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Nature子刊:吃东西是为了饥饿还是为了快乐?大脑回路大不同

很多时候,我们明明不饿却还是想吃东西,有时可能是美食本身的诱惑,有时却是因为各种压力。无论是出于饥饿还是愉悦,结果都会导致肥胖。肥胖者更有可能患上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病等。所以,控制食欲是预防和治疗肥胖的关键。

到底是什么控制了我们的饥饿感?减肥又有新的方向了吗?

近日,美国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国际团队在 Nature 子刊" Molecular Psychiatry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5-HT recruits distinct neurocircuits to inhibit hunger-driven and non-hunger-driven feeding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在动物模型中调查了大脑如何调节饥饿或其他因素引发的进食,研究发现,大脑通过中脑内产生血清素的神经元5-羟色胺,调节这两种类型的进食行为,但每种类型的进食都有其独立的大脑回路,并不影响其他类型的进食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利用病毒示踪技术分析了多种转基因小鼠模型,确定了由中脑中产生血清素的神经元形成的两个不同的大脑回路。其中一个回路延伸到下丘脑,而另一个则投射到中脑的另一个区域。这两个回路在调节进食方面发挥着非常独特的作用。

饥饿和非饥饿喂食期间5-羟色胺动态

在小鼠饥饿状态时,5-羟色胺神经元对GABA介导的抑制性突触后电流的反应显著升高,造成5-羟色胺神经元被抑制。但是随着饥饿小鼠的进食量增加,5-羟色胺神经元对抑制性突触后电流的反应逐渐降低,从而导致这些神经元的活性上调,最终停止采食行为。

抑制饥饿驱动的喂食,但不抑制非饥饿驱动的喂食

而在愉悦采食的过程中,5-羟色胺神经元对GABA介导的抑制性突触后电流的反应不受进食量的影响,然而,这些神经元上的小电导钙依赖激活钾离子(SK)通道电流随着进食量增加而逐渐降低,从而导致5-羟色胺神经元的活性上调,最终造成愉悦采食行为的终止。

抑制非饥饿驱动的喂食,但不抑制饥饿驱动的喂食

当研究人员将5-羟色胺神经元上的GABA敲除后,发现小鼠的饥饿诱导采食被抑制了,但是愉悦采食不受影响。同理,将5-羟色胺神经元上的SK敲除后,小鼠的愉悦采食被抑制,但是饥饿诱导采食不受影响。

研究表明,投射到下丘脑的回路主要调节饥饿驱动的进食,但不影响非饥饿驱动的进食行为。投射到中脑的另一个回路主要调节非饥饿驱动的进食,而不是由饥饿引发的进食行为。这表明,在电路层面,大脑以不同的方式连接两种进食行为

综上,该研究发现了两种类型的进食行为,每种类型的进食都有其独立的大脑回路,互不影响。

研究人员还确定了两种血清素受体和两种跟大脑回路相关的离子通道,它们也有可能调节进食行为。调节它们的活动,将有助于治疗暴饮暴食症,也许这会成为未来一种新的健康高效的减肥方法。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380-021-01220-z

查看更多学术进展
点击关注
END

医诺维-让科研更简单!

评审指导 | 语言服务 | 格式化处理 | 选刊指导

基础实验方案设计 | 进阶定制化实验方案

  临床试验方案设计 | 定制化设计(RCT、RWE) 

项目设计指导 | 项目调整优化 | 项目设计评审


进群、转载、合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学新闻 | 不明不白总是想吃东西?原来是由脑的不同回路控制
Neuron:饥饿感为什么会让人表现更佳?
【智力开发】大脑愈开心,学得愈好!高效学习6个秘密
如何让学生爱上学习?——关于“喜爱”的脑科学解读
我们知道,大脑 ...
Progress in Neurobiology |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肖雷课题组发现多巴胺抑制进食行为的神经环路机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