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宁海】金烈侯 | 锄头








耕耘的犁耙,肩挑的杠担,灌溉的水车,收割的镰刀,盛装的箩筐,翻地刨土的锄头铁爪,林林总总的农具中,若论起应用的历史,功效,使用率,那可数锄头为第一。有心者对历代诗人所写的诗词中统计,用到“锄”字的竟可数以百计,有名的最早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到王维《渭川田家》里的“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和《田家元日》中的“桑野就耕父,荷锄隨牧童”,再到陆游也写有“五亩畦蔬地,秋来日荷锄”等等带锄字的诗句,更有气势磅礴的毛主席诗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当然啦,最脍灸人口是数唐代诗人李绅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诗言志,诗人写诗喜用锄字,这固然是因为诗人饱含着对农人的同情和怜爱,我以为农人用的“锄”与文人用的“笔”在功能上相似,肯定让文人有了灵感,文人用笔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在纸绢上,农人是一锄一锄地落在土地上,都是为了获得成果。不是吗,人们称赞勤奋写作是“笔耕不辍”。

一把锄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锄刃”,用来掘地、松土、除草。锄刃形状是扁扁长长的。也有些比较特别的,像是长方型、狭长型、梯型等等。“柄”是第二部分,是一根圆形木棍,常用硬木制成,用来装在锄刃的后面一个孔内来支撑锄刃,长短从八十厘米到一百六十厘米不等,长的会比较方便,因为这样农人就不必把腰弯得太低。锄头箍(eye)的构造为D形。角度可以调整。锄头是利用物理上的杠杆原理制造的农具。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盘中餐从哪里来?从田地中来。田地从何处来?那正是世世代代的庄稼人用了锄头,一锄一锄地在荒地里开垦出来的。开荒垦地,使用的主要农具就是锄头。如果在荒山上建造田地,必须先用特别有力的锄头在山上挖掘出一个个石块,这种有力的锄头,我们宁海人叫它鎚锄,鎚锄的柄较短,用了特别坚韧的檀木,锄刃如羊角的铁镐,干这一农活的通常是庄稼人中的好把式。

上世纪七十年代有宣传画,画面上的庄稼好把式名叫陈永贵,画面上他肩扛的就是这样一把有力的锄头。用鎚锄在山上先挖出一个个石块,然后将大小不一的石块垒成坎,被挖去了石块的坡面又经过另一种样式的锄头将其平整,就成了土地。远望去,山上垒成的石坎一条条,平整的土地一块块,高高低低像梯子,所以叫梯田,后来种上庄稼,才有了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如果在平地上开荒,那先要清除荒地里的虬枝杂草,然后用锄头挖掘翻土,把埋在土里盘根错节统统清理掉才能成为可耕种的土地。垦地用的锄头的锄刃狭长型的,也很有力,并且锋利,宁海人叫这种形式的锄头叫条锄。

荒地成为耕田靠用了锄头,而耕田有收获更是离不开锄头。农人正是用锄头将耕田松土细泥,修垅划片以后才播种下作物的种子,只有耕田成为种子的温床,种子才有成长的希望。而种子成长过程中,农人日出而作,一把锄头一肩月,正是用锄头除杂草,松软土以后才浇水施肥,种谷得谷,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自“汗滴禾下土”那天开始,农人又是用锄头来呵护禾苗的成长,直到就得果实。这种呵护禾苗成长的锄头轻便灵活,操作方便,我们宁海人叫它草锄。

我懂了,农人的锄头可比作文人的笔,世世代代以来,农人锄不离手,才有饭吃,文人笔不离手,才有书看。几千年来,锄头从来是农人的符号,这正如笔是文人的符号一样。几千年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靠辛勤劳动来创造。

作者:金烈侯
教授,1940年出生,1963年毕业于原杭州大学,原绍兴文理学院物理系主任,绍兴市物理学会理事长,曾任浙江省高级职称教师评委会物理学科组成员。多年从事力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发表相关论文多篇,1987年华师大出版社出版《力学》教材,2008年在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量子力学导读》并于2022年出第二版,深受好评。

图片 | 作者提供

审核 | 浩海紫烟

本期编辑 | 平安

文化宁海题字 | 无禅

文化宁海工作室出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感恩一柄锄
【三湘文艺】彭盼兮/一把锄头的延续
【散文】安秀玲丨农具的魂(没了农具,父亲也不像父亲了)
那些即将消失的传统农具
民间故事:长工戏财主
老农民才会用的15种常用农具,你认得几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