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祖明(尚书)随笔——《文学的“人性”、“阶级性”及其他》(六)再如,像杂文、小品文和纪实文学

再如,像杂文、小品文和纪实文学等作品如果作者站在历史、社会的高度,站在民众合理诉求的角度质疑、批判社会某些领域的假、恶、丑现象的时候,笔者以为作品正是通过一种“否定”的方式来彰显公平、正义的力量。

这难道不是一种正能量吗?你不以为然那是你没有鉴赏力和体验真、善、美,辨别假、恶、丑的能力。因此,在这方面社会应该给予一定的理解和宽容。

当然,作家在创作文学艺术作品,挖掘、揭示人性,表达思想感情时,应该拥有特定的“政治意识”,坚守特定的“政治底线”。十九世纪法国著名诗人欧仁-鲍狄埃的《国际歌》就以巨大的世界胸怀,号召全世界工人联合起来,以新世界主人的气魄宣布:“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德国著名诗人海涅的《西里西亚织工之歌》:“……梭子像在飞,织机咯吱响,/我们织不停,日夜多紧张——/老德意志啊,织你的裹尸布,/我们织进了三重的咒诅,/我们织,我们织!"诗人以战斗的激情,反映了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织工的起义,鼓舞人们自觉奋起,反抗资产阶级的残酷压榨。

反之,如果没有特定的“政治意识”,就会丧失“自我”,即丧失一定的“政治立场”。如果有些作家刻意突破“政治底线”,则最终会身败名裂,如“那位”“病毒”作家方方以及“那位”“精日”“精美”的教授梁艳萍之流。(完)
          写于2020年7月15日
      修改于2020年8月25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独抒性灵 更赋闲情——《闲情偶寄》品读
纪念王小波:19年过去了,我们是否依然是沉默的大多数,还是变成了那只特立独行的猪?
杂文:人性的堕落
学霸题库| 2022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专练:中国散文系列
【作家眼中的秋】好的文章,越品越有味道。细、清、真的小品文。
叶永烈答问:“两个叶永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