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命乐土__荔波大、小七孔.25<3-5> (2014-07-13)

荔波大、小七孔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b4f9b10100eqzk.html~type=v5_one&label=rela_nextarticle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b4f9b10100f663.html 

   2007年6月27日北京时间2:17,在新西兰基督城克赖斯特切奇国际会议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委员会慎重宣布,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和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这一决定,标志着荔波的新生。

   2009年六月我来到这里,看到一个从世界遗产中走来的荔波。

   地球的北纬25度是一条海洋与沙漠环生的地带,然而在与东经107度交叉的地方确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原始森林与密集的锥峰形喀斯特地貌相结合,构成了荔波独特有的旖旎风光,被联合国官员称为“世界同纬度上最后的一块绿宝石”。

   荔波县境内的樟江风景名胜区由小七孔景区、大七孔景区、水春河景区和樟江沿河风光带组成。从荔波县城去小七孔、大七孔时从汽车上观察樟江沿河风景,樟江从一层层锥形山体中川流,两岸青山绿树与农田交织成美丽的田园风光,真把我迷住了。

    小七孔是荔波风景区的精华,它本是一座清代道光十五年(1835年)修建的七个石拱小桥,宽约2米,长40米,高5米,横跨樟江支流响水河,连结贵州与广西间的驿道,在寂寞中渡过了近200年。

    我在这里听到一个关于小七孔桥的神话般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名叫阿吉的瑶族的小伙子,他的右手只有一个指头,但是这个独指却有神奇的威力,能把坚硬如钢的岩石戳成烂泥一般绵软,过上一夜软化的岩石又能恢复其坚硬本性。阿吉的寨子有七位天仙一般美丽的姑娘。阿吉和七位姑娘看见乡亲们为涵碧潭所阻,不能到对岸去赶场和耕种,便决心在涵碧潭上合力修建一座石桥。他们来到板崤山下,阿吉用独指戳石头,姑娘们便用变软的石头捏砌成桥,一个姑娘负责砌一孔。他们戳呀堆呀捏呀,一口气干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堆捏成了一座七孔石桥。因这座桥是由七位姑娘捏砌成的,人们还叫它做“七姑桥”。

     响水河以落差大多瀑而有名,但河水流到小七孔桥处水势突然变缓,形成一个深潭__涵碧潭。那年六月下旬我来荔波时,黔南连降大雨,樟江河水汹涌,浑如泥汤,而到达涵碧潭看到响水河水仍然清澈泛绿,波光倒影。丛生的吊竹,如蓬的芦苇,茂盛的树林把潭水层层包裹起来。小七孔桥身虽然显得苍老、斑驳,但有绿树庇荫藤蔓缠绕,还是别有“洞天”。






    离开小七孔桥沿响水河谷上行约100米,就会看到与涵碧潭的波光粼粼、幽深恬静截然不同的景观:朝前看,从狭窄的山谷中层层叠叠,哗哗倾泻直下的68级跌水瀑布;右边山岩上,一条宽10米,落差30米的瀑布腾空而泻,势如山倒,吼声如雷。这是拉雅瀑布。

    拉雅瀑布从侧面泻入河中,与奔腾而下的响水河跌水瀑布构成一幅绝妙的立体瀑景图,上演着一场轰轰烈烈的奏呜曲。

    瑶语“拉雅”译意为美丽壮观。景区道路从拉雅瀑布和响水河中间穿过,游人走在瀑下,瀑水溅喷的水雾飘飘渺渺,纷纷扬扬,任凭洒在身上,清凉扑面,洗去暑热和疲乏,顿觉轻松酣畅。





     涵碧潭上游1.6公里的狭窄山谷里,沿高高低低、坡坡坎坎的河床,号称有68级的跌水瀑布梯次而下。因河水倾泻有声,所以取名叫“响水河”。

     响水河的跌水虽说还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瀑布,但沿河谷而上,一路只见高山流水,绿树红花,耳闻泉呜瀑响、鸟啾虫吟,顿觉诗意盎然,美不胜收。





     走出响水河,来到一个叫做“翠谷”的地方,幽深的山谷中,一泓飞瀑从山顶上坠落,雨雾飞溅,一些游客打着雨伞穿着雨衣,踏上树墩走近瀑底,到是别有一番情趣。



    再往上进入一条小溪,到了水上森林。

    清澈的河水从河床的杂木林中穿涌而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冲涮,河床已没有了一粒泥沙,连磐石也被激流磨光了棱角而变得“圆滑”起来,但树木却死死扎根在河床的怀抱里,纹丝不动。

    夏日里的水上森林是一个清凉、翠绿、静逸的世界,各种树木的枝条舒展开来,不管什么树的叶子全都油光发亮,青翠欲滴,满目葱郁。尽管夏天的太阳火辣辣的,但是透过层层叠叠的枝叶洒下来,早已不再毒辣,落在身上有种温润的感觉。徘徊其中,让人全然不知森林外是一个赤日炎炎的盛夏。

    水上森林中,石上盘根错节,枝间古藤缠绕。游人手攀曳藤足踏盘根,沿河穿行踩瀑践浪,有惊无险而趣味无穷。







    相对玲珑剔透的小七孔来,大七孔略显粗旷大气。

    景点分布在孟塘河(当地人叫打狗河)上,同样有一座七孔的桥。宽大,能通车,但无观赏价值。

    孟塘河两岸天然峡谷悬崖峭壁,左岸有座宽、高100多米的峭崖直冲云霄,堆堆奇异钟乳在丛丛翠林中闪彩,它的中央是从上到下倾斜排列成一串的3个深邃黝黑的洞穴。传说有人经过这里时如果大声说话,两岸绝壁上就有沙石乒乓落下,顿时飞沙走石,被称为“恐怖峡”。







     过了恐怖峡,再向上不到500米,就是称之为“东方凯旋门”的天生桥了。这是大七孔的最大看点。

     天生桥是一横跨河两岸的天然巨岩,属于天然形成的喀斯特地貌奇观,又被称为仙人桥。“桥”孔高60米,宽20多米,河水从天生桥流过桥时,还形成2米多高的大跌水,汹涌而下。仰观桥孔,只见巨型钟乳悬挂,桥脚、桥侧的裂隙石缝里长出草丛灌木,藤萝花卉缠裹桥身,真是一座满目琳琅、五颜六色的天然大彩桥。

     游人伴着轰鸣的河水声,走上栈道,小心翼翼地从巨形钟乳石的“胯下”穿过走出桥孔,有惊无险倍感刺激。











     大、小七孔象是两块天生的绿宝石姊妹般地镶嵌在荔波的山水中,想不到我在大、小七孔真的遇上一对瑶族的孪生姐妹花。

    头天下午走到小七孔桥时,看到一老一少两位出租服装的瑶家妇女,由于时间已晚已没有游人,两人坐在那里做针线活。我和她们搭讪了几句,征得同意后取出相机拍她们做针线的镜头。





     第二天上午游览大七孔景区,在孟塘河边的一座廊亭上又碰到头天在小七孔桥头看见的那位做针线活的瑶族年轻妇女,便上前和她打招呼:“你昨天在小七孔,今天又到大七孔看到你了”。

     听完我的话,她哈哈大笑起来,旁边的几瑶族妇女也都跟着笑起来。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到头,心想这是怎么了,难道是我认错人了吗?

   真的认错人了!我正准备向瑶姑道歉时,她开口了:“那个是我的妹妹,我们是对双。”

“你是她姐姐!难怪你们长得这么像,不过看起来你比她还年轻一些。”

  瑶姑很高兴称赞她年轻漂亮,还答应我的要求,戴上瑶族头饰让我拍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29 大小七孔-贵州荔波
避暑贵州:荔波小七孔,奇山异水天下秀
【原创】七孔犹似九寨沟
贵州黔东南夏游(八)梦境中的七小孔
荔波小七孔,68级跌水瀑布非同凡响
中国喀斯特——贵州荔波大小七孔风景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