着六岁的小儿子陆绩到九江拜访袁术,留下了陆绩怀橘的成语故事。

孙策以前曾经去拜访过陆康,陆康不见,让主薄接待。孙策认为是瞧不起自己,一直怀恨在心。

陆氏家族是江东吴郡“顾、陆、朱、张”四大望族之一,和孙策是同乡,对孙氏家族的根底十分了解,看不起这个瓜农的后代也在情理之中。孙策此时正好借机泄愤。

庐江之战打得十分惨烈。陆康是个忠烈正直的官员,深得庐江吏民拥戴,连休假在外的吏士都连夜赶回守城。坚守两年才被孙策攻破。陆康城破一月后病死。孙策满以为这次可以任庐江太守了,谁知袁术又一次食言,任命亲信刘勋为太守,孙策越发失望。

还记得孙坚越界发兵解救陆康从子宜春之围的事情吧?上次是有恩,这次却是结仇。

第三节 抓住机会 立足江东

常言道,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孙策索讨父亲余部的第一步战略行动取得成功,两年后终于等到了实现第二步行动计划——与舅舅吴景在丹阳会合的机会。

汉兴平元年(194年),朝廷任刘繇为扬州刺史。刘繇,字正礼,东莱牟平人,汉齐孝王之后,正宗汉室后裔,与其兄兖州刺史刘岱并称二龙。接任扬州刺史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扬州治所寿春被袁术占了。

刘繇不能也不敢去赶走袁术,正在为难之时,对袁术攻打徐州不满的吴景和也对袁术不满的孙贲前来把他迎接到曲阿。谁知刘繇在曲阿站稳脚跟后,顾忌吴景、孙贲是袁术的人,恩将仇报,把他们驱逐出了曲阿。

吴景、孙贲只能重新回到袁术阵营,退守历阳(今安徽和县)。

刘繇、袁术江东争夺战一触即发。

刘繇派部将樊能、张英屯住长江南岸的横江与当利口(均在和县内),防备和阻止袁术。袁术任命老部下琅邪惠衢为扬州刺史,吴景为督军中郎将,与孙贲一起攻打樊能、张英。

战事胶着,连年不克。朝廷又加拜刘繇为扬州牧,振武将军,人马已有数万之多。吴郡都尉朱治曾多次建议孙策早日离开袁术,自立门户,现在机会来了,孙策趁机找袁术提出参与攻打的请求。

袁术其实知道孙策是因为怨恨自己违背诺言没有封其为庐江太守,想离开自己。但因为刘繇占据曲阿,王朗占据会稽,孙策未必能够打下来,去打打试试也无妨,就同意了孙策的请求,还好人做到底,表孙策为折冲校尉,行殄寇将军,给了一些资财和马匹。

孙策带兵出发时,愿意跟随孙策前往的有数百人。到历阳时,已有五六千人马。关键时刻,孙氏家族命中贵人周瑜前来相助。

周瑜,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人(今安徽省庐江县),世家子弟,从祖父周景,周景的儿子周忠,都曾担任过三公之一的太尉。父亲周异,曾任洛阳令。

周瑜也是个美男子,与孙策同岁。孙坚讨董时将家眷安置在舒县,周瑜与孙策得以相识,两人一见如故,惺惺相惜。孙坚是瓜农出身,一直也只做的县丞这样的低级官员,没有多少财富,家眷所住之地应该不是很宽裕。

周瑜看到后,慷慨地将自家的一处大宅子送给孙策,还经常到孙策家拜访,与孙策的母亲吴夫人和几个弟弟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能随手送一幢大宅子给朋友,说明,一,周瑜家大业大;二,周瑜为人大方;三,周瑜重友情。

孙策带兵前往历阳时给周瑜写信请他前来相助,周瑜的叔父周尚当时任丹阳太守,周瑜正好在探望叔父时接到了孙策的来信,立即带领家兵去与孙策会合。孙策见到周瑜大为欣喜,说:“我能得到你的帮助,一定能成事。”

孙策渡江作战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没有足够的兵船将士兵运送过江,打算驻扎下来找齐船只后渡江。

孙策的姑姑徐夫人跟随儿子徐琨在军中,听说此事后对徐琨说:“恐怕刘繇会多派水军来阻止,这样对我们很不利,怎么能驻扎下来等待呢?应该赶快砍伐芦苇做成芦苇茷附着在船上,载兵渡江。”

徐琨立即告诉孙策,孙策照此施行,一举渡江,打败樊能和张英。又乘胜攻打与刘繇结盟,并拜刘繇为盟主的驻守在秣陵(今南京市)的彭城相薛礼和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县古邳镇)相笮融。

秣陵之战,精彩纷呈。薛礼住兵城内守城,笮融住兵城南,与城内相呼应。孙策先攻笮融。笮融出兵交战,被孙策斩杀五百余人,吓得笮融关闭营门不敢出来。镇住笮融后,孙策攻打薛礼,薛礼突围逃跑。

败于横江的樊能、于麋等卷土重来,偷袭牛渚屯(今安徽马鞍山市采石镇,牛渚,又名采石矶。中国历代南北相争时的兵家要地)。孙策回军再次打败樊能,俘获男女一万多人。

孙策又进攻笮融,不幸被流矢射中屁股,不能乘马,坐舆车回牛渚营。回到营中后,孙策指使一些士兵假装投降笮融,告诉笮融说:“孙郎中箭已死。”笮融大喜,立即派部将于兹向孙策驻军处推进扎营。

孙策派了几百名步、骑兵去挑战,然后在后面设下伏击圈。于兹派兵出击,双方还未交兵,孙策步骑假装逃跑。于兹不知是计,紧追而来。进入伏击圈后,伏兵四起,斩杀了一千多人。孙策带兵乘胜追杀到于兹军营外,令左右大呼:“孙郎竟云何!”于兹军吓得魂飞魄散,连夜逃跑。

笮融听说孙策没死,赶紧深沟高垒,加强守备。孙策也因为笮融驻守之地地势险固,易守难攻,就转攻刘繇部署在海陵的部队(今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连续攻下海陵、湖孰(今南京市附近)江乘(今南京市栖霞区),进入曲阿。刘繇闻风而逃。

此时孙策的人马已达数万,认为凭借这些人马攻取吴郡、会稽郡和平定当地土著山越已经够了,就让周瑜回去协助其叔父周尚镇守丹阳。

镇守丹阳期间,周瑜给了孙策很大的帮助,发兵、派船、送粮,给孙策四处征战提供了充足的后勤保障,解除了孙策的后顾之忧。可以说没有周瑜的后勤保障,孙策就不可能迅速取得抢占江东的战果。因此,周瑜在孙氏家族鼎足江东的过程中,一开始就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袁术能够容忍周瑜父子对孙策的支助吗?孙策能顺利打败刘繇,立足江东吗?下期再聊。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与项羽比肩的三国英雄:称霸江东的超级帅哥孙策
想重获孙家军的孙策,从被袁术提防,到令其大为欣赏的心机手段
【读通鉴】极具政治天赋的少年军阀孙策:投靠袁术
孙策立业 威震江东
史说三国:三十九 转战江东(3)
吕范:你知道我和孙策关系有多好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