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锦滨笔架山:五城山巅辰阳关

“自古楚地多雄关,刚过沅陵辰龙关,又上辰溪辰阳关”,这是古时来往于西南各省的人,在陆路经过辰沅两地跋山涉水时的真实显照。辰阳关,连通西南各省的陆路要道,据辰溪县志“关隘志”载:辰阳关,城南五里。“峭壁凌空,扼守西南咽喉”。然而随着辰阳县邑的不断变迁,平蛮平苗战事的结束,交通技术的日异更新,这个”城南五里“、“峭壁凌空,扼守西南咽喉”的"辰阳关"也就慢慢地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谈起辰溪古八景之一“笔峰鼎峙”的笔架山,本土文史研究专家黄明卫老师告诉我辰阳关就在笔架山上。抱着对辰阳关的好奇,选一个天气晴好的日子,相约前往笔架山探寻辰阳关,且在祺云山庄,得到了一直致力于笔架山开发的祺云山庄张总的热情接待。张总驱车带着我们沿着他新挖的公路盘山而上,边走边看,最先参访了张总正在精心打造的怪石林立,奇形怪状,突兀峥嵘的“石林”。再探仙桃山,仙桃山因形似仙桃而得名。中有一穿山而过的石洞,名穿洞。洞外是悬崖峭壁,崖下有寺庵。站在洞口,可听鸟语闻花香,望崖下良田阡陌和笔架山庄如画风景。

石林


穿洞

崖下景色

越往上行,山势愈陡,在一条古驿道寒冈铺,道旁有一古庵,名水月庵。县志载,水月庵:县南十里寒冈铺。又从庵而上,到半山腰,因车无法行,故而步行。沿着新挖出的公路上行,黄老师又讲起笔架山的典故:笔架山,原名五城山。(唐)《元和郡县志》:“五城山在(辰溪)县东,楚威王使将军庄蹻定黔中,蹻因山造此城。”1860年,县士人刘家传尤喜笔砚收藏,颇有文人情怀,远望五城山,见山峰间罅隙形似笔架,于是编志时改五城山为笔架山。

说话间,又到两峰之间的一个山坳,这就是辰阳关的所在地,一条古驿道从坳上穿过,关隘无存。我们爬上关隘左边坡上的大石头上,视线豁然开阔:北可望县城的城市风光,沅水环绕处,高楼屹立,绵延数千米,发展可谓日新月异;西观辰河两岸,良田村庄,阡陌交错,河雾迷漫于家园之上,美如仙境;南边青山如黛,山峦层叠清晰可见,蜿蜒起伏阿娜多姿,江山如画看醉人心。

北望

西瞰

南边

驿道的南面是山的最高峰,峰顶一片平地,地上一面圆柱形石鼓。黄老师又向我们讲起五城山上辰阳版的“武帝金盘,宣王石鼓”的典故:狄青平南时,收服段红玉作儿媳,后葬于五城山腰,墓前立石鼓金锣。如今金锣已失,唯留下石鼓置于山顶。

石鼓

五峰若郭

顺着黄老师的手势,侧下方,有五峰鼎峙,自近而远,高低错落,势若城郭,峰如城墙墩。山峰有五,却不见城,心下有疑,故而回家之后翻开典籍,寻找五城山所在地:

《武陵记》云:楚威王使将军庄蹻定黔中,因五城山筑辰阳城。

《大清一统志》:“五城山在(辰溪)县东十五里。”

又(唐)武元衡《塞上春怀》:“东风河外五城喧,南客征袍满泪痕。愁至独登高处望,蔼然云树重伤魂。”(北宋)杨亿《别赋赏花一首》:“仙山灵沼五城西,晓日花光照彩霓。露濯冰蚕铺瑞锦,风吹水麝拆香脐。芳葩散彩添蜂蜜,红片狂飘杂燕泥。曾认壶中旧春色,桃源重到路犹迷。”(南宋)王质《送清坚老人宰辰阳》:“却背五城关,旁连七宝山。楚臣经夕宿,汉代入辰湾。花县成阴了,桃源觅路还。功名归晚节,矍铄上清班。

由此不难看出,楚国将军庄蹻依五城山建辰阳城,辰阳城就在锦滨一带的五城山下,而还远在唐宋时期,途经辰阳之人对五城山之名路人皆知。又据《清一统志。辰州府一》:五城山“在辰溪县东一里,五城当在其附近。”再次证明,五城山就是辰溪的笔架山。正如(清)尤维雄《辰溪》的诗中:“秀绝辰溪县,冈峦列市阛。流分九江水,郭绕五城山。大酉能探策,丹砂好驻颜。缮完应有术,烽火近诸蛮!”这就更清楚明了的告诉了我们:“辰溪五城山,烽火辰阳关”。

正如清代诗人严遂成的《辰溪舟行不得见山中石色》所说:“五城之山石狡狯,诡装奇服纷多态。或如鸾翔或虎踞,或蔽林间如鬼魅。”这正是从现在的县城方向观笔架山的实景描述。

辰阳关,遗忘的关隘,城南五里,峭壁凌空,扼守西南咽喉;笔架山,失落的五城山,五峰如郭,史埋沉戈,藏着辰阳起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③ 长城著名关隘之三:紫荆关
长城上比较有名气的六个关隘之四--【倒马关】
中国长城十三关
湖南辰溪现抗日烈士陵园
中国十大名关
长城著名关隘 紫荆关(内三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