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宁海】王仁高 | 溪上叙语(四)方正学故里碑

《光绪宁海县志》载诗:

每搜断简吊忠魂,下马先询故里门。

十族何曾思燕子,一枝今复见云孙。

黄麻不草新朝诏,碧血犹留旧井痕。

圣世欲明风教事,九泉地下尚蒙恩。

诗中歌颂的“忠魂”,是我们的乡贤方孝孺先生;诗人下马先询的“故里”,是方先生的老家堠城里溪上方村。


方先生常常使人感佩和激动,因而有了方孝孺纪念馆。在一楼大厅里,竖着一座高约二米的“明儒方正学先生故里碑”,碑体稍有残损,黑色花岗岩基座,外罩玻璃罩,是纪念馆的镇馆之宝。


从小我们是在听老辈们讲方先生故事中长大的。他们在讲故事时一律称以方先生,不直呼其名,以致我们很晚才知道方先生就是方孝孺,也叫方正学先生。老者们讲故事时滔滔不绝,唾沫横飞,把六百年的往事如数家珍般地刻画在我们心底。


故事中都会提到桃花溪上的方正学先生故里碑。故里碑立于溪上方村的村口(因历史沿革,溪上方村名被废,今以“溪下王”名之),就在现在纪念馆入口的北面古道旁(现在梅丹线旁)。故里碑原碑高280厘米,用红石板砌成,在溪下庄桃花溪上。题曰“明儒方正学先生故里碑”,左旁镌“光绪辛卯夏,台州知府陈璚重敬书”,右旁镌“浙江提督学院潘衍桐,宁海知县王瑞成同敬立”,额题“景行维贤”,额左镌“为明儒方正学先生故里题”,右镌“后学潘衍桐敬书”。


“下马石”在故里碑西北面村口。由故里碑通向“下马石”约九十米长的路,是用红石板侧铺连接(普通道路是红石板横铺)。“下马石”上刻“文官要落轿,武官要下马”(此碑下落现无从可见)。方孝孺先生殉难后,南明弘光帝赐方孝孺谥号为“文正”,建坊表闾建祠典祀。清康熙四十四年,康熙帝钦赐“忠烈名臣”匾。乾隆十四年,乾隆帝钦赐“浩气同扶”匾。同治二年方孝孺先生入祀文庙(孔庙)。一块下马碑是对方先生尊尚的最高礼制。

碑额和碑阴已毁。奉化孙锵《故里碑阴记》却可使我们窥其堂奥。碑记曰:明儒方正学先生,台之宁海人。锵尝至其地而谒其祠,又于城衢中见先生故里坊,为肃然起敬者久之。然先生故里,实在城北桃花溪,其村之书塾,窃尝颜之曰“幼仪”而纪其事矣。今浮溪榷尹李大令应珏,禀请前南海潘侍讲学使题曰“景行维贤”,而札宁海令王君瑞成违碑于其故里,甚盛举也。夫先生之殉难也,被逮者八百七十三人,十族之祸,必其同胞为多。后之论者,谓先生设早自裁决,或不至累及八百余人,是以八百余人为先生死也。夫忠孝节义天地之正气也,先生以忠节死,则八百余人皆以忠节死矣!天地之正气,非厚于先生而薄于八百余人,而谓有宜死不宜死之别,则当时若东湖樵夫,补锅匠者,又将为谁死耶?去古既远,圣学不明,乡闾亲戚之间,安乐与同患难与共者,不数数然也。今先生之里,有相从殉难者若干人,殆君子之乡,熏其德而善良者众哉,抑亦天地之正气,有萃钟于是者再!先生幼时随侍济宁,尝谒周孔庙宅,问陋巷舞雩所在,慨然有愿学之去。今先生既从祀文庙,馨香遍天下,其为世之人闻风兴起无疑也。则夫过先生之里者,瞻瞩丰碑,穆然想见其为人,其感慕当又何如耶!光绪二十有二年十有二月望后一日。

故里碑的南面(现在“天下读书种子”文化墙的地方)有一块三角冷水田约半亩左右,老辈人说这丘田青蛙特別多。一到太阳落山时有近千只青蛙,它们从天黑一直叫到第二天太阳上山。村民们谓之“千蛙鸣冤”。


1956年大兴修水利时,故里碑被拆除,正学先生也逐渐被淡忘,石板也被村里的碾米厂拿去做了电动机基脚。后经乡政府查找,于九十年代找到,立于原处,部分已遭破坏,背面已无文字。1999年第二次梅丹线扩建时,故里碑又一次被悬立在公路中央,后经大佳何乡政府与溪下王村委会协调及方氏后裔一起出资,于2001年6月.正值方孝孺先生殉难600周年之际,重新在现在方孝孺纪念馆入口处(溪上方村旧址上)新造方孝孺先生故里碑。

新故里碑高4.5米(象征方先生浩然正气的45年),宽5米,碑座用灰色大理石双层台阶铺面,碑顶用红色琉璃瓦覆盖,双龙抢珠装饰,飞檐翘角,端庄大方。正面用黑色大理石贴面,中间镶嵌着“明儒方正学故里”七个镏金闪光的颜楷,碑文是行草书石刻,展示着方孝孺先生铁骨铮铮,浩然正气的精神风貌。碑文由宁海县书法家协会原主席楼明月先生撰文。文曰:“呜呼!茫茫旷野,斯乃正学先生故里也,先生姓方,名孝孺,字希直,又字希古,号逊志。幼承庭训,潜心儒业,修身克己,恒以古圣贤自期,以经伦天下为己任。学坛师首宋濂喻其为百鸟之中凤凰,明太祖朱元璋称其为庄士,尝奉诏除汉中府学教授。建文时,召为翰林侍讲,旋是改文学博士。未几,燕兵南进,京都倾覆,惠帝自焚。先生以殉国之志,怒拒草诏,痛詈燕王,慨然就死,年四十有六。悲夫!盖世俊才,惨遭摧折。韶华之风雨,忠耿世家,竟罹诛灭人十族之大祸,族胞学子灭绝殆尽,血雨腥风,举国震惊,先生去矣!而真浩然正气长存。宣德以降,朝廷禁令渐宽。先生之名与文,复显于世。且日增其光,为历代士人所敬仰。先生之耿骨丹心,树绝代刚烈于亘古。先生之《逊志斋集》,彪雄迈文风于千秋。虽以蚍蜉苟存为志者,或有迂阔之论。而蜀犬之吠,不足以损烈日之光辉也。人间正道,风范永存,今有先生乡梓诸后贤,崇仰先生之风节。感慨先生故里之荒落,而萌重先生故里碑之志,遒殖庇材,于辛巳仲夏初成规模。先生于九泉下,闻之或有欣慰之笑欤,故得蒙先生之光辉,乡人亦被荣耀焉,谨为记之岁次辛巳年槐月,后学楼明月撰”。


“靖难冲洗方故里,抚景依然慨感生。重归华表不胜情,千古村落美扬名。”


一个人,记住一座城;一块碑,使我们重温一段历史的侧影。

作者:王仁高

别署方园生,斋号,和颜轩,桃溪山房。创办正学书院书法工作室。宁海县方孝孺纪念馆馆长,爱好书法、洞箫、游泳。平时喜看书,记录点文字为乐。

图片 | 作者提供

审核 | 浩海紫烟

本期编辑 | 平安

文化宁海题字 | 无禅

文化宁海工作室出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王秀峰 | 方孝孺故里:您还欠先人一个交代
重大发现:方祠石碑重见天日
杜甫故里(1)【原创摄影】
走 近 贾 岛
“滇中第一完人”钱南园风骨长存遗迹难觅
书方正学文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