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昪捉鬼:心中不言怕,就能打败它!

我是颍川派,你的历史导游。

昨天,我们回顾了张昪在嵩山遇劫的事情,以及当事人的旷达。

今天务虚,说一说张昪捉鬼。

又到年关,驱鬼迎福!

惊心动魄的较量

张昪曾任京西转运使。

京西路管辖范围挺大的,辖域从洛阳、许昌一线向南延伸,一直到今天湖北境内。

转运使的办公地点,在许昌。

上任伊始,张昪遇到件棘手的事儿:转运使大院里有鬼出没,官员们晚上不敢来值班。

这个鬼本事比较大,各种法术都试了,赶不走它。

张昪道:那就让我亲自上阵吧。

当天晚上,张昪一个人睡在厅堂上,黑灯瞎火的,静待鬼的出现。

夜半过后,他觉得有一只手在捏他的脚,凉凉的。

不一会儿,那只手又顺着脚向上摸索。

一直摸到头顶,又回去了。

就这么从脚到头,从头到脚,捏捏按按,搞了好几遍。

张昪紧闭双眼,感受着这特殊的按摩服务。也许,他会想起小鬼为钟魁掏耳朵的画面。

凝神聚气,把握时机,他一把抓住了鬼的胳臂。

上面好多毛,还很粗壮。

按照人间的理论,鬼是一股气,可以千般变化,但没有什么分量。

那鬼百般挣扎,就是摆脱不掉。

张昪死死闭着眼,只管揪着鬼胳膊不放。

就这么耗着,耗着,公鸡打鸣了。

怪物慌了,忽然说起人话。恶狠狠地,百般恐吓。

见张昪不吃这套,又放软语气:“你已经官至侍中,却总是谈神弄鬼,泄露天机,也不怕报应!今天把我放了,自有好处。”

张昪并不回答,就是不松手。

后来,鬼就没话说了。

张昪觉得手中的鬼胳膊渐渐萎缩。等到天亮时,什么都没了。

张昪始终没有看到鬼是什么样子,但是他胜利了。

 

捉鬼工作小结

张昪捉到的鬼,是真鬼吗?

换言之,张昪真的捉过鬼吗?

从唯物主义的眼光看,世上本无鬼,庸人自扰之。

但你如果想走进宋代的情境,就得放下成见,全当这是事实。

因为,几乎所有人都相信鬼的存在,相信阴阳两界,可以互相交流。

故事的记录者特意交代了讲述人:“仲姊之夫先为张婿,亲为余言不妄。”

张昪经常向家人谈起他这次捉鬼的经历,并且总结心得体会:

“夜中但不开目,便不怖畏。”

这句话,听起来好像蛮有哲理。

张昪坚信,自己在那天夜里遇到了鬼,并且以无招胜有招,取得了完全胜利。

他战胜对手的诀窍,就是眼不见,心不怕。

心中不害怕,就能干翻它!

即便这是精神高度紧张的情境下,主角幻想出来的战斗,或者说是一场梦魇,张昪也表现出了不畏艰险的勇气,决不放弃的品质。

智破命案 

张昪在润州的时候,遇到一桩命案。

作为宋人破案的经典事例,此事被沈括录入《梦溪笔谈》。

某村有一个妇人,丈夫突然离家数日未归,没有什么消息。

忽然有一天,村民发现菜园井中有个死人。

妇人连忙前往,趴在井口一张望,认定丈夫被人杀害了,急忙报官。

张昪召集村民,问道:死者身份认定了吗?

众人道:井太深,不好相认。得先捞上来。

见鬼了”张昪道:“大家都分辨不了,这个女子为什么认定是她丈夫!抓起来问问吧。”

一经审讯,这妇人果然是凶手。

用张昪捉鬼术,解释一下他的破案技巧。

奇怪之处,必有原因。

找准疑点,紧抓不放!

到底谁“孤寒”?

至和二年(1055),张昪官拜御史中丞。

当时刘沆任宰相,因御史范师道、赵抃曾经举奏过他,找了个借口要打击报复。

张昪坚决不同意:“御史是天子耳目,因为惹怒宰相,就得受处分吗?”

争执的结果,是刘沆罢相。

仁宗皇帝看到张昪火力太猛,有心提醒他把握下分寸。

闲聊时,仁宗说:“我看过你的家世履历,少小孤寒。如今你担任御史,把满朝大臣都轰了一遍,不怕没朋友吗?我很为你今天的孤寒担心啊。”

张昪说:“我本是布衣,侥幸被陛下提拔为御史中丞,官至三品。如今,三个儿子都穿上了官服,阳翟老家还有祖辈留下的田产房屋,家里的事情都有所交代,算不上孤寒之人了。倒是陛下您,才是真正的孤寒啊!

仁宗心里一沉,忙问此话怎讲。

张昪道:“您已经步入老年,身负着宗庙社稷之重。但至今还没有选定太子,人心难以安定。您和全天下意见不一致,难道不是最孤寒的人吗?”

一番话,暴击了仁宗心里最脆弱的地方。

君臣间的温情对话,沦为尬聊。

张昪又成功地进谏了一次。

他并非不珍惜与皇上培养感情的机会。但他的工作范围,包括纠正皇上的迷思。

干好工作有诀窍

后来,因为一点小事,张昪被贬出京。

又有大臣建议把他调回来。

在帮人挑毛病这件事上,张昪独一无二。

当时有“三真”的说法:富弼、韩琦为真宰相,欧阳修为真内翰,张昪为真御史。

仁宗说:“我也知道他有能力,就是嫌他说话没轻重。”

大臣问:“他怎么招你不高兴了?”

“他批评张贵妃亲戚,把我也捎带上!”仁宗恨恨地背诵张昪奏文,“陛下勤身克己,欲致太平,奈何以一妇人坏之!”

大臣道:“此乃忠直之言,人臣所难。”

仁宗又说:“他把宦官杨怀敏比作唐代的刘季述,我不就成亡国的唐昭宗了!”

“他志在去恶。”大臣道:“言之不激,则圣意不回,亦不可深罪也。”

宋仁宗以宽厚著称,对张昪的指摘,尚且如此耿耿于怀。

满朝文武对这个御史有意见的,更不知道有多少。

御史中丞,自古以来都是高危岗位,随时会招致清算,成为牺牲品。

但张昪始终自我感觉良好,还对同事炫耀:“御史中丞并不难做啊。只要大家觉得不对的地方,指出来不就行了?”

至于个人安危,他根本没放在心上。

时人这样评价他:“凡皆志立而后发,虑定而后蹈,以忠报为守,不恤身利害,故多得其言。”

仍然套用张昪捉鬼的战术,分析一下他的工作方法。

一、找准矛盾点紧抓不放,就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二、不惑于个人得失,便能无所畏惧!

张昪捉鬼的故事,就讲到这里。

古时候,每到年关,人们会在家里挂一张钟魁画像,驱鬼迎福。

说起来,乡亲张昪,也是钟魁一般的福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仁宗朝的政治平衡:君权相权谏权间的良性互动
《清平乐》中被大臣们视为奸臣的吕夷简,为什么最受宋仁宗宠信?
“濮议”之争
宋仁宗的仁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 第二百五十五卷
苏轼文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