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 人文:杨家将与西海固的前世今生

固原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沉厚,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横跨固原,厚重的中原文化、璀璨的伊斯兰文化、神秘的西夏文化、粗犷的草原文化、苍劲的大漠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孕育出独特的人文地理故事。 固原地处中原农业区与边疆草原区过渡地带,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西塞之口”、“关中屏障”之称。

于是固原便有了杨家将的传说故事,传说当年杨家将在固原为北宋驻守边关,主要是防守西夏入侵,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其统治范围在今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以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其疆域方圆数千里,东尽黄河,西至玉门,南界萧关(今宁夏同心南),北控大漠,幅员辽阔,与北宋,辽并立。西夏好战,期间与北宋、辽多有战争,其中与北宋有过数次规模很大的战争,由于杨家将英勇善战,威震四方,使西夏不敢轻易进犯,深的朝廷的赏识和老百姓拥戴,杨家将的故事就在固原地区流传至今,还在固原地区留下了好多地名和故事,传说杨继业带领8个儿子驻守固原,其中,自己驻守位于原州区中和乡的大营城,8个儿子驻守在现在的沿“银平路”(银川到平凉的公路)一带,就有了8个儿子扎营的地方,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把当年驻守的地方分别叫一营(头营镇)、二营(二营村)、三营(三营镇)、四营(四营村)、五营(五营村)、六营(六营村),七营(七营镇),八营(八营村)、有流传与民间的民谣为证:“固原城砖包城,赛过杨家八大营。头营一到川,二营修到山根前,三营修的真好看,四营修在米粮川,五营河滩六营洼,七营八营一对卦”。还有固原城以西,有座山叫白马山,据说是杨家将白马战死沙场的地方,到现在看白马山,远远望去,就可以看到有一匹白马躺在半山坡上,到近处一看,那白马的形状是不长草的沙石地,远看形状象马,人们为了纪念这匹马,此山就叫白马山,还有杨郎村,潘家堡子村(固原境内银平路沿线),传说当年行军打仗在此扎营,杨郎村驻扎的是杨家将队伍,潘家堡子驻扎的是奸臣潘仁美队伍,还有泾源和西吉县,也有杨家将的传说: 泾源县蒿店乡的三关口,据说是杨家将驻守的主要关口,有“一夫把关,万夫莫开之险”,当年杨家将在此“威震三关,声闻四达”,现在三关口山上还建有杨七郎的庙宇. 传说泾源县风景名胜区的胭脂峡和“秋千架”,都与杨家将传说有关:胭脂峡的红色亦为当年女将穆桂英洗卸胭脂花粉所染。“秋千架”为穆桂英荡秋千的地方。西吉县也有杨家将的传说:民间亦有将西吉县城叫做“穆家营”的称呼,相传是穆桂英当年大破“天门阵”前驻扎军队的地方,将台堡是穆桂英点将的地方,火石寨为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地方。今天西吉的夏寨乡老百姓称之为“穆家营”也是为了纪念穆桂英。呵呵,小时候听老年人讲起杨家将的故事,说的有鼻子有眼睛,而且还有证据,证据就是固原的地名,让人深信不疑,长大后,学习了历史资料才知道:所谓的杨家八大营,是明朝弘治初年(1488),为防火筛人(古族名)的侵扰,朝廷设置三边总制府(今固原市城区),并修建了头营到八营的八个堡寨。距今500多年历史。又据史料记载,明朝弘治十七年(1504年),副都御史杨一清整顿陕西马政,在固原修马营19处,屋宇4100间,招牧军3343名,清出被占牧地12.8万顷。境内头营至八营村名自此始。而历史上杨家将是在山西的代县驻守,山西离宁夏很远,杨家将这么会到宁夏驻守呢?可是固原为什么有杨家将的传说?而且还有地名做纪念呢?这个问题一直苦苦困惑着我,最近无意中看了杨家将的历史资料,让人激动万分!历史上确有杨家将在此驻守,抵御西夏国进犯,不过,不是“老令公”,而是他的第四代后代——杨文广,不信,就先了解一下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吧。

杨文广曾今驻守过的固原古城
杨家将 & 史料
提起杨家将,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杨业(就是人们所说的老令公杨继业),历史上,这位名震千里的一代名将,弱冠之年便入事太原的北汉政权,受到北汉皇帝的信任,任侍卫新军都虞候。后来,北汉战败,杨业投了宋朝。宋太宗因他“老于边事,洞晓边情”,任命他为左领军卫大将军,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与河东三交口都部署潘美共同担负起了山西防御契丹的重任。

杨业不负宋太宗的重托,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公元 980年)三月,契丹十万军马来攻雁门,杨业率部用堵截和奇袭办法,大败契丹军,杀死他们的节度使、驸马、侍中肖咄李,活捉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海。从此,敌兵一见“杨”字大旗,便吓得心惊胆战而不战自退,称杨业为“杨无敌”。朝廷由此提升他为云州观察使,仍知代州。杨业驻守雁门关八年之久,契丹军始终不敢侵入一步。

传说中老令公驻守过的大营城
雍熙三年(公元 986年)正月,宋太宗为了彻底解决契丹对边境的骚扰,执意全面进攻契丹,下诏分兵三路进行北伐:东路由大将曹彬、崔彦进率主力从雄州出发北攻幽州;中路由田重进统率,由定州攻飞狐;西路由潘美、杨业统率,出雁门关,攻朔(今山西朔县)、寰(今山西朔县东)、云(今山西大同)、应(今山西应县)等四州,最终目标是三路大军会师幽州,与契丹进行决战。三路大军同时前进,东路军刚出击就遇到契丹主力的迎击,大败于歧沟关;中路军闻听东路败北,也就不战而溃;只有潘美、杨业的西路军,出师仅两个月,便战果累累,收复了朔、寰、云、应四州之地,兵锋直抵桑乾河。但是,由于东、中两路守军的溃败,他们却成了孤军深入。契丹在打败东路和中路两路宋军后,调集十万精锐,全力向潘、杨部占领的寰州压来。朝廷命令潘、杨率军护送朔、寰、云、应四州百姓立即迁回代州。在当时大兵压境的时刻,要完成这一任务非常艰巨。杨业经过周密思考,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先派人密告云、朔等州守将,等我军离代州北上时,令云州民众先出,我军到达应州时,契丹必定会派兵迎战,这时,命令朔州民众再出城,同时派骑兵接迎,另派1000弓箭手守住谷口,这样百姓就可安全内迁。
对于杨业这个切实可行的方案,监军王先和主帅潘美却坚决反对。他们为了争功,硬要杨业率兵去打寰州。王先说:“你有几万精兵为什么还这样胆怯?应当直接出雁门关北上!”杨业说:“不行,这样做,只有失败。”王先阴险地说:“你不是号称‘杨天敌’吗,为什么不敢与敌人正面交锋,难道你还有不可告人的打算?”杨业气忿地说:“我这样做不是怕死,而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完成好皇上交付的使命。你既然这样责问我,那好吧,我现在就遵命前往。”出发时,杨业流着眼泪对潘美说:“这次出兵,必定失利,我是北汉降将,蒙皇上大恩,我愿以死报国。”他又用手指着陈家谷(今山西朔县南)说:“你们务必在两翼布置强有力的弓箭手,我转战到这里,你们就出兵夹击,不然我们将会全军覆没。”说罢,杨业就率兵出发了。经过两场恶战,因寡不敌众,杨业战败。退到陈家谷时,王先、潘美却率军早已离开了谷口,杨业得不到接应,陷入重围。虽然他奋不顾身,英勇作战,终因寡不敌众,身负重伤,坠马被俘,最后不屈绝食而死。他的儿子七郎也在这一次战斗中牺牲。
杨家将 & 西北
史书上记载,史书上记载,杨业的儿子除延玉外,还有延朗、延浦、延训、延环、延贵和延彬。
杨延朗后改名延昭,杨延昭,杨业之子,就是人们所说的“杨六郎”。他智勇善战,号令严明,也是北宋王朝的名将。雍熙三年(公元 986年),杨业率军北伐应、朔,派杨延昭任先锋,与契丹军在朔州城下激战。延昭被乱箭射穿了手臂,但他毫不介意,更加拼命地与敌人厮杀。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 999年)冬天,契丹军又一次向宋朝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宋军节节失利。这时,杨延昭正守卫遂城(今河北徐水县西)。在契丹围攻之下,遂城城小无备,人人危惧。杨延昭泰然自若,率士兵登城固守,毫不慌乱。他让士兵在城墙上浇水成冰,使城墙变得又坚固又光滑。契丹军攻城不下,只好绕道去攻打别处。在杨业死后,杨延昭守卫北方20多年,屡败契丹军队,继承和发扬了杨家“忠心报国”的优良家风。
杨文广就是人们所说的杨宗保的儿子,而杨宗保是杨六郎儿子,杨文广以父荫为官。宋仁宗赵祯庆历三年(1043年),陕西南部张海率饥民起义,转战陕西南部、河南西部和湖北西北部等地,杨文广以“班行讨贼”,即按照为官的次序随军出征,故此杨文广当时的官位可能是禁军一类的小官职。这次出征回来后,杨文广以军功升任殿直——比供奉官更低官阶的武官官阶。四年(1044年),推行“新政”的参知政事(宰相)范仲淹任陕西、河东路宣抚使。次年正月,范仲淹罢相,出任邠州(今陕西彬县)知州兼陕西四路缘边安抚使。在此期间,范仲淹和杨文广有过交谈,对他的军事才能感到惊奇,将他置于麾下。
宋仁宗赵祯皇佑四年(1052年),行伍出身的枢密副使狄青以荆湖南北路宣抚使、提举广南东、西路经制贼盗事的身份征讨盘据邕州(今广西南宁市)的蛮族首领侬智高的叛乱。狄青挑选陕西兵马赶赴广南两路助战,当时的德顺军(今宁夏隆德县)的知军(州官为知州,府官为知府,军官为知军)杨文广被调任广西钤辖,即广西临时战区的统兵官。
宋英宗赵曙继位后的治平年间(1064-1067),朝廷评议各地将领,赵曙说:“文广,名将后,且有功。”(《宋史?杨文广传》)将其擢升为成州(今甘肃成县)团练使,任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这是京师禁军侍卫司步骑兵的指挥官,曾经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武官职位,后来,杨文广升任兴州(今陕西略阳)防御使、秦凤路(辖区相当于今陕西西部、宁夏南部和甘肃中部及南部)副都总管。

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1068年)陕西经略使韩琦奏请修建城堡,保护秦州西北边境的居民,防范西夏党项人的入侵,朝廷准奏。七月,韩琦派秦凤路副都总管杨文广前往离秦州(今甘肃天水市)西北大约一百八十五里的地方修筑筚篥城。由于先前宋军修建城堡,西夏党项人都会出兵破毁工程。于是杨文广采取声东击西策略,扬言要到某地修建喷珠城,西夏军队前去破坏,杨文广即率部急奔筚篥,全面部署防务,次日清晨,上当扑了个空的西夏军终于赶到筚篥。然而见到宋军防守严密,无法推进,只好退兵,却又留书声称回去奏请以数万骑兵来驱逐宋筑城部队,杨文广立即派兵遣将出击追杀西夏党项军,西夏兵大败,宋军杀获甚众。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追击敌人,杨文广说:“先人有夺人之气。此必争之地,彼若知而据之,则未可图也。”(《宋史?杨文广传》)经此一击,党项人后来果然不再来捣乱。当年九月,甘谷、筚篥等三个城堡修成,受到宋神宗赵顼诏书褒谕,并将筚篥城赐名通渭堡(今甘肃陇西东北五十里)。
此后,杨文广历任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北七里)知州、镇戎军(今宁夏原州区)知军。
熙宁三年(1070年)十二月,杨文广改任鄜州(今陕西富县)权知州——代理知州。以后又自西北边防移向河北边防,任定州路(治所在今河北定县)副都总管,升侍卫步军都虞候——又回到了当年他的祖父和父亲效命的地方。熙宁七年(1074年)三月,沉寂了大约三十年辽宋边境又其争端——早在宋仁宗赵祯庆历二年(1042年),辽兴宗耶律宗真见宋朝屡为西夏所败,乘机要挟,要求宋朝割让晋阳及瓦桥关以南十县之地,仁宗赵祯急急命大臣富弼前往交涉,又增加“岁币”二十万(银十万,绢十万),终于再得到三十年的“和平”岁月。如今,辽朝遣使到宋朝,争河东地界。定州路副都总管杨文广献阵图及夺取幽燕地区的策略,朝廷还没有来得及审批和回复,他就病逝了,其死后,朝廷追赠为同州观察使。
由上述历史资料证实,当年杨家将确实在固原(故称镇戎军)驻守,抵御西夏,固原的地方长官是杨文广,由于杨家将世代忠臣,精忠报国。深的当地人们宗尊和爱戴,因此就有了固原与杨家将的传说及地名,为固原地区增添了浓厚、独特、传奇的人文地理传说故事。

(来源:固原微度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六郎的儿子到底是谁
宋朝杨家将各个下场如何?
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
“杨家将”遗事故址散考——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十五
杨家将历史介绍
[图文]三关一纛大字杨:揭秘真实的杨家将如何对垒萧太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