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行三象之天象

在传统易学中,五行一直是分成三部分的,只是“五行三象”这个名词并没有提出来。虽然没有提出来,大家一直都是这么用的。

五行三象,就是指一种五行可以分别分布于天位、人位、地位,也可以流布在天位、人位与地位之间。

五行取象必须在三才的范围内,即五行在天位的取象、五行在人位的取象,五行在地位的取象,简称五行三象。

比如,在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中说:“ 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很清晰地列出了木在天、在人、在地的三种情况。

五行三象之间是有比较密切的联系,他们的联系是依赖于气。因为五行是气的运动,气是五行之体,象是描述五行之气运行的外在表现,象是五行之用。五行取象便是依据相感原理。

《黄帝内经》中说:“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木可以和风感应,木和风有相同之处,古人说3为木,1为水,2为火,1水和2火作用,生成了3木,1、2是阴阳,阴阳彼此作用生成三,三为木,木具有半阳半阴性,所以叫少阴。1、2是阴阳,阴阳彼此作用生成三,阴阳彼此作用的过程,是二气的彼此交融作用的过程,会是动态,动态就是风,木和风可以感应。

五行感应取象的运用在古代乃至现代运用很多,只是人多不知而已。

五行天象是指五行在天位主要指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这五颗星最初分别叫辰星、太白、荧惑、岁星、镇星。关于五星记载,从现存历史文献来看,最早的是《尚书》、《周礼》、《礼记》、《吴子》和《吕氏春秋》等先秦经典;战国时代的天文学家甘德、石申的著作虽已佚失,但在《汉书·律历志》中的关于二十八宿的数据仍然来自于石氏的著作。到了西汉时期,在《史记·天官书》、《淮南子·天文训》等文献中,可以见到有关五象二十八宿的详细记载。

褚少孙补《史记·历书》中说:“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是说根据五行来推断五星的运行情况。

《淮南子·天文训》则做过更为详细的论述,其中对五行有很清楚的分析。“何谓五星?东方,木也,其帝太昊,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其神为岁星,其兽苍龙,其音角,其日甲乙。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执衡而治夏;其神为荧惑,其兽朱鸟,其音徵,其日丙丁。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制四方;其神为镇星,其兽黄龙,其音宫,其日戊己。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执矩而治秋;其神为太白,其兽白虎,其音商,其日庚辛。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执权而治冬;其神为辰星,其兽玄武,其音羽,其日壬癸。”

张衡说:“文曜丽乎天,其动者有七,日月五星是也。日者,阳精之宗;月者,阴精之宗;五星,五行之精。觽星列布,体生于地,精成于天,列居错峙,各有所属,”这里很明确的指出五星是五行之精,五星是五行的集中体现。

《汉书·律历志第一·上》中也载有五行与五星关系的文字:“太极运三辰五星于上,而元气转三统五行于下。其于人,皇极统三德五事。故三辰之合于三统也,日合于天统,月合于地统,斗合于人统。五星之合于五行,水合于辰星,火合于荧惑,金合于太白,木合于岁星,土合于镇星。三辰五星而相经纬也。天以一生水,地以二生火,天以三生木,地以四生金,天以五生土。五胜相乘,以生小周,以乘“乾”、“坤”之策,而成大周。

古人又习惯于称围绕北极星周围的四个星宿为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它们围绕人为轴心北极星时时刻刻在运动,北极星在变化,星宿的四象也在变化,五星运行轨迹与五行相同,因为相同故而互相感应。

地上五方的确立,是天上五行确立的前提。古人以中央为中心点,然后以东南西北为四方,四方加上中点称为五方。然后以地轴为中心,确立一个相对不动的点,以中心轴为定点无限延伸上交到天球之上,与中心轴相对不动的为北极星。以地上五方与天上五方相对应,把二十八宿分为东、南、西、北四宫,建立天空中的方位,用来确定天空中星宿之间的相对位置。地球既有自转又有公转,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看来,星空始终在相对于地面转动,它的东西南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这样就需要选择一个特定的时刻,中华民族远祖选定的时刻是五帝时代的春分初昏,此时正值东宫苍龙房宿昏见,四个基准星宿与东西南北的四方正向重合,形成东宫苍龙位于正东、西宫白虎位于正西、南宫朱雀位于正南、北宫玄武位于正北的经典标准形式。在每年的这时,星空中的东西南北与地面上的对应方位互相重合,这一特定时刻就是天地相合的基准。从而建立了完整的四季、四方、四宫和四仲中星的对应体系,奠定了天空中方位的基础。

这样,就以北极星为定点来划分天球,于是便有了四象的产生,四象命名为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而每一方各有七个星宿,共二十八星宿。如下图。

东方苍龙七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

南方朱雀七宿,即井、鬼、柳、星、张、翼、轸。

西方白虎七宿,即奎、娄、胃、昴、壁、觜、参。

北方玄武七宿,即斗、牛、女、虚、危、室、壁。

五行天象除了对应五星之外,还以五行来对应四季。木对应春、火对应夏、金对应秋、水对应东,土对应四季中的最后18天。诸如此类,不一而举。

流布:流传散布。

《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

《周礼》是儒家经典,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今从其思想内容分析,则说明儒家思想发展到战国后期,融合道、法、阴阳等家思想,与春秋孔子时思想发生极大变化。《周礼》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堪称为上古文化史之宝库。

《吴子》为吴起所著。吴起是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改革家。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后世把他和孙武连称“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甘德,战国时楚国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于公元前4世纪中期。先秦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是世界上最古老星表的编制者和木卫二的最早发现者。他著有《天文星占》8卷、《岁星经》等。

石申,生卒年待考。一名石申夫,战国时代魏国天文学、占星学家,是名字在月球背面的环形山被命名的中国人之一。著有《天文》八卷(西汉以后此书被尊为《石氏星经》)、《浑天图》等。

褚少孙,西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西汉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号先生,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寓居沛县(今属江苏)。汉宣帝或元帝、成帝时做过博士。司马迁死后,《史记》有些篇散失了,据班固说是“十篇缺,有录无书”。褚少孙作了补充、修葺的工作。褚少孙一生著书甚多,他苦爱学习的劲头及渊博的学识对后人影响极大。明人辑有《褚先生集》。褚少孙一生著书甚多,他苦爱学习的劲头及渊博的学识对后人影响极大。

张衡(78139),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文学家、学者,在汉朝官至尚书,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曾将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觽(),古同“众”。

三辰,即日、月、星三个显著的天体,五星,即金、木、水、火、土五个最明亮、最重要的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观天文,察时变(天象五宫、二十八星宿)
古代的天文学很深奥,看完这一篇文绝对让你受益匪浅!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占星要诀:2022年重要星象表(文末附表)
(观象)本质易学如何观天象?五纪六星秘法首度公开(收藏)
解读《青囊经》中卷,万物化生在气与形的相辅相成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