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探索

D

A

O

D

U

博物馆是传承城市文明、涵养城市品格、表达城市精神、塑造城市形象、丰富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建设博物馆之城可以更好地发挥博物馆作用,满足市民和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北京市从顶层设计、博物馆布局、发展质量、服务功能、融合发展五个方面推进博物馆之城的建设,凸显北京文脉底蕴深厚和文化资源集聚的优势,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提供支撑。

一、“博物馆之城”的内涵及发展现状

1. “博物馆之城”的概念辨析

关于“博物馆之城”的概念,在博物馆学界和城市规划界有许多不同说法。国内关于博物馆之城的描述,最早见于吕济民先生的《基辅历史文化保护区兼博物馆城纪闻》,文中指出基辅佩切尔国家历史文化保护区在28公顷的城内拥有4个国家博物馆和7个展览馆,因此被称为“博物馆城”。有学者提出,历史文化名城应该率先成为博物馆之城。综合来看,当代中国语境下的“博物馆之城”,与欧美国家自然形成的“博物馆城”有着明显区别,中国的“博物馆之城”往往是由博物馆资源富集城市的地方政府提出,将博物馆建设与城市建设发展相融合,与城市规划相协调的城市建设新理念。

一般认为,“博物馆之城”需要在博物馆的藏品资源、机构数量、发展规模、建设质量、社会作用特别是服务人口的数量比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或具备一定的量级模样。

2. 西方视野下的“博物馆之城”

一些学者将意大利罗马,法国巴黎,西班牙毕尔巴鄂,英国伦敦、巴斯等城市博物馆集中的文化地区称为“博物馆之城”。本文以罗马和巴黎为例,探讨西方视角下的博物馆之城。

罗马是一座充满历史痕迹的城市,城中丰富的历史遗迹、大量建筑废墟遗址与历史建筑,对应着罗马城市历史的各个片段,将其塑造成为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与丰厚文化遗产的文化宝库。罗马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基于罗马历史的大型博物馆。在1887年罗马的第一份总体规划中,就明确了罗马的城市功能属性:这个城市的功能是作为一个历史已被公认的活的博物馆。在1962年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强调了对罗马城墙内所有历史结构的保存,建立起对整个历史城市形态的整体保护。今天的罗马已成为一个不断被参观与阅读的历史博物馆: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遗产与废墟成为供观众观看的文物,街道成为行走在文物之间的参观路径,参观与保护成为这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两个主要推动因素,城市的主要功能也隐性地变成充当为保护历史与展示文化而存在的大体量博物馆。

作为法国的首都,巴黎是法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也是欧洲大陆上最大的城市。巴黎虽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博物馆区域,但博物馆数量众多,类型不同、规模不一的博物馆遍布整个巴黎城中,而且博物馆的知名度颇高,各种类型的博物馆极具代表性。博物馆已成为巴黎最为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是巴黎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游客了解巴黎的主要渠道之一。巴黎的博物馆体系,塑造了其独有的城市文化气质,吸引着全世界的人们对巴黎的向往。

可以看出,罗马和巴黎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其自身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且博物馆资源在某一特定区域内高度集中,形成了集群效应,还得益于其强调博物馆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在西方视野下,“博物馆之城”的区域概念并不清晰统一:可以是一个相对集中的博物馆集群,可以是城市中的某一特定的历史街区,也可以是整个城市。“博物馆之城”保护和展示的核心对象不只是陈列在博物馆里的藏品,还包括具有历史意义的城市景观。

3. 中国“博物馆之城”的发展现状

2021年5月,中央宣传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探索在文化资源丰厚地区建设“博物馆之城”“博物馆小镇”等集群聚落。同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再次提出:探索在文化资源丰厚地区建设“博物馆之城”。关于“博物馆之城”建设,国家文物局还进一步指出,要正确分析不同区域博物馆发展现状,立足资源和禀赋,支持北京、西安、大同、南京等有条件的地区打造“博物馆之城”核心示范区,实现不同区域博物馆的集群式发展。可以说,建设“博物馆之城”不仅是许多地方政府的积极实践,而且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文化战略布局。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国内已有26座城市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的目标或出台了规划,一些城市已经启动实践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在顶层设计方面,广东东莞于2005年率先明确提出建“博物馆之城”,并出台了《东莞市关于博物馆之城建设优惠政策的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在博物馆数量发展方面,四川成都2006年计划成为中国西部博物馆之城,截至2020年成都博物馆总数量和非国有博物馆数量持续保持在全国城市前列。在特色化发展方面,2008年,山东青岛提出了博物馆城建设规划,并总结归纳了博物馆建设的“10加1”模式。

纵观我国“博物馆之城”建设,可以发现,一些博物馆资源富集、集聚效应强的城市,为了有效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打造城市精神,持续加大对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成效显著。

二、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意义的探讨

博物馆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文化资产,其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明发展程度。纵观世界各国,门类丰富、特色鲜明的城市博物馆体系,是使其所在城市成为世界级大都会的地标和象征,也是国际文化名城和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大国首都,北京应当成为世界闻名的博物馆之城。北京“博物馆之城”的建设意义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建设博物馆之城,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对博物馆事业的全面领导,通过打造多层次、全类型、广布局的博物馆体系,记录和见证党带领人民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改革历史,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光辉历程。北京地区的第一座博物馆肇始于1912年6月,100多年来北京地区博物馆走过一条由不懈探索、曲折前行到快速发展,再到数量激增,逐步转入质量提升,并向国际博物馆标准靠拢的专业化、特色化、国际化之路,目前已经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阶段。全市博物馆总数已达204家,平均每10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从地域分布上看,全市16个区均有博物馆,东城等核心城区每10万人拥有博物馆数量达到3—4家,有效保证了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权益。

第二,立足北京建设“博物馆之城”,是传承中华文化底蕴,坚定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建设博物馆之城,就是要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荟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以一座座博物馆和一件件文物,向世界证明中华文化之自信、中国制度之优势、中国理论之深厚、中国道路之坚定,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近年来,社会各方面力量兴办博物馆的热情不断高涨,多种类型博物馆竞相辉映,一批新馆、大馆相继建成,多座国家级、市区级博物馆完成改扩建重新开放。另一方面博物馆收藏日益多元,文物保护利用能力不断提升。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全面完成,北京市登录可移动文物数量和三级以上珍贵文物数量均居于全国首位。北京市博物馆大数据平台正式上线,博物馆文化资源大数据初步形成。全市博物馆藏品总数已达1625.5万件/套。

第三,立足北京建设“博物馆之城”,是加强首都“四个中心”建设的重要布局。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对北京的鲜明城市定位。首都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建设“四个中心”展开,在提升城市核心功能上落脚。目前,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大背景下,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形成了区域聚集的鲜明特色,东、西城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利用腾退后的文物建筑、名人故居、会馆,建设各具特色的小型博物馆;朝阳区利用工业园区腾退空间和集体产业空间,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主题博物馆;海淀区的高校依托所在学校资源建设高校博物馆;经开区鼓励企业兴办科普场馆,打造“科技馆之城”。市区属国有企业举办的企业博物馆、遍布乡村的乡情村史馆等不同形态的“类博物馆”成为不同行业和领域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这些场馆成为所在区重要的特色文化名片。

第四,立足北京建设“博物馆之城”,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需求的有力举措。建设博物馆之城,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整合、协调、促进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发展,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不同领域的群众需要,更好服务人民美好生活。当前,北京地区博物馆公共服务效能显著提升,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已经成为北京市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全市博物馆持续开放基本陈列520个,年均举办临时展览600余项、各类活动逾千次,服务观众超过5000万人次,全市博物馆平均观众满意率达99.54%。文物部门通过精心策划,对全市博物馆资源进行梳理整合,打造一系列博物馆宣传品牌,塑造了北京地区博物馆整体形象,形成了集群效益。

三、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 历史机遇

一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博物馆事业,给博物馆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地区博物馆建设得到极大的发展,博物馆工作已成为传承中华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已成为加强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推动力。

二是人民群众对博物馆的需求与日俱增,为博物馆事业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博物馆的年观众数量曾出现“井喷式”增长,文博类电视节目热播,博物馆文创产品持续热销,与博物馆相关的各类市场主体不断增加,周边产业日益发达,全社会对于博物馆事业的需求已经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

三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博物馆带来巨大的影响和改变。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正在推动博物馆行业发生深刻的变革,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塑着博物馆的形态,重塑着博物馆人与物、物与物、人与人的关系。博物馆正在由必要的实体“场所”转变为可能的虚拟“空间”,博物馆收藏、展示的对象正在由传统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等“实体”转变为这些实体所承载的“信息”,博物馆观众的角色正在由被动、自发的“固定套餐”式的体验者、学习者转变为主动、自觉的“自由点菜”式的享受者、主导者。博物馆也积极通过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进一步拓展与社会的沟通渠道,吸引更多人关注博物馆、走进博物馆,从而更好地实现博物馆在当今社会的重要价值。

2. 全新挑战

一是博物馆总体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与北京“四个中心”战略定位不相适应。虽然北京市拥有的博物馆总数在国内城市中排名第一,但对比人口数据分析,每10万人拥有0.9家博物馆的人均占有博物馆比率,低于部分欧美城市,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二是博物馆竞争力、影响力有待提升,与博物馆事业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虽然北京市拥有国家一级博物馆的数量全国最多(18家),但是全市定级博物馆总数仅有39家,占全市博物馆总数的比例为19.1%,不及多个其他一线城市。一些基层博物馆设施老化,内容陈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不能完全匹配。

三是博物馆治理体系、治理水平相对滞后,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与社会对博物馆的期待不相适应。缺少管理博物馆行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博物馆发展运行中一些重要问题没有法律支撑,为博物馆事业发展埋下了隐患。博物馆治理体系、治理水平相对滞后,不能满足文化强国建设的新要求。

四是博物馆公共文化供给质量整体不高,与广大人民群众对博物馆文化的需求有差距。博物馆每年推出临时展览数量较少,一些基层博物馆多年没有推出临时展览,难以吸引观众走进博物馆。博物馆开展线上文化传播的能力和手段相对有限,一些博物馆不能有效适应信息时代博物馆公众对于数字文化产品需求,更无法将博物馆文化传播由线下延伸至线上。

四、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举措的探索

1. 加强和优化顶层设计

202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北京“博物馆之城”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博物馆事业发展,将博物馆之城建设列入“十四五”规划和推进全国文化中心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写入北京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印发《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加强对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的发展定位、体系布局、功能发挥、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顶层设计。研究制定关于《北京市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的若干意见》配套文件和政策,出台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资金管理办法,制订北京市落实中央宣传部等九部门《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方案,制定“类博物馆”管理办法和配套文件,为北京地区博物馆事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

2. 优化博物馆布局

依托“两轴三带”建构博物馆之城轮廓肌理,立足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布局特征,推动形成地标性大型博物馆群落;支持东城、西城、朝阳等有条件的区实施“博物馆强区”战略;探索利用腾退文物建筑、工业遗产、空置厂房等闲置空间及城市综合体,引入博物馆文化功能;鼓励非国有博物馆“抱团发展”,形成一批博物馆聚集区;配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围绕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支持、推动建设中国长城博物馆、国家自然博物馆、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奥运博物馆、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博物馆等一批代表首都形象的现代化博物馆。

3. 提升博物馆发展质量

持续推动北京地区博物馆在场馆设施建设、藏品保护研究、陈列展示和免费开放、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推动博物馆树立专业化收藏理念,健全博物馆藏品管理和保护机制。充分利用国家文物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保护等专项经费,系统保护和修复国有馆藏文物。利用北京“两区”建设优势,搭建文物艺术品交流平台,有效增加博物馆的藏品来源渠道。理顺体制机制工作,着力提高博物馆文创能力和水平。提高展陈质量,举办“博物馆展览季活动”,营造博物馆文化氛围。注重提高博物馆学理论研究水平,加强学科建设,与高校、科研机构等联合建立博物馆之城研究中心、研究院,促进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的规范化。

4. 完善博物馆服务功能

结合“双减”政策,与市教委加强合作,搭建馆校合作平台,建立馆校合作机制,研究制定博物馆“教育专员”制度。深入推进博物馆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等活动。实现部分博物馆错峰开放、延时服务。将博物馆融入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生活圈,使博物馆之城真正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探索博物馆服务标准化建设,推动博物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发挥重大作用。立足市属博物馆,以引领示范带动“一馆一品”博物馆品牌建设。

5. 推动博物馆融合发展

推动博物馆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引入竞争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展览、教育和文创开发。搭建文创产业合作平台,打造更多具有首都特色、融合现代元素的文化IP,探索多渠道运营模式,推动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发展壮大博物馆之友和志愿者队伍,构建参与广泛、形式多样、管理规范的社会动员机制。大力实施“博物馆+”战略,找准博物馆与教育医疗、科技创新、旅游商业、传媒设计、城市规划等生活生产的契合点,调查、把握、满足大众与小众的不同需求,研究、适应、引领文化心理变迁,促进博物馆与社会各界跨界融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10条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办博物馆,有什么特殊含义?
建“博物馆城”,先要搞清楚这几个问题
【关注】文化,爱上通州的理由!今后五年,副中心文化事业将这样发展
文化博物馆增加文化内涵
北京正式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
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将进入快车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