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有西专栏 | 宁海古县城到底在哪儿?(完结篇)


     陈有西【吴晋江山】第4期 
    宁海古县城到底在哪儿?
     宁海西晋县治考(完结篇)


宁海“治白峤”的记载,最早见于明《祟祯宁海县志》;而“白峤山”的最早解注,则见于南宋《嘉定赤城志》。值得重视的是,这个最早记录的“白峤山”,并不在东路白峤村,而是指城西北的望海岗。
望海岗扫雪 (梦海 摄)

《嘉定赤城志》是南宋时期纂修的一部台州总志。作者是陈耆卿(1180-1236),临海人。南宋嘉定七年(1214)进士,当过庆元(宁波)府学教授。因此对宁海很熟悉。他记载的是800多年前宁海的山川地名。
注:这里的“港”,应是指象山港;“入鄞县”,是指奉化地界,即现西店附近。

童章回先生据此认为,这两条溪都是城北回浦附近的小溪,并据此推定“白峤”即是回浦乡边上的雷婆头峰一带。并进一步推出汉时和晋时的故县城是在回浦乡,而不是在现在的白峤村。他说:“这二条溪都指今城关都总庙附近的溪流,到象山港出海,都发源于白峤山。从文中可知,白峤山指今回浦路以西之山,即潘天寿称雷婆头峰一带的山称白峤山,并非县东的白峤岭之山。

按习惯的称呼,马紫溪为檀树头流入颜公河之溪。白渚溪距城20里,似指仇家、岙胡之溪。这二条溪都发源于雷婆头峰一带,按照这两条记载,白峤山即此山。所以白峤就是指都总庙一带。此外,今白峤岭以北之山称杜鹃山,白峤岭以南之山称烟墩岗(也有称白峤山的记载,但民间并不称白峤山,只称白峤岭)。白峤和岙里以东之山,志书中均称许家山了。还有历代的白峤驿都设在城内,或县东妙相寺处或县西泊所塘处;而今白峤设市岙铺,岙里村即市岙之里的意思。

由上述可知,晋代的古县城白峤就在回浦路都总庙一带。白峤的“县堂后”仅设县半年,并非自晋太康元年(280)到隋开皇九年(589),历时309年的县治。”

这里,童先生指出了今白峤山并非古“白峤”,非常值得注意。但认为两溪是回浦路都总庙一带的无名小溪,则未必正确。因为以《赤城志》的行文体例,不会舍大取小,“叙水”只描述宁海小溪而放过大溪不载。这里记载的白渚溪和马紫溪,应该是宁海最主要的两条溪流白溪和紫(凫、浮)溪。
宁海白溪 (温馨港湾 摄)

《宁海县地名志》引历史记载:天门山为宁海与奉化自镇亭至海滨的界山;天门水即宁海回浦水,又称大溪,源于镇亭山,在跃龙山和飞凤山间分为北、西两支:北支即颜公河,出黄墩港;西支南经双港与白溪会,出白峤港。

宁海有名的大溪,一条是白溪,一条是凫溪。凫溪入海口有地名为紫溪。这两条溪一条确实是通过奉化和西店附近流入象山港,白溪则过水车、越溪流入三门湾。在卫星地形图上看,宁海这两条溪非常清晰。

《赤城志》记的“白渚溪”,是不是就是现在的白溪?“马紫溪”,是不是发源于马岙龙宫深圳的凫溪?800年前南宋的县城已经在现在的城关,白溪在县之南十五里,凫溪在县之北二十里。中间为黄坛溪流过城关南门。

《赤城志》把地理位置搞错了,记成白溪也在城之北。两条溪的发源地,都在望海岗山脉,为新昌、天台、三门交界大山。既不是县东的现在的白峤,也不是盖苍山。现白峤山只有200米,发育不了溪流,没有溪,只有当初的海湾伸入的白峤港;盖苍山(茶山)向南有三条溪,依次为:
东仓中堡溪流入胡陈港
力洋的沥水溪流向力洋港
茶院西林溪流入毛屿港
最终都归三门湾大海。向北流入瀛海(象山港)的,是现在大佳何乡的涨坑溪。同《赤城志》记的都不合。

因此,800年前的《赤城志》记载的“白峤山”,是指新昌、三门、天台、宁海交界处的“望海岗”,而不是现在的白峤村边的白峤山。可见,“白峤山”,在800年前即是不明确的、变化的。南宋时即已经如此,到明清《县志》中所称的“治白峤”,以为东路叫作白峤的小村就是故县城,自然已经是一种附会而非确址。县城就这样开始被搞错

《元和郡县志》的记载:县城在废县东20里。
比《赤城志》更早些的《元和郡县图志》,唐朝李吉甫著,是中国现存最早、较完整的地理总志。完成于唐元和八年(813年)。离武则天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宁海复置县,只相距124年,因此是一个比较可靠的记载。传递出了一个更重要的信号:自西晋到唐永昌年间,宁海在本县就搬过三处县城。而不是指搬三门海游那次。
童章回先生就是根据这个记载倒推,得出“废县城”在现冠庄回浦一带。其方法是:离大海六里的唐“载初”县城为“广度里”,即现在的城关;往西面倒推二十里是西汉“废县”,正好是现在的回浦冠庄一带。因此“汉回浦”故县治就在回浦冠庄,“废县”是指汉时的“回浦”废县。

但是,这个说法有三个问题无法解释:
第一、所有《宁海县志》都记载,晋宁海建县时的县城“治白峤”,不是指“汉回浦”。 《元和郡县志》所指的废县显然是指“白峤”废县。因此正确的方法是要从“治白峤”往东推二十里和十里,而不能从唐时“广度里”往西倒推。且《元和郡县志》并没有说“载初”年间的县城就是“广度里”。这个说法是明县志提出来的。

第二、《郡县志》这段文字,上下文意连贯,“废县”不是指“汉回浦废县”,而是指“隋开皇九年废”的晋永和三年时的县城;即设在“白峤”的晋县城。

第三、已经有台州学者确证,汉回浦是在椒江的章安,宁海的“回浦水”,班固《汉书》中记载还称作“天门水”,还没有回浦水一说。宁海的“回浦水”是到清县志《宁海县歌》“一带文明回浦水”中才出现,是对章安古县的泛指;“回浦乡”是到中华民国时才开始叫的,同汉时无关。

因此,这个“废县”,很清楚是指被隋文帝杨坚撤县时废掉的西晋“白峤”老县城。自晋至唐这400多年中,宁海县城在本县境内就搬了三次。明《县志》记述晋时县城,所说的“白峤”是指这三次中的哪一次的县城?“载初”同“永昌”纪年,实际上是同一年,相差只有11个月。都是唐睿宗李旦的年号(689年11月-690年8月),武则天操纵朝政,将永昌元年十一月改为载初元年正月。

这样,一年中宁海搬过两个县城。三处县城依次为:
晋建县时, “治白峤”, 隋时“废”
永昌元年,在“废县”东二十里设县城
载初元年(同永昌元年11个月后),在“废县”东十里,靠近大海只有六里的地方再设县治。
按此记载,如果西晋第一次的“治白峤”是现在这个白峤村,那么第二次“废县”往东二十里则是力洋;第二次“废县”往东十里则是茶院。因为现在的县城在白峤西面,怎么也不是“东十里”。力洋、茶院当年离三门湾大海确实只有六里,围海造田远离大海,只是最近一个世纪的亊。
南溪到茶院的路上 (万里红 摄)

如果“治白峤”是对三处县城的泛指,即在“白云员峤仙山”之麓设县城,那么这个“白峤”只能是盖苍山。因为三处地方都是围绕着盖苍山,沿着此山西南麓大海边在搬迁,明、清俢志时可以泛指为“治白峤”。因为如按《嘉定赤城志》所称,两溪发源地“望海岗”是“白峤”,那么不管怎样东搬二十里,也不可能“大海在县东六里”。在“白峤”山下又靠海六里的,只能是盖苍山(茶山)南麓的力洋茶院盆地。

现代卫星成像地图技术的发展,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古人无法看到的地球山川,我们已经可以轻松俯瞰。
从上面这幅卫星地图上,可以清楚地观察。左下为现宁海县城,右下为力洋盆地。右上部高山为盖苍山,左中部高山为帽峰山。帽峰山和盖苍山之间,从力洋茶院盆地沿茶院西陵溪往北过道士桥,为一低地峡谷,直达桥头胡象山港。现县城往东,过山洞隧道即为现白峤村。周边均为山林地,无开阔地可以建城。且东六里没有大海,只是一条白峤港,上游为白溪,下游称梅岙石墙头港。出港到三门湾大海即力洋盆地之外海,尚有二十多里。

1700多年前的西晋时,茶山脚下的力洋盆地,现在看上去没有建筑物的海塘地区块,还是海洋,系后世淤积围垦成陆。盖苍山麓周边现在有力洋乡、茶院乡村落建筑物的部分,为当时的面海背山的盆地平原,具备建县城的条件。   
力洋乡村落 (万里红 摄)  

宁海有多处羊祜庙。《光绪宁海县志.卷四.庙》中“羊府庙”记载有六处:小北门、梅林、浮溪、长山、洪家搭、紫溪。但现存的只有东南溪的大梁山上的羊祜殿
羊祜是西晋灭吴元勋,同宁海直接相关。宁海建县就是他的部将王濬征服吴国后向晋武帝提议分治的。因此羊祜庙显然是建县时开始设立,同晋县城密切相关。因为隋唐以后政权,同羊祜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不会突然想到在宁海建庙纪念他。

现在的羊祜殿,在东南溪大梁山半山腰悬崖下。即上述卫星地图中下部的海边山上。处于力洋盆地西侧大海边,对力洋盆地一览无余,向南则能见到三门湾外的五屿门,即“尾闾”所在。向北则能够遥望“员峤”盖苍山(茶山)摩注峰。因此,以建县时为羊祜设庙的位置看,县治在力洋盆地的可能性最大。另外,《县志》地图中的涨坑的羊祜庙,是沿力洋盆地往北到象山港的纵深处,在“员峤”北麓,也同力洋盆地呼应。
历史上改建前的南溪大梁山羊祜老殿,位于悬崖下,崖下有”羊祜洞神泉”,终年不枯。 

宁海现在的县城就是唐代县城的说法,始于元袁桷(1266-1327)《延祐四明志·城邑考》:(宁海)“县旧治海游镇,永昌初徙今治,筑城周不及二里,寻废。”

延佑是元朝仁宗的年号,共计6年,离西晋建县已经1040年,离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复置宁海县也已经有620多年。“徙今治”的说法是不是准确?这个“今治”是不是“广度里”, “广度里”是否就是现在的县城?这个周长“不及两里,寻废(即不久废止)”的县城在究竟在哪里?

宁海唐代县治在“广度里”,首见于明祟祯《宁海县志》,但是为什么叫“广度里”,因何得名,则没有任何说法。
但是,现在的城关镇显然没有大海,只有小溪,没有“广渡”。 回浦水(今竹溪)本西南流入淮河,五代周显德三年(956),宁海县令祖孝杰用水工黄尹德言,于城北凿渠,使县城与黄墩港通。本来流向城南入三门湾竹溪,“回浦”流向黄墩港从象山港入海,那也只是一条人工开凿即能通的溪流,形不成“广渡”。

广度里始见于南北朝时文献。宁海《妙相寺志》载:梁天监元年(502年)择地广度河畔建妙相院,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改称妙相寺。又据宁海《田氏守谱》载:梁太清二年(548年)侯景叛乱,梁殿前将军田什,保梁王子萧伦避居宁海。叛乱平定之后,田什遂定居广度里。

自此之后,历经隋、唐、五代、宋、元,直至明朝前期,据有关地方志书记载,宁海县治均称广度里。但是,“广度河”又在哪里?是指哪一条?城关颜公河、淮河是否“广渡”?南北朝时很宽吗?为什么没有任何叫过广度河的说法?这些没有任何记载和遗存可证。一个可能是,“广渡河”是现在还称“古渡”边上的河,即力洋毛屿港和胡陈港一带。此地有海,有广渡。“广度里”在力洋这一带。

其实,宁海现在的好多地名看似定论,其实都是清朝修《县志》是根据采访所得的资料记录的,并非有历史依据的信史。《光绪宁海县志》“凡例”中说:“宁邑设县,始于晋,降至唐宋,并无舆地图经,殊嫌缺典。至前明,而志书始出,其初稿盖出于邑人手,后经各宰官相继重修。”“盖因兵焚后藏书遭毁,档册失稽,无从考据,致多漏略。此次重修姑仍之。”因此,1600年后根据口头传承而手写出来的明清《县志》,也只是文人修志时的一些采访记录,我们对其内容并不能一概采信。

因此,唐时的“广度里”是不是就象《光绪县志》言之凿凿的“即今县治也”,是很难说的。而很有可能是力洋“古渡”之误。
力洋古镇 (潘吉 摄)

宋嘉定《赤城志》载:“苔,生海水中,出宁海古渡者佳。”清光绪《宁海县志》载:“海苔,如发而绿,生海涯,出古渡者尤佳。”从“广度里”到“缑城”,是同一地方的名称变更,还是筑城时换址另筑到现城关即“缑城”,一千多年的口耳相传亦可一考。因为现县城确实同“濒大海六里”、“广渡里”无法联系起来,旁边根本没有海,也没有“渡”。

如果“广度里”真是现在的力洋“古渡”,则力洋为“治白峤”时的故县城就更可确证。

为什么现在这座200米的小山能够被称作“白峤山”?旁边比它高的杜鹃山、帽峰山、小西天都会让贤,把“仙山员峤”之名让给它?

可能的原因是:唐武则天后新县城搬到现在的城关后,城里人出东路去原盖苍山下的“白峤”老故县城,往东的第一座山岭就是去“白峤”故县治的必经之岭,因此此岭被称作“白峤岭”,即现在杜鹃山腰这条人行石岭。岭旁的小山慢慢被呼作白峤山。原县城的“白峤”地名反而湮没不闻。

由于宁海正式俢志是到明清之朝,方有文字记载,已经一千多年过去,口耳相传,去“白峤”的要路过的这座山,就被传记为“治白峤”建县所在。因此,真正的西晋老县城,是在盖苍山(茶山)脚下力洋盆地的某个地方。 


尚待确证的结论:
故县“白峤”是力洋?
综上所述,有若干问题似乎已经可以明确:
⏩现在的白峤小村不是西晋“治白峤”存在了300多年的故宁海县城。
⏩“白云员峤”之山是宁象半岛的最高峰盖苍山即茶山,宁海今人出于旅游开发需要对“东海云顶”的仙山推测,很可能是真正的历史真相。
(晴耕雨读 摄)
⏩宁海唐代复县后的县城,根据《元和郡县志》记载是又搬了两次。加上原《宁海县志》记载的“城凡三徙”,应该是搬了五次:分别是从“治白峤”、到三门海游悬渚、回“废县白峤”、迁“废县之东二十里”(力洋?)、回迁“废县之东十里离海六里”(茶院?“昨县”)、广度里、堠城镇。
⏩唐时的“广度里”不一定是现在的城关,“广度里”可能是在大海边有渡口的一个集镇。可能就是“古渡”之“里”的力洋。现在的城关,是筑“堠城”、“缑城”时才搬定固定下来的。
⏩西晋第一次宁海建县时的县城“白峤”,可能是在员峤仙山盖苍山下力洋盆地中的一个地方。
当然,真正要否定现白峤的原县治地位,证明力洋盆地是故县城,需要文物考古发掘证据的支撑。作为一个存在过300多年的县城,应当可以找到这方面的一些令人信服的证据。在此之前,都还只能作为一种尚难定论的分析推想。
东海云顶 (西湖雨 摄)
【古县城篇完结】

历史已成为过去,我们更要展望未来。正在建设中的宁海新城,将以日新月异的面貌呈现,带领宁海进入一个全新的城市时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应可军|宁海别称缑城考
陈有西 | 宁海的历史为什么缺了1300年!
浦子散文:开门见宁海
龙海市的历史地名
浙江省县级地名由来(3)
宁海县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