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难忘那片蓝天、那片草原__震后阿坝美丽依然之十

   -- 关于若尔盖

  若尔盖县设立于建国初期的1953年,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与甘肃省甘南州相邻,面积10437平方公里,人口约7万,是阿坝州最大的纯牧业县。拥有1200多万亩天然高山草甸草原,饲养牛、羊、马等各类牲畜320万头。

  若尔盖草原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在长征危急关头召开的巴西会议,发表了《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使红军摆脱了政治困境;包座战役的胜利,打通了红军北上的道路。

  在青藏高原东麓的川、甘、青三省结合部区域,高原台阶上地势相对平坦,黄河、长江及其支流在草原上蜿蜒曲折,水泄不良,形成大片的沼泽湿地和牛軛湖,统称“若尔盖湿地”。这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总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中外专家将其誉为“中国西部高原之肾”,现已列入联合国“世界湿地生物资源保护圈”。

           难忘那片蓝天 那片草原

   七月阿坝之行,松潘朋友提供车辆让我和家人自驾赴若尔盖草原旅行,这是在到达松潘前没有设想到的,真有点喜出望外!

  离开川西北草地已经21个年头了,无时无刻不在牵挂这块让我魂牵梦绕的土地。

  45年前,那个时代的学生甚至不需要一张“派遣证”,而只是一块黑板上用粉笔写下的分配名单,就把我送到了四川省的阿坝草原上,一步一步往下走,从省城到州府到县到乡最后走到了最基层的牧场上。那年头,人人都是“驯服工具”,先天不足罩着一顶“狗崽子”的头衔,“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面对人迹罕见、北风凛冽的草原,那种把吃一碗大米饭都要当作“牙祭”打的物质生活,年轻、单纯的我似乎并没有对今后的日子过多去想过什么,就一头扎下根来。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草原确实算得上是远离凡尘的“香巴拉”,尽管我肚子中并没有喝多少墨水,但在这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也算得上有学问的人,在牧场,在乡里、包括在县上受到了人们的尊重,保持着做人的尊严。在度过艰苦生活的同时,自己的个性也受到藏族人那种纯朴、豪爽、诚挚品格的锤炼与熏陶。

   和那个时代的同龄人一样,党的三中全会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在阿坝草原“卧薪尝胆”15年后,年富力强的我青春焕发,带着一股使不完的劲,走进了自己的人生辉煌。

  在草地工作的汉族干部总是幽默地说自己是“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其实那是内陆籍干部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接受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进西藏工作的干部子女就学矛盾目益突出。到八十年代初,国家在西藏推行内调制度,草地的汉族干部纷纷提出内调申请。我以一个人留在西藏再工作三至五年的“代价”,换得夫人独自内调重庆的指标,于是夫人带着读初中和小学的儿子、女儿调回到了重庆。

  我的夫人绝对属于世界上最伟大的那种女性,在我们分居四年的日子里,她在新的岗位上不仅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任务,而且为儿女创造了良好学习的环境,四年后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上海的重点大学,女儿也顺利地升入高中。

  “梁园虽好,非久留之地”。1988年,我的内调申请终于得到组织批准,调回重庆工作。在度过将近四分之一个世纪,9000个日日夜夜,当要离开这块土地的时候,才感觉到与它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深深地怀念着这片草原,这是付出我人生最美好时光的地方,是我曾洒下汗水、鲜血,甚至险些付出生命的地方。

  今天我又将回到她的身边,投进她的怀抱。

   朋友,请你伴随乐曲《陪你一起看草原》,和我走进广袤而圣洁的若尔盖草原吧!

   7月27日去若尔盖草原,一家人都很兴奋,早早起了床,天一亮就出发,从213国道向北走去。

   天上挂满大片大片的云彩,以我的经验,今天一定是个艳阳天。我对家人说,我们是在最好的季节,最好的天日去看草原!

  从川主寺往北上行二十多公里,到达松潘、红原、若尔盖三县的交汇点--尕力台。这里的三岔路口,向西去红原,向南去松潘,向北进入若尔盖。

  它是这片草原上的最高点,国道路面海拔3829米。或许是因为重回草地的兴奋,在接近四千米的海拔高度下爬上山坡拍照,也没有高山不适的感觉。

  笔直的213国道是连结大西南与大西北的公路干线,汶川地震后成了进入九寨沟的一条重要通道,九年前我坐车走过时还是坑坑洼洼的泥石路。

 路经红原县麦洼乡的一个家庭牧场。清晨的尕尔康(藏语:白色的帐房)从里到外,一派繁忙景象。

   进入若尔盖县境了,一墫巨大的路碑耸立在路旁。路碑上书写着:“共和国九大元帅经过的大草原--若尔盖欢迎您!”

   若尔盖草原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上万名红军将士长眠在这片草地上。路碑东面不远是包座乡,红军在那里取得了“包座战役”的胜利,从而打通了北上的道路;再往北行,在班佑乡东面的班佑寺里,长征途中举行的“巴西会议”使红军摆脱了政治上的困境。

  从路碑到若尔盖县城的距离约40公里,这片草原属于班佑乡。国家投资在这里实施“安居工程”,改善居住条件,帮助藏族牧民逐步改变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习惯。途中看到了一些牧民定居点工程。

  从沿途经过的夏草场看到,牧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好多帐篷前停放着汽车。

  这是草原上随着牧场一起迁徙的帐篷寺院   正在举行“秋烟烟”(一种宗教祭祀活动)

  在尚未完工的冬草场牧民定居点里,已经修好了寺院。

 转眼就到达若尔盖县城达扎镇。关于若尔盖县城,我还将专写一篇博文介绍,今天就让我们“绕城而过”

    过了若尔盖县城,沿国道213再往北行,经过巴西牧场就进入热尔大草原。

   “热尔”,藏语的的意思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热尔大草原面积2133平方公里,就单块草原来讲,它是仅次于呼伦贝尔的我国第二大草原。

  草原里没有一棵树木,也没有高大的山丘,厚厚的草甸上生长着茂盛的牧草,点缀朵朵不同色彩的野花,像无数跳动着的小火把,真会让你流连忘返。

  孙儿和外孙女忘情地在草原上奔跑、跳跃、打滚撒欢,露水浸湿了衣裤也在所不惜。今天,他们才知道自己的父母曾在这片草地上度过童年。

  蓝天、白云、草原、羊群、牦牛、骏马…我真分不出它们谁比谁更美!

  忽然,从草原深处传来牧羊人高亢而悠扬的歌声。

       甲满通,

    糌巴莫若

    若尔盖俄洛章各!

     (藏语译义:不思茶,不吃饭,只是想念若尔盖姑娘!)

  若尔盖是个出美女的地方,那里的姑娘天生漂亮、娇艳,是草地上的“高原红”。

   藏族小伙子把牲畜放牧在了草原上,让它们自由自在地吃草。草场都装有分区的围栏,牲畜也跑不掉,大伙就聚在一起玩起篮球来。小伙子们都有了自己喜爱的摩托车,在草原上出行也不再骑马。

   我们向热尔草原的纵深走去,来到了“若尔盖湿地”的中心,这是茫茫的一片沼泽,藏语叫做“地当乔”,现在开发搞起了旅游,取名叫“花湖”。连我都还是第一次来这里呢!

   (关于花湖,计划下集专门写它,这里只贴上三幅照片供你欣赏)

 

   一家人尽情地在草原上玩了一天,天色渐渐暗下来。

   回程中,看见草原上空出现金黄色的晚霞,赶紧叫开车的女婿停下车来。我真的舍不得再离开它,躺在了草原上,仰望着美丽的夜空,夜幕中又传来藏族歌手那高亢悠扬的歌声:

   甲满通,

   糌巴莫若

   若尔盖俄洛章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3-09-30手机报_中国国家地理
若尔盖-川西北草原新城
四川阿坝:天边若尔盖
川西高寒草原(四川)
黄河在四川的“串门”,不仅留下了“九曲第一湾”
走遍天下,最美湿地若尔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