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寻找乡愁记忆 |老无锡口中的安镇过往,那些割舍不掉的遗存、老街,还记得吗?
从新开通的地铁二号线无锡东站下来,向东望去,包裹在一片高楼大厦中的便是安镇。

(新城巨变 袁雨庭摄影)

安镇是无锡接轨京、沪的交通门户,从这里坐高铁,20多分钟可抵达上海,5小时可直达北京。自从2009年锡东新城启动建设以来,安镇原有的容貌正在一点点被改变,胶山脚下的村民大部分已迁入新建的镇上,钢筋水泥逐渐取代了村庄和农田。也正是2009年开始的这场大拆迁,让安镇人对家乡历史文化遗存保护有了危机意识。

隆冬时节,听说记者前来寻找“乡愁符号”,安镇文化站站长张明首先开车带着记者一路向北,沿着新造好的景观大道——胶阳路,胶山、凤凰山一路观赏。胶山是安镇的一块风水宝地,安镇历史名人,明代巨贾、出版家、收藏家安国的墓即在胶山北麓。安国曾经在胶山上兴建山水别墅园林“西林”,又在西林内营造三十二景,这座在明朝江南一带有名的私家园林现已不可寻,有关安国的历史,现在的安镇人也很少有知道的了。张明告诉记者,当地政府正在结合锡东新城整体规划,计划建设新的胶山公园,其中就包括恢复和再现文献、绘画中描述的“西林三十二景”。

安国墓随着时代流逝和历次浩劫,已逐步颓圮,隐没于荒山草莽之中,显得十分荒凉。被授予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两匹神道石马,现在被安置在新修的两个简易竹亭内,得以一时避风躲雨。据张明回忆,安国墓在上世纪70年代时还能看得到不少石马、石羊、石乌龟,还有亭子、牌坊、华表等,现在大都已经失踪,由于缺少文物保护意识,不少被人破坏,散落到了各处。

(安镇老街 张明摄影 )

离开胶山脚下的安国墓,张明领着记者向南穿过热闹的新镇,来到安镇老街上。老街依河而建,两岸民居错落,河道上有石板桥相连,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街面由西向东约有一公里左右,令人感到可惜的是现在被一条新造的锡东大道硬生生一分为二,沿河不少建筑已荡然无存。老街往北,是人声鼎沸车水马龙的新安镇,与这里安宁如昔的小桥流水形成鲜明反差;再往北,看得到胶山等群山绵延数里的辽阔景象。和那些已被圈为景点的古镇、老街随处显露的商业化不同,这里完全保留了原生态的生活方式。春节将至,各家门口都可见到吊在竹竿上的腊鱼、腊肉,散养的鸡在地上跑跑跳跳,三五成群的街坊们低头坐在竹凳上,一边说话一边做着手里的家务。

(安镇老街旧照 )

老街记载着安镇的历史,也珍藏着人们的回忆。73岁的金祖兴,站在这条他出生并生活了一辈子的老街上,眯起眼睛,鼻子深吸一口气,好像闻到了小时候街对面点心店里飘来的香味,脸上泛起了笑容:“那时几分钱一个的海棠糕、梅花糕,热乎乎地一出锅就去买来,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特别香。”说起过去,如今略显凋敝的老街在他眼里立马变了样,那些依次铺开的蚕丝店、圆木店、南北货行、水果行好像全都活过来似的,紧闭的店铺门板被一排排重新打开了,人们进进出出,好不热闹。


“多好的一条街,拆掉了很可惜。”金祖兴说。现在的老街上还保留着一些老店面,其中有一家在无锡和周边城市小有名气的中医诊所,这里的“马氏膏药”还被评为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马靖毅告诉记者,马家世世代代在这里开诊所,安镇老街的“马氏膏药”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块招牌,如果将来要拆迁、搬走,她还真是有点舍不得。


(安镇老街旧照)

从大拆迁开始,张明就习惯带个相机到处逛,看到要拆迁的地方便立即把它拍下来,保留一份可能是最后的影像记忆。几年间,他和陆仁兴、陈继中、陆炳坤等几位乡贤,通过大量实地走访和收集资料,最近刚刚编纂了一部安镇历史文化资料汇集本《安文璀璨》,分为“古迹胜景”、“红色安镇”、“民俗文化”、“人才辈出”、“诗词传芳”共五册,为传承安镇的历史文化,添写了精彩的一笔。张明对记者说,“希望通过我们这一代人的一些努力,能留一些东西给后代。”


拆迁给人们创造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在灭失很多生活记忆和历史遗迹,很多存留几十年上百年的建筑因城市改造而消失,一个个乡愁符号、乡愁故事也随着这样的“巨变”而被遗忘。在大规模拆迁建设的趋势中,安镇老街等老建筑的命运现在还不得而知。如果能够延续老街的历史,保留和恢复一部分典型老建筑,保留这些建筑所承载的历史记忆,那么,一边是背靠群山的现代化安镇,一边是可供寻幽访古的安镇老街,两者相融,安镇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将不会被割断,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也会感到更加幸福和满足。

中央在提出推进城镇化时,强调城镇化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这番话语的背后,强调的是城镇化中的历史文化传承,强调的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的敬畏与尊重,体现了城镇化的本质:“以人为本”。
“记得住乡愁”,是一种召唤,也是我们发自内心的要求。行进在现代化征途上的无锡,同样需要呵护自然的馈赠,珍藏文明的印迹,留下先辈创业、创造、生活的刻痕,为这座城市,留下可供后人铭记,可供海内外游子怀想,可供五湖四海游客品赏的有形、无形的“集体记忆”。

为此,本报开辟“寻找无锡的乡愁符号”栏目,陆续刊发记者、市民撰写的稿件。
本次活动结束后,本报将聘请地方文史专家组成评选委员会,在市民、读者推荐的“无锡乡愁符号”中,遴选出10个标志性的“无锡乡愁符号”,并对优秀稿件予以奖励。
来稿请寄:(214125)无锡市滨湖区太湖新城金融二街1号无锡日报文教专刊部,电子稿邮箱:wxrb2015@163.com。


阅读“寻找无锡的乡愁符号”第一篇《冠中画卷觅乡愁》精彩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进行浏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无锡胶山要红的节奏!悬崖峭壁下,竟藏着个失传近400年的“神仙往来之所”!
050新夏饮南林 明•安广居
无锡印象
遠去的家園第七季江南古镇
安镇为什么叫安镇?
巍巍青山留英名 南宋古祠忠定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