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篇连载《三国鼎立》(135)——昙花一现的诸葛恪

(紧接上期)

第四十二章 吴国内乱

汉末至三国时期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权臣秉政。汉末先有董卓,后有曹操。三国则是每一国都有,蜀汉的诸葛亮,魏国的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吴国的诸葛恪、孙峻、孙綝,虽然个中原因不一,形式、内容有差,结果有异,但都是皇权旁落,强臣欺君,不符合儒家君臣纲常。

皇权体制下,有权力就有诱惑,有诱惑就有野心家,一旦具备了实现野心的条件,任何一个野心家都会毫不犹豫地突破纲常,实现自己的野心。古今如此,概莫能外。

三国权臣中,诸葛恪是最短命的一个,几乎是昙花一现。

第一节 诸葛恪秉政

几乎与魏国发生司马氏篡权的同时,吴国政坛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唯一不同的是,魏国曹氏的权力是被外姓人攫取,吴国孙氏的权力却是被同姓人攫取,只不过前面多了个插曲,有诸葛恪的短暂秉政。

事情得从孙权去世说起。前面已讲,孙权临死时,以大将军诸葛恪、中书令、少傅孙弘、太常滕胤、将军吕据、侍中孙峻为托孤大臣,辅佐孙亮。

吴太元二年(252年)四月,孙权病逝,孙亮继位,改元为建兴。这个年号取得有些奇怪,(蜀)汉国刘禅继位后改元时就是建兴,吴国怎么会拾人牙慧?何况此时(蜀)汉国还在,岂不遭人嘲笑?诸葛恪号称大才,怎么连个年号都想不出来?

孙亮是孙权最小的儿子,本来是没有希望当皇帝的,孙鲁班为私利兴风作浪陷害太子孙和,孙亮才得以成为太子,继承皇位。孙亮以诸葛恪为太傅,腾胤为卫将军领尚书事,上大将军吕岱为大司马。

请注意这里没有丞相一职,这和诸葛亮死后刘禅不设丞相的用意几乎一样,就是皇帝高度集权,避免相权对君权的分流、削弱和制约。

诸葛恪入朝辅政,并非一帆风顺,差点被人暗害,想害他的人是孙弘。

二宮并争时,孙弘是鲁王党,诸葛恪是太子党,二人素来不和。孙弘是中书令,一直在宫中,孙权死后,孙弘害怕诸葛恪掌权后会迫害自己,就隐瞒了孙权的死讯,想矫诏杀掉诸葛恪。

侍中孙峻在孙权临死前领武卫将军,掌管宫中宿卫,也在宫中,知道这事后就告诉了诸葛恪。诸葛恪设了一个鸿门宴请孙弘来议事,在坐中将孙弘诛杀,然后发布孙权死讯,治理丧事。古代史里经常出现这种桥段,两厢埋伏下刀斧手,主人摔杯为号,刀斧手一涌而出杀掉要杀的那个人。

诸葛恪掌控住朝局后,给弟弟公安督诸葛融写了一封信,从信中可以看到诸葛恪对丧期内吴国各地守将的布置,所有守将不得离开驻地前往京城奔丧,就地加强守备,防止魏国因丧伐吴。

诸葛恪,字元逊,是诸葛瑾的长子。少年时就很有名,机敏聪慧,口齿伶俐,善于辩论,无人能对,连孙权都很惊奇于他的才能,对诸葛瑾说:“蓝田生玉,真不虚也。”

诸葛恪一米七七左右,在当时是个大高个子了,须眉稀疏,鼻梁上有明显凹陷,额头宽广,嘴巴大,声音响亮。二十岁任骑都尉,与顾谭、张休、陈表为太子孙登中庶子,称为太子四友,转左辅都尉。

史料上记载了许多诸葛恪反应机敏,风趣滑稽的事情,《三国志》里可以看到,讲几个另外史料记载的吧。

(蜀)汉费祎出使吴国,孙权举办招待晚宴。孙权和费祎私交不错,想作弄一下费祎,吩咐群臣等费祎来时不要起身迎接,都埋头吃东西。

费祎到了后,孙权停止进食起身迎接,但群臣全部不起,自顾而食。费祎就嘲讽地说:“凤皇来翔,骐驎吐哺,驴骡无知,伏食如故。”诸葛恪立即反唇相讥,说:“爰植梧桐,以待凤皇,有何燕雀,自称来翔?何不弹射,使还故乡!”

费祎停止食饼,要笔来写作《麦赋》,诸葛恪也不示弱,要笔作《磨赋》,都写得很好。

诸葛恪曾经进献给孙权一匹马,进献前在马耳朵上穿了一个孔,太子宾客范慎当时在场,嘲笑诸葛恪说:“马虽然是畜生,但也是条生命,你现在把它耳朵弄伤残了,岂不有伤于仁爱?”诸葛恪回答说:“母亲对于女儿,恩爱达到极致,还要穿耳附珠,怎么会有伤于仁爱?”

太子孙登曾经嘲讽诸葛恪说:“诸葛恪可以吃马粪。”诸葛恪说:“哪我希望太子吃鸡蛋。”孙权不解,说:“别人叫你吃马粪,你却叫人吃鸡蛋,这是什么道理??”诸葛恪说:“因为它们出来的地方是一样的罢了。”引得孙权大笑不已。

曾经有一群白头鸟集结在殿前,孙权问:“这是什么鸟?”诸葛恪说:“白头翁。”张昭是在场人中最老的一个,怀疑诸葛恪以鸟来戏弄自己,说:“诸葛恪欺骗陛下,从来没听说有鸟叫白头翁,请诸葛亮再找只白头母出来。”诸葛恪说:“有叫鹦母的鸟,先请辅吴(张昭为辅吴将军)再找只鹦父出来。”张昭回答不出,大家都笑。

孙权曾经问诸葛恪:“你和诸葛亮相比如何?”诸葛恪说:“我胜过他。”孙权说:“诸葛丞相受遗辅政,国富刑清,即使伊、周公,都不能说超过他。况且他是你的叔父,你怎么说胜过他呢?”

诸葛恪回答:“确实如陛下所说,但叔父仕于污秽的君王,甘心在伪主手下做事,不知天命,就不如我出仕在清泰的朝廷,赞扬天下的君王。”(这个马屁拍得有些恬不知耻了)

孙权又问诸葛恪:“你和步骘、朱然、陆逊相比呢?”诸葛恪回答说:“我不如他们。”孙权感到奇怪,说:“你不如这三人,凭什么说你胜过你叔父呢?”诸葛恪回答:“小国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所以胜过。”(孙权尚且不以(蜀)汉为伪国,诸葛恪居然如此妄自尊大)

史书上不厌其烦地记载诸葛恪的这些事情,其实是在影射诸葛恪只有小聪明,没有大智慧。

当然没有大智慧不等于说没有能力,诸葛恪的能力还是有的。孙权觉得诸葛恪有奇才,想试一下他,让他任节度,掌管军粮,诸葛恪嫌这工作太繁杂,不喜欢。

最初孙权是让侍中、偏将军徐详任此职,徐详死后,才启用诸葛恪。诸葛亮听说后,立即给陆逊写了封信,说:“家兄年老,诸葛恪性格散诞,军粮是军中最要紧的事情,让他掌管,我私下感到不安。请足下把我的意思转告给孙权。”陆逊转告孙权后,孙权立即将诸葛恪调任,让其去领兵。

嘉禾三年(234年),诸葛恪领兵后,首建功勋是讨平丹阳山越。

丹阳民风彪悍,三国时中原士兵以丹阳兵最为强劲有名,丹阳山越也是最难平定的,屡降屡叛,吴国朝廷众臣提起丹阳就头痛,都认为平定丹阳山越是最困难的事情。

诸葛恪主动请缨去征讨。此时诸葛瑾还没死,听说后也认为会失败,仰天长叹说;“诸葛恪不能兴盛光大我家,却要毁灭我族。”孙权任诸葛恪为抚越将军,领丹杨太守,授斧钺、武骑三百。任命仪式举办完毕后,孙权命诸葛恪备齐仪仗队,敲锣打鼓,热闹无比地导引回家。

孙权这样做既是表明对诸葛恪的信任、器重和鼓励,也是想以此来消除诸葛瑾的疑虑。

诸葛恪平山越采取的是围困之策。先发文书到与丹阳相邻的四个郡(吴郡、会稽、新都、鄱阳),令其各保疆界,整顿队伍,对前来归顺的山越人全部集中居住。

然后分派各将领守住丹阳郡内的各个险要地方,建立据点,不和山越交战。等到庄稼将要成熟时,派兵全部收割,不留下一粒粮食。被围困的山越囤积的粮食吃完,新的粮食收不到,归顺的山越平民集中居住,有士兵看管,有粮食也送不出去。山越饥饿难忍,慢慢地有人开始投降。

诸葛恪又下一道命令,“山越前来投降的都要好好抚慰,然后迁徙到外县居住,不得对他们有所怀疑而妄自拘押。”臼阳(地址不详)县山越周遗投降,周遗是个屡教不改一贯造反的人,饿得没办法才出来投降,心里还是想叛逆。

县长胡伉将他抓起来送到官府,准备治他的罪。诸葛恪认为胡伉违反命令,将其斩杀。还没投降的山越听说胡伉因为抓山越被杀,知道官府只是想让大家投降而已,没有杀伐之心,于是老幼相携而出前来投降。

一年下来,果然如诸葛恪事前所预期,得到丹阳甲士四万人。诸葛恪自己保留一万人,其余的都分给其他将领。

孙权嘉奖诸葛恪的功劳,派尚书仆射薛综前去劳军,任命诸葛恪为威北将军,封都乡侯。诸葛恪请求带领部队前往庐江皖口屯田。到皖口后又带领轻兵偷袭舒县,将当地百姓迁往皖口。屯田是表象,诸葛恪真正的用意是想攻占寿春,但寿春是魏国重镇,牵一发而动全身,吴国还没做好这个准备,所以孙权以为不可,诸葛恪才没敢轻举妄动。

诸葛恪不攻寿春,但驻扎在附近对魏国始终是个威胁。赤乌六年(243年)春,诸葛恪带兵攻打六安,打败驻防六安的魏将谢顺,将六安百姓迁往皖口。

司马懿受不了了,决定拔掉这枚钉子,于当年九月率军攻击诸葛恪,大军进驻到舒县。孙权本来想发兵增援诸葛恪,放开手脚和司马懿打一仗,但望气的术士认为不利,孙权是个迷信的人,就放弃了这个打算,下令诸葛恪撤退到柴桑驻防。诸葛恪烧掉屯田设施和带不走的东西,转移到柴桑。

赤乌九年(246年)诸葛恪升任大将军,假节,驻武昌,代替去年逝世的陆逊领荆州事。

从诸葛恪这一系列行为,其能力还是很强的。对内平山越,布局周密,有条不紊,适时调整政策,执法如山,顺利取得预期胜利。对外攻魏国,看得准位置,抓得住时机,能斩杀敌将,能俘获人口,战果颇丰。

能让司马懿受不了这个事实,就能说明诸葛恪的行动对魏国造成了如芒在背的效果,不得不兴兵驱逐。

孙权病重期间,与近臣商讨哪些人可以作为托孤辅佐大臣,朝臣们都觉得诸葛恪不错,孙峻就上表推荐诸葛恪。孙权其实并不看好诸葛恪,认为他刚愎自用,但孙峻认为当朝无人能比,坚持保荐诸葛恪。孙权这才同意,召诸葛恪等人在卧室相见,将除了生杀大权以外的所有权力交付给诸葛恪。

孙权为提升诸葛恪的地位和权力,任诸葛恪为太傅(汉时太傅为大臣的最高职位,在三公以上)。诸葛恪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是撤销校事制度,裁除军政冗员,免除拖欠赋税,取消货运关税,这些事情于国于民都有好处,博得官员百姓支持。

吴国百姓对诸葛恪景仰无比,诸葛恪每次出入,沿途都有百姓围观,伸长脖子希望能看清他的样子。

吴建兴元年(252年)底,诸葛恪发动东兴之战,大获全胜,声望如日中天达到顶点。本来应该借此良机整顿朝廷稳固权力,却不自量力好大喜功地于第二年四月发动合肥新城之战,结果大败亏输,引来吴国上下一片反对,声望从顶点迅速下跌到深渊,并引来了杀身灭族之祸(东兴之战和合肥新城之战前面已讲,此不赘述)。

第二节 孙峻杀诸葛恪

诸葛恪新城兵败后没返回京城,而是驻扎在长江水中洲上,想在浔阳屯田,朝廷催促其返回的诏书一封一封地送达,诸葛恪才很不情愿地慢慢班师回朝。 

从前面举的诸葛恪那些机敏应对的小故事中可以看出他是个争强好胜的人,这类人一般都好面子,爱虚荣,估计诸葛恪是觉得没脸回京城。这也好理解,昨天还是个战无不胜的神,今天却成了一个狼狈逃窜的败兵之将,落差太大,难以接受。

八月,诸葛恪回到京城,立即召中书令孙嘿来见,劈头盖脸地指责说:“你们怎么敢妄自下达那么多诏书召我回京?”孙嘿吓得惶恐不安,告辞而出。不知是被吓出病来还是真的有,还是装病避祸,反正孙嘿因病辞职返回家乡去了。

新城大败,对诸葛恪打击太大,回京后像变了个人一样,接连做出一些过分离谱的事情。

先是罢免了他出征新城后新任的各署令长职司,一律重新推选。愈加显示自己的威严,下属稍有不如意就会被降罪指责,因公需要经常来见诸葛恪的官员没有不提心吊胆的。

紧接着又调换宫中宿卫部队,全部换成自己的亲信。更荒唐的是命令各部队整装待发,准备攻打青、徐二州。这些行为都无异于自掘坟墓。

孙峻是和皇帝孙亮商量后才对诸葛恪下手的,可见孙亮也对诸葛恪的做法不满,虽然孙亮此时只有十一岁,但毕竟是皇帝。

商量好之后,孙峻请诸葛恪晚上入宫在迎风观宴饮。鸿门宴又来了,诸葛恪设宴杀了孙弘,现在他快成为孙弘第二了。

诸葛恪来之前的事情有些迷信色彩,各位读者姑妄听之,不必十分当真。

说诸葛恪赴宴前一晚莫名其妙地睡不着,烦躁不安,通宵不眠。第二天起来盥洗,闻到水腥臭,侍者拿衣服过来侍候他穿衣,衣服臭。诸葛恪觉得太奇怪,换水换衣,还是一样的臭。

诸葛恪闷闷不乐地收拾好后出门,家里的狗跑过来咬住他衣服不让走,诸葛恪说:“这狗是不想让我走吗?”就回去坐下。坐了一会,起身又走,狗又去咬住他衣服不放。这次诸葛恪没有留下不走,让侍从把狗牵走,上车出门。

诸葛恪在宫门停车。孙峻已经在屋子里埋伏下士兵,担心诸葛恪不及时进来,可能有人去告密,事情就会败露,反而给自己惹来祸害,就自己出去迎接,还装着不在乎的样子说:“使君(指诸葛恪)如果尊体不安,可以另外安排时间宴饮,我去告诉主上就是。”

这实际上也是在试探诸葛恪知不知道要被谋刺的事情。诸葛恪哪里知道啊,说:“没什么不安,我应当快点进去见主上。”

前面聊过,诸葛恪回京后换了宫中宿卫,都是自己亲信,孙亮孙峻君臣密谋安排总有人知道或者怀疑,入宫路上,散骑常侍张约、朱恩悄悄传递了一封密函给诸葛恪,说:“今天的酒宴布置得异常,怀疑其中有诈。”

诸葛恪看了后立即转身离去。此时应了一句俗话,跑脱不是祸,是祸跑不脱。诸葛恪本来要走,偏偏遇到卫将军滕胤。

滕胤和诸葛恪是亲家,诸葛恪的儿子诸葛竦娶滕胤女儿为妻。诸葛恪最初不想让滕胤知道这件事,敷衍滕胤说:“我肚子突然痛起来了,不能进去。”滕胤不知道孙峻的阴谋,劝诸葛恪说:“你回朝后就没见到你,现在主上布置酒宴请你,你已经走到门口,应该进去。”

诸葛恪见敷衍不过去,就把张约、朱恩的密函给滕胤看,滕胤就改劝诸葛恪回去,也许是滕胤的劝辞刺激了爱面子的诸葛恪,诸葛恪又改变主意了,说:“孙峻这小子有什么能耐害我?只是担心他们在酒食中下毒害人罢了。”

这是糊涂呢,还是自大?你自己在酒席上杀孙弘就不是用的毒药,而是用的刀斧手,别人暗算你就只会用毒药,不会用刀斧手吗?

那么,诸葛恪究竟是死于毒酒还是刀斧呢?下期再聊。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吴国最惊心动魄的宫廷谋杀案(诸葛恪为何会被曾经的盟友背叛?)
成于聪明败于自负的诸葛恪
白话《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八回
【读通鉴】27. 霸道哥诸葛恪:从高光到败亡,我仿佛看见了某国大帝的命运
东吴为何没有司马懿这样的权臣?不但有,而且比董卓还残暴
少年天才诸葛恪留下了大量经典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