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月饼节的随想|想起我那最最最亲爱的卢老师卢班导

月饼节的随想

又是一年月饼节,

漂泊在外面的人是格外重视这个节日的,

比如我。

月饼起思

      独在异乡,乡愁更多的是一种嘴巴和肚子的不甘心。月饼的味道,能勾起不少回忆。全国批发的月饼礼盒吗?不是。家乡随处可见的水果味月饼?也不是。我最喜爱的还就是读书时期的一个月饼,那是班导自费给我们全班同学买的,一家她最喜欢的店铺的月饼。

      年轻人可能对传统节日会更忽视一些,也不会主动去买什么东西去庆祝去感受节日的仪式之类的。比如说端午不会主动买粽子、元宵不会主动去买汤圆、中秋节不会主动买月饼。或许只是单单我一人的忽视。我比较懒,眼馋但不买,非要别人相赠。家人寄送也好,朋友分享也好,总会得到一两个节日相关的食物。但是到了大学就基本上没人送月饼给我了。我反倒是对西洋节日更为热衷,圣诞节时我会精心准备礼物送出去,像西方电影里一样,仪式感满满。或许我只是觉得西洋节日更好玩、更新鲜,有一种轻快之意,不用特意去想起什么历史、什么文化。但我送出去礼物较多,收到的礼物却少的可怜。

      记忆最深刻的一个月饼,那是大学的时候班导送给我的一个月饼,皮薄馅厚,一口下去满满的都是豆沙,特别特别好吃。不光是月饼让我记忆深刻,班导的这份温情也让我记忆深刻。那时,没有意识到班导的用心,只觉得这是我中秋节该得的,是我们这些中秋没回家的人的福利。时光轮转,我也在岁月里知晓了这份用心。我想,我应当要好好对班导表达一下谢意。不仅仅是月饼,还有许多许多许多。

狭隘的我

      在我更久之前,我认为世界是以我为中心的。或者说,每个人都有固定的一个位置。我在这个位置,她那个位置。卖花的、卖饭的、卖书的,都有着不同的位置。他们都是功能化了的人,于我的世界而言,他们只是个能让获得花的、让我获得饭的、让我获得书的“工具”。他们并不是一个有温度的“人”,智性或感性的人,而是对我来说只是有什么作用的一个工具。我看到这个食堂阿姨,总是讨厌她的手抖呀抖,我揣测,她的目的就是想少打一点给我,想节省成本;那个卖书的他一点折扣都不给我,他就是想挣我的钱啊;那个卖花的他把花包那么好看,就是想把花卖的更昂贵。现在看来,那时的看法是非常非常狭隘的。

      我在大学里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渐渐的知道了生活里的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丰富的,跳动着属于“人”的心、闪耀着人情的光辉、流淌着一股又一股的温暖的血液。在校园封控的日子里,我去当了一个星期的打饭阿姨。我发现打饭阿姨也是非常非常委屈的一个工作。食堂阿姨打多少菜给学生,对于她来说无所谓,打多一点,打少一点,她的工资还是那么点啊。她是靠卖力气挣钱的,而不是克扣谁饭盘里的几两肉。像我兼职的话,一个小时是十块钱。打多也好打少也好,打快也好打慢也好,至少那个时候我就是那拿十块钱的小喽啰。

      食堂阿姨何尝不是那个拿着两三千工资的弱势群体呢?她们被经理责骂,被取饭的人记恨。她们辛勤工作,却被社会嘲笑。劳动最是光荣。如果没有食堂阿姨,哪有便捷快速的食堂用餐。无论外界怎么戏谑阿姨手抖,至少阿姨并非本意。食堂阿姨不仅仅食堂阿姨,还是光荣的劳动者,是维持城市运行的一份子。我们讨厌的其实是背后不断压缩成本的老板。

      所以在我遇到班导的时候,我只是认为她是一个辅导员。开班会的导员、转发通知的导员、每个班必须要有的一个导员。我的认知把任何一个职业当做了一个工具,这使得我错过了很多。比如真正认识她的机会,比如和她交谈沟通的机会。去年我和一位与班导关系很好的一位同学交谈,她跟我说了很多很多班导相关的事情。我惊讶于她们关系的密切,也惊讶于辅导员竟然是可以亲近的。她是学习委员。

      我问她为什么想要当学习委员。她说她想接近优秀的人们,想知道老师们的生活方式是如何的,她们的思想是如何的,又有着怎样的经历。也就是说她主动向优秀靠拢,主动去寻找城市里比她更高一层的风景。我们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他们走过的路我们也能借鉴,我们何尝不能成为另一个她?我们何尝不能与她们同频共振,与她们相知相交。

      前些天我在江西博物馆看到潘玉良的个人经历,她在那个时代能够挣脱束缚,结了婚之后还去求学,当了名校系主任之后还毅然决然辞职去办画展。名人相距甚远,师长就在眼前。我拙眼不识眼前人,错过不知多少真情。那位学委也如愿以偿的与各位老师往来密切,她或许在与导员的沟通中收获到了不一样的见解,收获到了不一样的大学风景。

最最亲爱的卢老师

      有的导员官威甚大,常常拿“签名”“知晓”职权欺压学生,为的是他的面子、他的虚荣心还;有的导员“神龙不见神尾”,对学生采取“放养”模式,要想见上一面可谓是难于上青天;有的导员是干劲十足,鼓励所有学生走上一条路来,冲锋冲锋,拿下对面的红旗……可我的导员和其他班导不一样,也不仔细对比了。她最突出的是她的温情,她的关怀。我们二班在我看来是沉静的,内敛的。而我们的卢老师是温和的,轻柔的。二班与卢老师的相遇,是一汪碧绿的水遇上和熙的阳光,是一片静谧的草地遇上柔和的风。阳光照得水粼粼,微风吹动草轻摇。湖水里藏有很多心事,光不躲避,让心事消退。草丛里藏着昏睡的动物们,风提醒它们,该是出发了!

      二班与班导的关系很好,这是内敛的二班自己表达出来的。班导走进了同学们的心里,她款款而来,她无微不至。学校或许不是第二个家,但班导的家一定是二班学生的第二个家。厨房里香气四溢,那是二班学生在掌勺炒菜;饭桌上热气腾腾,那是二班学生的火锅在翻滚辣油;沙发座椅上欢声笑语,那是二班学生与卢老师的心灵沟通。班导以寝室为单位邀请,一群又一群的学生坐在班导家里,聊人生,聊理想。分享了过往,共话了今朝也展望了未来。班导在倾听中指引,在陪伴中勉励。这幅春风化雨的图景倒是有些像“孔子与点”中的“风乎舞雩,浴乎沂,咏而归”,真是一种人间理想。也难怪毕业后还是有很多学生去见卢老师,很多同学挂念着卢老师。

      我与二班错过了一年,也没踏入过班导的家。这些事情是我听小叶说的,在她的描述下我想大伙在班导家一定是轻松惬意的吧。像是草地被阳光照拂,是必要的,也是享受的。在班长做的美篇中,我看到了丰富多彩的班级小组活动。欢笑的同学,积极的同学。一起聚餐,一起出游。火光摇曳,二班的同学们在祝福中度过了元旦。那些欢乐的时光,我是错过了的。唯一参加的班级活动也只是做了个草草的结尾。哄笑的朗读是不适合鲁迅的文章的,我发觉自己并没有认真对待这场班导发起的活动。胡搞一通,辜负了班导的用心良苦,也辜负了自己当初加入“鲁迅研究”小组的初心。星星和我说起她的一段低谷时期,黑暗、压抑、毫无希望。这样孤立无援的时候,班导来了。卢老师耐心开导,卢老师温情陪伴,给予她力量,带给她温暖。毕业后,她也常常挂念着班导呢!看来我心中的卢老师大多是“侧面描写”下的形象,也难怪我又狭隘的认为了,她是她辅导员的身份,我是个普通学生的身份。我们的见面,完全是身份的任务所在,理应是“敬而远之”的。

      毕业后的暑假,我去看望小叶同学。刚好小叶与班导有约,我也托这场约见的福,我和班导可算是吃上了一顿饭。饭菜忘了是什么滋味,重点是这方寸之间的谈话。她用她那包容之心开导我们,驱散小叶心中的雾霾,也拨开我心中的云雾。小叶当时在彷徨中陷入低谷,升学、情感的折磨让她伤心难过。而我初入社会,难寻迷雾中的方向。不得不说,卢老师的指引让我感到很有挑战。写教育论文,做教育实录,向名师方向发展。这与我在日后听到的一场又一场培训里的专家的观点契合,这么看来,班导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说出了“秘籍”。在更早之前,她关心普通话未达标的同学们。她用自己的午休时间,让同学们结对子,然后一个一个的过关。临近毕业,我们越来越焦虑。对于班导这及时雨一般的辅导,我们感激不尽的同时也进步飞快。

      如今的我,也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一员。工作让我与社会联系的更为紧密,我的每一天都是在履行和别人的约定。在职业角色里,我就是一个教师。我要做好教师的本职工作,也要维护好教师的形象。我也成为了一个零件,一个工具。可我不想只成为一个零件,一个工具。我想像卢老师那样,成为二班不可代替的存在,成为一个温情的人,成为能走进学生心扉的老师。

      好街坊牌的月饼已经远去,什么时候我能回去再吃一次呢?月亮照亮两处,我也与班导与大学分开了好些日子。

3317个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门媚:吃蛋黄月饼的你,知道咸蛋白到哪里去了吗?丨食光机
教学生活故事:逆光
昨日记ll成功是多样的,答案也是
生活即教育——《重读陶行知》有感2
学生为食堂阿姨庆生 那些不经意的小感动
纪念——幼专限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