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州老街巷之(25)——阔家头巷

苏州老街巷之(25)——阔家头巷

苏州古街巷标志牌文字介绍,阔家头巷191米,标志牌背面的示意图却明显标注从带城桥路直到南石皮弄,足有300米吧。苏州老街巷的这类表达不一致不止这一处,好像不是笔误,倒像是有意这样。从阔家头巷目前的格局对照文字介绍,我猜想是不是文物或地名管理部门心里有纠结:想尽量按历史上的街巷格局,无奈城市发展太快,又不想迎合太快的发展,所以有意摆出错误,让人自己斟酌。这也有苏州人骨子里的江南士人精神?

按一些地方志的记录,阔家头巷似乎本是从带城桥路到网师园巷南口,大约就是地名标志牌上所说的191米。继续往东可能是后来发展新拓的一段,不过这新的一段有一处当代园子被列入苏州园林保护,园名“南石皮记”,这是一处私家园林,是当今画家叶放联合几个邻家的用地于2003年建成。园子临南石皮弄而得名“南石皮记”,以“记”为园名用字,不知是“笔记”、“记述”的意思,还是老字号“某记”的意义,画家园主一定是有自己不一样的想法。不仅这些,画家叶放母亲是清乾隆朝的状元毕沅的后人。毕沅是个学问大家,曾编《续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宋纪》中的《岳飞》一文曾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我作为陕西人,特别该记住他在陕西为政的功绩,他光大了关中书院,让关中书院在当时名震天下。今天走进西安南城门,往东一拐,关中书院旧址还在城墙下的的书院门街上,仍是一处育人机构。 

毕沅因为于和珅走得很近,在嘉庆帝查办和珅时抄家赐死,家产籍没。据说所查抄的家产中就有《清明上河图》,后来随末代清帝溥仪带去东北的《清明上河图》上就有毕沅的钤印,说明他收藏过。

如今毕沅的后人把园子建在阔家头巷也是有缘,毕沅的老师沈德潜故居教忠堂就在这条巷子的西头。

沈德潜被称为江南老名士,受到过乾隆帝的赏识而被称作“天子词臣”。他六十七岁中进士,被认为是《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中范进的原型。沈德潜也是治学之士,如今还可以很方便买到他著的《古诗源》、《原诗,说诗晬语》、《唐诗别裁集》。沈德潜致仕后主讲紫阳书院,如今他的故居侧墙上还有“紫阳书院”几个大字。实际上在阔家头巷一带,过去就是书院集中的地方,包括可园的正谊书院。所以为纪念连中解元、会元、状元三元的苏州人钱棨的“三元坊”就修建在不远处,以示此地学风。根据阔头家巷地名来源的解释说,清代此巷多住阔绰的富贵人家,因此名为阔家头巷,也有称阔街头巷、阔阶头巷。根据资料,预计当年的沈德潜故居规模比现在保护范围大了许多,差不多比邻网师园,如今只剩一进。不过,近期路过,往东几步有一处正在拆围墙,露出了里面深藏的大屋来,不知当年是否也属沈家。沈德潜故居现在门口还挂了一个苏州昆剧传习所的牌子。通常都知道昆剧传习所在城西北桃花坞的五亩园,那里是昆剧传习所的创立地。到了1980年代,怡园和过云楼顾家后人顾笃璜重建昆剧时,五亩园已荒废,选在了沈德潜故居。后来五亩园重新修整,那里已经有实景园林版的昆曲演出了。

如果说阔家头巷是阔人住地,而巷子东头的南石皮弄的名字解释却说那里是穷人的住处,原名破弄,后来嫌破字不好,将字一分为二为“石皮”。不知道是时代错位还是穷人就寄身在富人近身后,我是有些疑惑的。

如今的阔家头巷里名气大的自然是网师园,这个被称为小园中的精品,受到专业人士的赞赏,也是游客所爱。一般人都听说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里的中式园林“明轩”就是以网师园中的园中园“殿春”为蓝本。张大千兄弟在抗战前曾住在殿春簃,大千哥哥张善孖善画虎,在园里养一幼虎,虎儿后来病死,到了1980年代大千在台湾写了“先仲兄所豢虎儿之墓”一行字,自台湾寄来苏州,刻字现在就在殿春簃的墙角。

网师园是不可以寥寥数语来说的,需要深入其中慢慢欣赏。

阔家头巷也曾名圆通巷,得名于网师园东邻圆通寺,这是一座始建于南宋年间的寺庙。据介绍抗战前的寺僧风月上人善诗画,书画为缘,苏州书法家萧退闇自1931年起,借住圆通寺二十年,为寺庙增添了艺术气质。如今用作私人美术馆——苏州圆通美术馆,也是不错的安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寻城记系列 ▏姑苏沉梦之道不尽的
邓乾彬 | 清代文学家沈三白故居谜踪
黄埭文豪,一生无缘官场,笔下3000万字文学作品传世,史上最多产
苏州百巷(151)大树头
漫步苏州街巷
沅阳书院与桃冈精舍旧址考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