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忆四川北路(1)

四川北路原名北四川路,1945年改名为四川北路。北起虹口公园(即“鲁迅公园”),南到苏州河(也称“吴淞江”)上的四川路桥。过了桥,称为四川中路和四川南路。最南端就是著名的“上海城隍庙”。

说起四川路桥,可以说全国有一半以上的人都见过。只要你看过电影“战上海”就见到过四川路桥。电影中的最后一战就在这里拍的。凑巧那天我去南京路,路过四川路桥,工作人员正好布置完场地,一个战场呈现在眼前。桥的北堍是邮政大厦,解放后是上海邮电管理局。电影中国民党的青年军就在楼顶筑工事阻止解放军北进。

从四川路桥沿着弯弯曲曲的四川北路向北走,一直到山阴路口,四川北路突然向左拐了90°,可以看到100米外有一座钢筋水泥的L型大楼矗立在十字路口。楼并不高,但非常宽。这就是当年的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司令部。日军发动12.8事件、8.13事件的指挥部就在这里。抗战后是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

电影“战上海”中汤恩伯逃跑前在这里开了最后一次高级军官会议。记得几辆小汽车开进一座大楼,然后有一句台词“汤司令到——”的场面吗?就拍的这里。

更不可思议的是,这座楼的后面就是黄渡路。李白烈士从1945年开始就在黄渡路设立了联系延安的电台,直至1948年底被捕。

中共特科也曾设在四川北路1325号的三民照相馆楼上。

四川北路虽然排在南京路、淮海路之后成为上海的著名商业街之一。但它又区别于南京路、淮海路。它不张扬、不招摇。没有什么赫赫有名的大商店。

四川北路上最大的商店要数“上海市第七百货商店”,也就是沿马路长长的一排门面店铺,进深(从门口到后墙的距离)也不大。虽有二楼,也比一楼的开间少得多。与南京路的第一百货商店比,简直是摆地摊与大公司之比。但仍然是居民爱去的地方。日用百货一应齐全,兜里钱不多的人也没有进大店的那种压力。

要说小商店,那是真小。单开间的商店比比皆是。所谓“单开间”就是店面只有一间房子的宽度,也就有3~4米左右。还有更小的。我们弄堂口就有一家“胭脂店”,门面不到2米。是在弄堂口的过街楼底下搭的木板房,前半间营业,后半间生活,阁楼上睡觉。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占用弄堂道路搭建的违章建筑。经营了几十年,前几年才被拆除。“胭脂店”是按上海话的读音写的。究竟是哪几个字,我也说不清。也有人说应该叫“烟纸店”。上海话“胭脂店”和“烟纸店”的读音是一样的。这是老上海常见的小店。也称“夫妻老婆店”。确实是夫妻俩在住处开的店。卖一些居民的日常用品,如:香烟、自来火、肥皂、草纸、毛巾等等,也有的卖一些小孩子的零食,或者兼营公用电话。

还有一家卖缝纫用品(针、线、纽扣之类)的小店。店铺占地成一个长三角形。门面够一开间。进深却很小。短的一头只够摆一个柜台和一个货架,中间刚够挤进去一个人。宽的一头也就是在柜台和货架之间营业员可以宽松地坐下来。这可是一家正规商店,不是“夫妻老婆店”。

四川北路上还有一家现在看来价值不菲的家具店。不过当时只是买旧家具的。因为离家很近,我也进去过好几次。各式旧家具摆满了店堂,走路都困难。有许多红木家具(现在值钱吧),也有普通的实木家具,甚至还有农村里用的方桌、长凳、木盆之类。如果你驻足观看,营业员会和你平和地聊几句看的东西。好像买不买他倒并不关心。不像现在的售货员过分地热情,热情得你都不好意思停下来多看两眼。

在四川北路的商店里,可以碰到许多“处理商品”和“出口转内销商品”。非常实用。不像现在的商家,先提价再打折。所谓“处理商品”,就有好有坏。比如,毛巾存放的时候滴上水了,有点水渍,就处理了。买回去洗洗照用。又比如,草纸(手纸)滴上水了,店家也会晒干了拿出来处理,这用起来就不太舒服了。“出口转内销商品”就比较好了。一般是出口检验时有点问题,出不去了,拿到市场上来销售。上海生产出口商品的厂家多,所以转内销的东西也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我记忆中的南京路(上)
你知道南京路上的“前四大”吗?
老上海照片
横浜桥(下)作者:杨雁翎
川沙“南京路”——中市街
夢見那時上海(四)【圖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