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使用手册1.7

论语使用手册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贤贤易色”的意思

2.“父母”“君臣”“朋友”

3.“虽曰未学”解读

      1.“贤贤易色”有几种解读:第一种是说,要像对待美色那样的态度去追求贤德;第二种是说,遇到贤德要保持一种庄重的神情和颜色;第三种是说,“贤贤易色”其实讲的是夫妻之道,是说娶妻要“贵德不贵色”,要重视德的价值。夫妻之间能长能久,最要紧的是要有德行,所以,在选妻子的时候要“以德代色”。

    我倾向于认为第三种说法。理由是这样的:子夏的这段话可以看做是“人之四行”,讲的是人伦的根本。夫妇,父母,君臣,朋友。因此,将这句话理解成是夫妇,才能够将“人之四行”都囊括其中。

    而且,自古就有“夫妇为人伦之始”的观点,将“贤贤易色”放在前头说,是讲得通的,所以,我认为“贤贤易色”说的应该是夫妇。

      2.与“贤贤易色”相比,后面三种“行”的说法简洁易懂。其中“能竭其力”的“竭”有的解释为“尽”,原意是说:用力举起所负之重,尽心竭力而行。

    “事君能致其身”有两个说法:一个是说要公私分明;另一个是说事君能不在意自己,舍身忘我一类的。我倾向于第一种说法。第二种说法里面如此这般的形容,很有些用法家的那一套来解说的意味。不可否认,从周秦之变再到汉魏之变,对儒家思想的解释却是发生了变化,但总体精神上的儒法之分还是清晰的。

      3.“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句很容易让人有一种比较偏的解读,就是,会不会因为这样的说法容易让人有不用学就可以,不学而能,不学而知的错觉?之后很多人去解释和分析这句话的时候,怎样再把学重新纳入到整体之中就成了历来注疏的争论点。

    我个人认为,或许并没有那么复杂,也未必就一定是说学是后一位的,被忽略了的。回到原文,只要不是断章取义,仅仅读这半句话的话。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就能清楚的知道,子夏的意思并不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好像先行了那些事,而后是不是去“学”了,学不学的都算学了。而是强调一种,在一念发动处的根本顺序。也就是说,不存在一个单独的独立于“四行”的学,学的目的就是力行,只存在一种为了行的学,从力行出发的学,以力行为根本的学,才是学,才能被称为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学经典·一日一句】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
【论语易解】1.7“贤贤易色”
论语讲案 | 第一篇学而之第7章
书法《论语“子夏:贤贤易色”》等两幅
学习的力量-“一日一经典”之“色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