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安石到底做错了什么?得意门生也绝交!
userphoto

2022.07.17 河南

关注

王安石。

王安石被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他在神宗皇帝的支持下,以“矫世变俗”之志推行新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变法失败的原因,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说法:“或多或少地触犯了中、上级官员、皇室、豪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

只是,保守派领袖如司马光、范镇等,都是有道德洁癖的人,与王安石抗争,非但没有维护个人利益,反而付出了极大牺牲。

今天,我们从一个小人物的角度,观察一下当时的舆论场,看一看王安石到底做错了什么,连最亲近的门生也要与之绝交。

他叫钱景谌。

钱惟演主政许州时在西湖建清暑堂、信美亭,子孙遂于此定居。

01

谈论新法,亲密师生罅隙

五代十国中,有一个叫做吴越的小国。宋初,国主钱俶奉旨入京,子孙遂播迁中原定居许昌的钱景谌是其中一员。

考取进士时,钱景谌得到王安石的赏识。二人以师弟子之礼相交,过从甚密。

此时的王安石,“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在士大夫之间享有盛誉。

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拜相。正在许昌守丧的钱景谌也很高兴,期望老师能一展抱负,“必能复三代之风,一致太平。”

不久,他因私事来到京城,顺道到王安石家中拜望。

正值盛夏,王安石与一个智缘的僧人席地而卧,又有一个关系亲密的友人,袒胸露腹坐在一旁。

钱景谌一边摘帽脱衣,一边说些闲话。

忽然,王安石问道:“对于青苗法和助役法,你有什么看法吗?”

钱景谌回复说:“我认为利少害多,日后必成为百姓的祸害。”

王安石问:“谁是可用之人?”

“居丧期间,不应议论他人。”钱景谌补充道,“知人之难,是最重要的。”

言外之意,对方所用非人。

王安石顿时黑了脸。

回到许昌之后,随着新法进一步推行,钱景谌得出这样的印象:变易祖宗法度,专以聚敛苛刻为政,而务新奇,谓为新法。而天下好进之人,纷纷然以利进矣。

钱景谌问自己:这还是那个一同谈经论道的王老师吗?

唐昭宗赐给钱鏐的丹书铁券,传承至今。

02

拒绝任命,牺牲前程也不惜

数年后,荥阳县令任满,钱景谌赴京等候派任新职,再一次求见王安石。

王安石十分高兴,让他先和弟弟王安国聊一聊。

王安国如实相告:“相君欲以馆阁之位安排你。”

宋代崇尚文治,设有昭文馆、集贤院、史馆,称为“三馆”。后来又建秘阁,合称“馆阁”。馆阁之职,相当于朝廷的人才储备库,是通往高级官员的必由之路。

钱景谌笑道:“百事皆可,我只是不大懂得相公新书役法。”

王安国虽觉不合时宜,也佩服他的坚持。

王安石对这个得意门生多所期盼,安排他到川东推行新法,并主持军务。

钱景谌当场拒绝:“我不熟悉当地民情,而用兵事关生灵休戚,愿您另择知兵爱民的官员。”

王安石当场震怒。在座数十人,面面相觑。

事后,有人叹赏钱景谌的风骨,也有人讥其不识时务。

触怒当朝宰相,前途可想而知。接着做了两任知县后,钱景谌被辟为瀛州幕僚,终身未能回到京城。

钱惟演,钱景谌的祖父。

03

不愧于心,人生所行在道义

一位多年不见的好友致信钱景谌,劝他谨言慎行,避祸远辱。

他在回信中袒呈心迹:“这件事是对是错,就让别人评论吧。我只是在做自己应该做的。”

他说,自古以来,好利者众,顾义者寡。天下万事,只见随声附和而不见信念操守,只因利益战胜了道义。

君子则能不听任别人的驱使,跟随内心的引领。不符合道义,就有所不为。一生所,只在完成自我。

如果因利益而动心,听从别人指使,又与盗贼有何不同呢?

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内不愧于心。钱景谌说,冲撞了曾经的恩师,当朝宰相,自己侥幸没有招致祸事,也为对方感到深深的悲哀。

在他看来,王安石识浅而虑困,不知治乱兴亡之本,热衷做表面文章。他穷兵黜武,变乱天常;他以祖宗为不足法,蔽塞天子,离散天下人心。百姓愁苦,不知道明天何以为生;官吏不安,不知道何时会招致罪责。

作为一名地方官员,钱景谌对于“驱天下之人务时学,以时文邀时官”的风气深感焦虑,也难以融入。

他说,天下的忠臣义士,无不为之痛心。

钱景诜墓志,钱景谌撰写并书丹

04

淡然处世,天与人也不可知

钱景谌自述家事道:又得一子,今已三岁,一女早嫁令族,顾一身都无所累。然有贫老之兄,又一弟早卒,孤遗藐然,未毕婚嫁……

他说,等到兄长生活安定,侄儿长大成人,也就一生无憾了。

钱景谌之弟名景诜[shēn],字彦祖,因为幼年失父,一直不愿出仕而陪侍在母亲身旁。

其母劝道:惟忠惟孝是钱氏家法。你领着朝廷俸禄却不不做事,能够称得上忠吗?只有按照我的勤恳履职,才能算得上孝啊。

钱景诜不得已工作了十多年,又弃官回乡,于母亲去世后哀痛而亡,年仅三十七岁。

钱景谌为弟弟撰写了墓志:“处以行乎已,出以从乎志……事而尽矣,其不可知者,天与人也!”

这也是钱景谌自我精神的写照。

王安石变法,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但围绕新法的是非之争,造成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的对立,最终撕裂了宋代社会。

这惨痛的代价,值得后世改革家引为教训。

资料来源:

(宋)邵博著. 邵氏闻见后录[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0.09.

乔栋,李献奇,史家珍编著. 洛阳新获墓志续编[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03.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9.03.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颍川派,加星标

你若喜欢,点个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安石变法
下面的力量
王安石,1000岁生日快乐 ! #谢谢王安石# 冲上热搜
程颢传
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13(十三)熙宁新法一二三
王安石变法(十七之第一次罢相 · 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