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判断企业花钱征集环保解决方案,是不是在“洗绿”?

编者按

随着公众对于可持续发展关注度的上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举行环保竞赛并发起绿色倡议。然而,人们发现部分发起绿色环保倡议的企业实则正在进行洗绿活动。为了正确判断花钱征集环保方案的企业是否在洗绿,我们就需要了解洗绿的定义和识别洗绿信号。同时,为规避更多的洗绿行为,消费者和投资公司、企业以及政府都需要行动起来,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切实有效遏止洗绿,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平衡增长。

01

用于塑造正面形象的环保解决方案比赛

企业环保的“两面性”惹争议

今年四月,科技巨头谷歌宣布了一项解决世界塑料污染问题的倡议——一次性塑料挑战赛,邀请新兴食品和饮料公司来提供无塑料包装的解决方案。

图丨Google

谷歌这样解释这一次挑战赛:根据《国家地理》报道,超过91%的塑料未被回收利用,而是被留在垃圾填埋场或随意扔进海洋和社区。解决塑料污染需要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采取更有意义的行动。因而,谷歌希望其举措将有助于推动更广泛的行业行动为包装创造循环经济,阻止塑料污染地球的浪潮。

谷歌还要求参赛的公司提供第三方认证以支持材料声明,例如可持续采购认证(通过森林管理委员会的木质产品认证FSC)或绿色化学认证(例如ChemForward Safer或GreenScreen)。

获奖者将有机会在谷歌位于美国的咖啡馆和“微型厨房”场景落地测试他们的解决方案,并向全球领先的食品运营商推销产品,以在美国各地推广。目前,谷歌在全球经营着370多家咖啡馆和1500个微型厨房,每天为超过250万人提供餐饮服务。

图丨谷歌的一家咖啡馆

然而,事情并非看起来这样简单美好。多年来,部分发起可持续倡议的企业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批评。以谷歌公司为例,非营利组织反数字仇恨中心(The Center for Countering Digital Hate, CCDH) 的最新研究表明,谷歌正在帮助一些大型石油公司进行洗绿活动,并从中获利。

CCDH 揭露,包括 BP、壳牌和埃克森美孚在内的主要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已经购买了与“近零碳企业”“生态友好企业”相关的谷歌搜索广告。当用户利用谷歌引擎搜索有关温室气体、可再生能源和碳抵消相关信息时,便能看见这五家企业与“环保”主题相关的广告。在过去两年,这些企业总共在谷歌搜索广告上花费了 2370 万美元。其中一半专门用于向公众渲染自身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性。

图丨Twitter

在花钱举办绿色解决方案的另一面,谷歌涉嫌利用自身广泛的影响力帮助世界上一些高碳排,高污染企业传播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虚假信息,并从中获利。这一可能只为牟利而违背环境保护的行为,体现了谷歌公司在巨大收益面前对于环境保护的轻视。从而让人们对其发起的一次性塑料挑战赛产生怀疑:这是否只是谷歌一种变相宣传自身环境友好的手段,“实际上并不能够真正解决塑料污染问题”。

除谷歌之外,近年来还有许多知名企业也通过举办挑战赛或征集的形式提出了与环保相关的倡议:

自2013年,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联合利华与剑桥大学可持续发展领导力研究共同发起了“联合利华青年企业家奖”,获奖者可获得一定的支持资金和指导以推动自身影响力。

自2015年,著名国际时尚品牌H&M发起一年一度的全球变革竞赛,每年获胜的五支团队将分享 100 万欧元的赠款,并获得由 H&M 基金会与埃森哲、KTH 皇家理工学院和南丰作坊共同提供的为期一年的有关扩大自身全球适应影响力的指导。

2018年,美国体育用品巨头耐克发起了一项鞋面材料循环创新挑战赛,获胜者将获得一定的资金和支持将概念推向市场。

……

当越来越多曾向公众大肆宣传可持续发展决心的企业被披露正在进行着违背环境保护的行为时,我们可以合理质疑,这些面向公众征集可持续方案和倡议的企业,是否只是在进行一种“隐藏较深”的“洗绿”活动,而未曾在意活动是否真的切实推动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02

如何定义洗绿?

常见的洗绿行为有哪些?

“洗绿”,又称“漂绿”,由英文名“Greenwashing”直译而来。指企业使用广告和公共信息来表现得比实际情况更加气候友好和环境可持续。通常,这是企业为了在不改变现状的情况下满足对可持续解决方案的需求。这也是企业的一种提高利润率的手段,因为他们充分意识到当前大众对环保重视程度正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可持续产品投入更多的资金。

很多时候,“洗绿”只是帮助了企业进行自身宣传,而未能实际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这一行为将会误导真正寻求可持续公司或产品的投资者和消费者。当所谓的“绿色产品”溢价出售时,不知情的环保消费者却向企业多付了钱,而这些钱却不会用于他们所关注的环保事业。当然,并非所有公司都会恶意进行漂绿,也可能是在宣传过程中产生了误解。即便如此,无意的漂绿行为仍然会向公众传播有关可持续发展所需条件的虚假信息,并导致消费者和投资者做出错误的选择。

图丨Google

那么,如何去衡量洗绿活动呢?当投资者或消费者在进行决策时,需要注意以下的“洗绿”信号:

第一,滥用模糊的描述性词语。企业对宣传产品的描述文案中出现了常见的漂绿词而后面没有任何其他关于产品的细节解释。

常见的漂绿词包括“生态友好型”、“天然”、“可持续”等。这类术语通常用于表示某种产品比其他选择更环保,但产品报告中却没有任何具体标准或认证来证明该产品“更为环保”。

宝洁公司曾因在其营销活动中使用“天然”一词而受到批评,其 Herbal Essences 洗发水和护发素系列含有一种称为甲基异噻唑啉酮 (MIT) 的成分,这是一种与皮肤刺激和过敏有关的合成化学物质。尽管如此,宝洁公司还是将该产品宣传为“草本”和“天然”配方,以此吸引消费者。

第二,选择性披露。企业在发展报告中只强调其产品的积极环境事实,而有意避免提及相关的环境负面影响。

Keurig公司是美国的一家胶囊咖啡及咖啡机生产商 ,其声称生产的咖啡胶囊是可回收的,顾客可以把这些胶囊和其他的可回收垃圾混合一起扔掉。然而事实是,虽然胶囊是可回收的,但它们需要专门的中心和非标准设备来处理。最终Keurig 因其虚假广告而被起诉,不得不更改其广告的措辞,强调其生产的胶囊需要单独统一回收。

图丨Google

第三,以好遮坏。当企业宣传的产品本身就受到环境争议,企业转而会针对产品包装或产品优点进行大肆宣传,目的是为了分散人们对产品更棘手的整体问题的注意力。

多年来,SUV汽车都已超强的动力和户外形象进行广告宣传。典型广告以 SUV 冲破原始沙丘,穿越陡峭的山路前往湖边露营地为特色,受到热爱户外运动和亲近自然的顾客的青睐。然后,在现实世界中,SUV 汽车的高度可能对一些野生动物是致命的,而且正如 Trout Unlimited 等非营利组织长期以来警告的那样,驾驶汽车穿过河床会极大破坏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

第四,数据造假。企业可能会宣传产品的环保性,并用数据进行描述,但产品却没有获得相关机构的认证支持或实践证明。

可口可乐公司曾推出首个由100%植物性塑料制成的PET饮料瓶,这类植物基饮料瓶可以节约石油资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而环保组织Sierra Club 却对此饮料瓶能够达到高效回收的标签提出质疑,并对可口可乐公司提起诉讼。Sierra Club指出,首先,瓶子外部张贴的标签其实是由不可回收的聚丙烯材料制成。其次,由于回收过程的不确定性,至少有28%的PET材料不能得到完全回收利用或降解。

图丨可口可乐公司官网

第五,表里不一。对外宣布践行可持续发展,开展可持续活动,而实则正在进行有关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活动。

联合利华曾承诺到 2025 年收集和处理的塑料包装数量超过其销售量。然而,联合利华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却有着不同的表现。联合利华在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仍在大量使用由多种材料制成,无法回收或再利用的小袋。当顾客随意丢弃这些小袋后,这些垃圾会堵塞雨水渠,并造成环境污染。此外,联合利华也是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郊区大规模焚烧厂的资助者之一,并于与印度尼西亚最大的水泥制造商之一的 SBI 合作。一面对外宣传自己大力支持环境保护,一面却在一些国家地区进行污染环境的行为,不免让人们对联合利华产生了负面评价。

第六,提出无关紧要的申明。企业通过提出技术上真实但与其环境影响无关的声明来洗绿产品。

沃尔玛曾提出过转向低碳运营模式的计划,其声明将努力优化商店位置达到低碳运营。然而,零售公司的大部分排放来自于其供应链,涉及加工、制造和运输,而店面位置其实所占的排放比例很小,这样忽视重要排污环节而强调微小部分的行为被认为是洗绿。

第七,ESG评估报告不实或不全。对于企业来说,在ESG实质性信息披露上可以掩盖问题,通过虚假公关获得不实的ESG评级,或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评价标准和评价第三方进行ESG评估都可以视为漂绿。

高盛资产管理公司曾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指责未能实施和遵守部分ESG基金的政策和程序,这一行为涉嫌漂绿,最终高盛支付了约400万美元的罚款。

图丨Google

这样看来,如果企业本身有洗绿倾向,或是被揭露进行了污染排放、高碳排放的活动,那前文提及的征集环保方案的活动,很有可能也是一种企业打造环境友好的洗绿宣传。

03

面对洗绿行为

各相关方可以怎么办?

如何规避和消除洗绿呢?不同对象需要进行不同的行动。根据目前国内外已有的资料和报告显示,主要有针对各相关方的如下建议:

#

消费者和投资公司

对于消费者和投资公司来说,有一下几种方法可以规避洗绿。

1. 定位清晰透明的语言

注意模糊的术语和语言。如果一个品牌提出了可持续性声明,请寻找具体细节,例如认证、可验证的第三方背书、行业证书以及有关该品牌具体所做工作的详细信息。

2. 比较同类产品

一家公司可能会提出可持续性声明,而实际上他们的产品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具有基本相同的环境影响。比较成分、包装和制造信息,看看一种产品是否真的优于另一种产品。

3. 广泛浏览相关资讯

即使一家公司正在改善其产品的影响,它也可能没有解决与其运营相关的废物和排放问题。如果是这种情况,他们可能只是出于营销目的进行更改。查看他们的网站和其他材料,了解在企业层面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多少努力。

4. 检查成分和材料

一些术语和产品标签可能会产生误导。例如,一家公司可能会说他们的产品是由有机棉或回收塑料制成的,但实际上只有一小部分棉花或塑料是有机或回收的,其余的则不是。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自行进行检验和分析对比。 

图丨Google

#

企业

对于企业来说,需要时刻注意自身是否出现上文提及的“洗绿”信号。同时,当使用统计数据和数字来支持其可持续性声明时,确保语术详细不模糊和数据来源真实可靠,建议可以把数据官方来源附于声明当中。尽可能公开透明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列于可衡量的阶段性目标和时间表并于消费者进行共享。

企业为尽可能提高收益,吸引消费者,时常会不可避免地进行与洗绿相关的活动,因此还需政府监管和媒体监督。

#

政府

政府可以从推动立法、统一标准、明确指导、严格处罚、鼓励认证,这五方面抑制洗绿。

1. 推动立法

我国ESG报告相关体系目前刚刚起步,配套的相关监管制度还在空白地带。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和中国特色ESG报告评级制度的建立,ESG报告特别是气候相关信息的披露将进入提速期,通过立法规范ESG报告的编制和披露,能够推动整治和抑制“洗绿”行为。加速有关绿色产品标签的立法,减少虚假的绿色标签产生。

2. 制定统一标准

全球对绿色金融的定义标准纷杂,据统计已超过200个。监管部门应围绕ESG报告涉及的“绿色”领域统一标准定义。借鉴国际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指南和欧盟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的做法,尽快制定统一的ESG报告披露标准,减少 ESG报告的“洗绿”现象。

3. 制定明确的指导方针

政府可以提供帮助,以科学验证为基础,制定明确而具有可执行性的指导方针来定义什么是环保产品和服务。投资和引领开发验证产品和服务对环境影响的认证计划,为消费者提供简单有效的识别真正绿色选择的方法和漂绿行为,倡导做出购买决定前提出问题并进行研究。

4. 对虚假声明进行处罚

政府可以对对其环境影响作出虚假声明的个人或公司进行处罚。这将阻止公司做出虚假声明,并帮助消费者对他们购买的产品和服务充满信心。

针对“洗绿”事件,我们需要学会如何识别再消除它,两个环节都十分重要。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本身没有错,花费心思打造吸引大众的广告也无可厚非,而举办大型的环保创新挑战赛也能鼓励更多的人开始思考可持续发展,使得环保观念深入人心。

但如果企业本身没有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同时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够,让企业“有机可乘”,社会监督氛围不足,那么可以怀疑企业大力宣传的广告与倡议实则是掩盖其只追逐经济利益而忽视可持续发展的洗绿活动。只有每一个人,各个部门共同努力,才能切实有效减少企业洗绿活动,推动环境保护,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资料

[1] Werner, M. (2023) An open invitation to help reduce plastic waste, Google. Available at: https://blog.google/outreach-initiatives/sustainability/single-use-plastics-challenge/

[2] Rachal, M. (2023) Google wants to Try Your Reusable Food Service Solutions, Packaging Dive. Available at: https://www.packagingdive.com/news/google-single-use-plastics-challenge-reusable-packaging/648136/

[3] Google launches single-use plastic challenge in search of plastic-free single-use food service packaging, Packaging Europe. Available at: https://packagingeurope.com/news/google-launches-single-use-plastic-challenge-in-search-of-plastic-free-single-use-food-service-packaging/9702.article

[4] Global Change Award. Available at: https://hmfoundation.com/gca/

[5] Unilever looks to young entrepreneurs to make sustainable living commonplace. Available at: https://www.unilever.com/news/press-and-media/press-releases/2013/13-09-02-unilever-looks-to-young-entrepreneurs-to-help-make-sustainable-living-commonplace/

[6] Beth Wright. (2018) Nike launches circular innovation challenge. Available at: https://www.just-style.com/news/nike-launches-circular-innovation-challenge/

[7] Enter the Erase E-Waste Sweepstakes. Avaailable at: https://www.dell.com/en-us/dt/events/eraseewaste.htm#tab0=0&#winners

[8] Navlakha, M. (2022) Google makes millions from greenwashing ads, report says Big Oil has bought advertising space on Google in response to questions like "eco-friendly companies". Available at: https://mashable.com/article/google-greenwashing-ads-study

[9] Lydia Noyes. (2022) A Guide to Greenwashing and How to Spot It. Available at: https://www.ecowatch.com/greenwashing-guide-2655331542.html

[10] Greenwashing Examples 2022: Top 10 Greenwashing Companies. Available at: https://energytracker.asia/greenwashing-examples-of-top-companies/

[11]Laurel Tincher. (2023). What Is Greenwashing? Available at: https://www.sofi.com/learn/content/greenwashing/

[12] Carlyann Edward. (2023). What Is Greenwashing? Available at: https://www.businessnewsdaily.com/10946-greenwashing.html

[13]missing-the-mark-unveiling-corporate-false-solutions-to-the-plastic-crisis. Available at:  https://www.breakfreefromplastic.org/missing-the-mark-unveiling-corporate-false-solutions-to-the-plastic-crisis/

[14]“漂绿”的治理与抑制——加强能力建设. 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4493402201704059&wfr=spider&for=pc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华声、孙林:“漂绿”基金为何“责财两空”?
亿滋国际:包装可回收率达94%,硬质包装原生塑料使用量减少25%
复星医药入选融绿-财新ESG美好50指数
绿色低碳的大趋势下,品牌们都在做哪些努力?
轮胎厂商,披露重要信息
头条 | 金风科技入选A股“ESG美好50指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