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时政分析!乡村博物馆见证博物馆的力量、三星堆阶段性成果、申遗新规!

01

·话题

     2022年3月,文旅部、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不仅廓清乡村文化产业矩阵的潜在资源要素,也为乡村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同年4月,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文物局印发了《浙江省乡村博物馆建设指南(试行)》,提出“十四五”期间全省将建成乡村博物馆1000家。并从基本定义、建设目标、建设要求、服务要求、运管要求、认定程序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规范。

     首次提出“乡村博物馆”的基本定义:乡村博物馆是位于乡村范围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重点展示、传播、收藏和传承地域历史文化、特色文化、革命文化及乡村生产生活、非遗保护、产业发展见证物,向公众开放,具有博物馆功能的文化场馆。位于乡村的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可纳入乡村博物馆系列。

为展现温州地区一批优质乡村博物馆的面貌,温州博物馆策划制作“博物馆的力量:见证乡村美好生活”系列视频。

     该系列视频选取瓯忆文化博物馆、金乡博物馆、泽雅传统造纸专题展示馆、平阳黄汤制作技艺体验馆、郑家园妈妈酒文化博物馆等首批通过省文物局验收认定的乡村博物馆进行拍摄。为各馆地方文化的展示和地域文化的传承提供窗口,同时也挖掘他们在乡村博物馆建设中的特色亮点,展现他们在乡村文化综合体和乡村经济推动方面发挥的影响力,为温州乃至浙江省更多乡村博物馆的打造提供优秀范本。

·时政分析
从本次温州乡村博物馆的试点,不难看出乡村博物馆的实践路径。也是今年十四五规划首次提出'乡村博物馆'的定义,并且各地乡镇开启博物馆的新实践。乡村博物馆不同于城市博物馆,它源于乡村,承载着在地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使命,同时背负着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目标。
乡村博物馆发轫于宗祠庙宇,戏台等场所,在承担这些场所一些功能等同时,对它的活态化、乡土化、特色化又有更高的要求。乡村博物馆不仅是在地文化的浓缩凝聚,更是乡愁乡情的社区载体,同时是乡村文化产业的潜在资源。可以说乡村博物馆是'博物馆的力量'改变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途径。
但是乡村博物馆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是不可忽视的,在前几年的各地实践中出现了许多失败案例。其中最主要的是乡村博物馆的运营和维持,与城市博物馆的高大上和充足的经费不同,乡村博物馆人物财力有限,内容形式参差不齐,没有形成乡村博物馆的标准和规范。为此本次以温州博物馆带头的乡村博物馆试点,也是为了全国乡村博物馆提供全新可靠的发展路径。在本次中,我们可以看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大馆带小馆,各馆各不同(造纸、酒曲、窑址等),依村而生,形成一条特色文化游览路线,将民俗、非遗、体验、科技、乡愁融汇,打响乡村文化宣传,拉动乡村特色产品销售和当地就业。

考点:

文化强国 博物馆的力量 乡村博物馆

更多:1.乡土文化“活起来”!温州市第一批乡村博物馆名单出炉,看看都在哪

         2.正片来了!温州乡村博物馆系列片第一集上线!

         3.温州市“乡村博物馆发展的多元化”主题研讨会发言摘录

02
考古角度

三星堆考古阶段性成果展示

原文: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今日发布

·话题
6月13日上午,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新闻通气会在三星堆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行。

       一、确认了三星堆祭祀坑的年代。对近200个样品进行了14C测年,测年数据集中在公元前1131年至1012年,出土陶尖底盏、陶高领罐、陶敛口瓮等与金沙遗址兰苑地点同类器物形制近似,可知除了存在打破关系的五号坑和六号坑年代稍晚之外,其余几座坑的埋藏年代一致,为商代晚期,距今约3200年至3000年,解决了过去三十年来关于“祭祀坑”埋藏年代的争议。

     二、多学科研究丰富了三星堆文化内涵。本次发掘发现了青铜大面具、扭头跪坐人像、神坛、玉刀等之前未见的器物,丰富了三星堆遗址的铜器类别;研究认为三星堆的铜器铸造工艺为范铸法和分铸法相结合,采用了铆接、芯骨等技术;通过显微观察和丝蛋白分析在多个坑中发现了丝绸,填补了西南地区夏商时期无丝绸实物的空白;四号坑通过植物考古明确坑内灰烬主要以竹为主,另有楠属、阔叶树材、棕榈科、芦苇、等,表明古蜀国的气候温暖湿润,祭祀区紧邻河边且植被茂密;残留物分析显示祭祀用牲有黄牛、野猪等,诸多新发现呈现出更加完整、丰富的三星堆遗存种类和文化内涵。

    三、实证是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发掘的若干新器物显示出三星堆遗址与国内其他地区存在的密接文化联系,三号坑、八号坑发现的铜尊、铜罍、铜瓿为中原殷商文化的典型铜器,三号坑、四号坑发现的玉琮来自甘青地区齐家文化,三号坑、七号坑、八号坑发现的有领玉璧、玉璋、玉戈在河南、陕西、山东以及广大的华南地区都有发现,各坑大量发现的金器则与半月形地带自古有之的金器使用传统相符。而神树、顶尊跪坐人像以及大量龙形象器物则表明三星堆遗址的使用者在自身认同、礼仪宗教以及对于天地自然的认识与国内其他地区人群相近,无疑确切表明三星堆遗址所属的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一员。

     四、创新考古和保护工作机制。本次发掘秉持“课题预设、保护同步、多学科融合、多单位合作”的工作理念,在发掘之前就对研究课题进行了全面规划,并将研究前置到发掘之时同步开展,同步进行的还有文物保护和现场保护,为此在现场搭建了现代化考古发掘大棚、恒温恒湿发掘舱、现场应急保护平台、多功能考古发掘操作系统等。整个发掘工作实现了跨领域联合、多学科融合,40家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多学科研究、数字话服务等单位联合攻关,多个相关领域学者近200人参与现场发掘、科技考古以及文物保护等工作,确保高质量考古工作水平发挥。

     五、积极向社会共享新成果。新建成三星堆考古国际网站,面向世界介绍三星堆考古新进展与新成果。近20家常驻媒体,通过网络直播、全球推介、二次创作等多种方式,向全世界、全社会宣传本次发掘的最新进展与成果,呈现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中国考古大会》、《开讲啦》、《考古公开课》都有三星堆本次发掘成果的展演,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21年20五四青年节晚会也有三星堆考古人和新出土文物的身影。同时,综合社会经济效益初步显现,形成三星堆博物馆参观热潮,节假日的参观人数再创新高,仅21年20三星堆博物馆的参观人数达到146万人,实现综合收入超过1亿元,较之2019年分别增长139.62%、245.68%,较年2020同期增长380.72%、452.53%。


·时政分析

三星堆带给了我们什么?首先是,三星堆出土文物价值重大,其中本次发掘发现了青铜大面具、扭头跪坐神像等文物前所未有,同时为我们展现了一条全新远距离的贸易路线,尤其是坑内出土的铜器、玉器等与湖南、山西、河南等地区密切相关。

其次是三星堆文明的意义,我们过去将华北视作中华文明的摇篮,而对西南地区关注甚少,三星堆文明的出现为我们展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提供实证。同时三星堆文明为我们展现了不同于中原文明的宗教文明发展路径。

再者,三星堆为我们展示了考古学科的专业性,三星堆的持续发掘和技术体现了中国的考古技术、考古方法和科技分析水平,告诉我们考古从来不是一个'快'学科,考古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与此同时,三星堆为我们展示了公众考古的实践新路径,在近期三星堆还采取ai技术与公众考古结合,包括ai科技考古专家对话、三星堆发掘直播、互动h5、数字藏品等。

考点:

三星堆、公众考古、中华文明起源

更多:1.当科技照进三星堆

            2.三星堆再现重大成果

03
文化遗产角度

申遗增加预审程序

原文:申遗增加预审程序,中国如何应对?

·话题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杂志2022年第2期为去年在福州举行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观察报告专题,其中浅议21年20版《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修订一文中,介绍了最新版《操作指南》在现有申遗程序中增加预审评估(preliminary assessment)。根据此内容,本文提出一点针对预审程序的应对。错误及不成熟之处,请多指正。

     增加预审评估的愿景在于:提高世界遗产申报评估机制的经济性和效率(确定潜在申报项目的可行性,避免在不可能成功的项目上投入太多资源,省时省钱);加强缔约国和咨询机构ICOMOS(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及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之间的交流对话;推动申报项目质量的提升。


     在原有的世界遗产申报评估程序中,加入预审评估后“最短”的申报程序周期(不包括预备名录)从以前的约1年半增加至约3年9个月。时间拉长后,虽然有助于加强申报国与咨询机构之间的对话,但客观上交流对话也会增加时间与资金方面的投入。

     增加预审评估后,具体时间流程如下:

     第1年9月15日前 提交预审评估申报文件;

     第1年10月15日前 世界遗产中心告知预审评估申报文件的完整性;

     第1年10月到第2年9月,咨询机构书面评估,期间可能要求补充材料;

     第2年10月1日前 咨询机构反馈预审评估意见(预审评估和正式申报之间需要间隔12个月以上);

     第3年9月30日前 提交正式申报格式审查文本;

     第4年2月1日前 提交正式申报文本(以下评估流程未变化);

     第5年夏 接受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

     预审程序从今年开始试行,过渡阶段为2022—2027年,期间各国可自愿进行预审程序而非必须。从2027年开始,预审程序将成为必须流程,2027年2月1日后提交的正式申报项目则必须先经过预审程序。

     预审评估的对象仅针对已列入预备名单一年以上的项目。预审评估文本需要包括:①遗产认定;②遗产描述;③遗产价值;④完整性;⑤真实性(仅针对文化遗产项目);⑥比较研究框架;⑦保护和管理;⑧负责官方机构的联系信息等内容。预审评估申请可随时撤回。

考点:

世界文化遗产申报 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天见!两个坑震惊世界,六个坑到底有啥?
最珍贵的“盲盒”!他们拆出惊世国宝
三星堆考古新发现:6号坑木箱提取完毕,新发现残木器已出土
《考古公开课》  三星堆祭祀坑猜想
考古界:三星堆博物馆部分鸟造型文物
考古界:三星堆考古领队:我比较担忧,8号坑神坛出来之后公众质疑造假,可咋整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