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宁海】董颠 | 城东几个村名的由来

城东几个村名的由来

作者:董颠

老东大街

民国时期,宁海全县实行保甲制度,没有“村”的概念与名称。

解放初,我分配在城关区东城镇工作。当时城内分为东城镇、西城镇和中城镇。三个镇的正镇长都是部队的连排干部,副镇长分别是吕人杰、陈英午(即陈去生)和李子。我们参加培训的学员都编入民运工作队,队长就是李辉,她还是县委委员。当时城关区区委书记叫李黎(童先左),区长邬昂夫。李黎是位教书先生,邬昂夫听说还是延安抗大的毕业生,曾经被捕过。我们这帮新同志,初来乍到,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要学,总归一切从零开始。区里开会我们最喜欢听邬区长作报告。他的讲话深入浅出,很有道理,把同志们的心里话都讲出来了,经常博得大家阵阵掌声和喝彩声。

在东城镇工作,我们民运工作队分三个小组,组长由地方副镇长担任,副组长则由刚入伍的地方同志担当。我们组由一位年龄稍大于我的女同志——汪某某担任副组长。我所在的东城镇城内划分为五个村,城外划分为二个村,共七个村。当时兴起各个村取村名,因我是宁海城里人,生长在这里,熟悉各地情况,就叫我多出谋划策。

经过考虑,整个东城镇以桃源桥为界向东,以东大街为主干线直到白峤岭脚,东大街两侧区域都属东城镇。桃源桥以北,这里原有“杨柳巷”,因桃源河两岸种有不少杨柳树,风吹垂柳,景色迷人而得名,因此此村取名“杨柳村”。桃源桥以南,因桃源桥自古是一名胜而闻名,古时桥上搭戏台,请人演戏,有“送城隍老爷”和“回送白岳大帝”(在今城西小学边)的典故,故取名“桃源村”。往东大街向北一边,是当时东城镇政府驻地,楼房是范圣惠的,所以在此辖区的村叫“东镇村”。东大街向南一边有口“白石井”,群众已习惯“白石头”的叫法,便取名“白石村”。再往东有花楼古殿,为纪念田什将军镇守宁海有功,此村名便自然地取作“花楼”。东门外的白峤岭脚,有一关王殿,此村就叫作“关王”,包括现在的坑龙王、岭脚、岙里、坦坑等村。在杨柳村北面,原县城大北门外一带,有山头华、大桥李、斗门张、跳头、汪家、前后张等地,与山头华合称“山桥村”。这样杨柳、桃源、白石、东镇、花楼、关王、山桥七村名字经大家评议,定了下来。

董颠(后排左一)

我们的工作先是发动群众,组织农会,建立村级政权,组织民兵,召开不同类型的各系统的会议,“二五减租”“减租减息”“征粮”“发动生产”等,还召开了全区民主人士座谈会,我镇推出薛鸣冈、袁志光、叶家金、金伍臣等,工作进行得很紧张,且很有新鲜感,全是过去没有听到过、没有开展过的,即使日夜工作也不觉劳累。夜里还要派人在区公所值勤(区公所在今城中粮站即旧当店内),一组两小时,特别提防不法分子搞破坏。

那时我们在明处,敌人在暗处,好在群众都支持我们,一有消息就通知我们。我们没有发枪,但出村时有时带有短枪,可大家不会用。于是县里叫我们在大北门外五通堂搞实弹演习,每人打三发,向河里发射。我都不知自己怎么打才好,好在有部队的同志在指导,很快学会了。

作者:董颠

浙江宁海人,1930年12月出生,1949年9月参加革命,1951年2月入党。1949年9月任宁海县城关区东城镇民运队队员;1956年3月任宁海县人民委员会办公室主任。1979年5月任黄坛区委委员、副书记;1982年3月任宁海县农业局局长、书记;1985年10月任宁海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1991年1月离休。2010年4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1岁。

图片 | 见水印

审核 | 浩海紫烟

本期编辑 | 平安

文化宁海题字 | 无禅

文化宁海工作室出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徐霞客的宁海情结
戴霖军 || 己亥杂诗之宁海古桥系列
去了还想去!探访宁波这古村,每一步都是在和历史对话,每一次呼吸都很养生!
探访最后的工分村:宁波市宁海县望海岗茶场村2
宁海进入台州的第一村,山重水复,即将移民到宁海
江门古桥之竹蓢过海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