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想用报复性熬夜留住时间?你是在慢慢失去自己的生活啊

和我一起把生活过成想要的样子

走心的干货,开始于这里

01

毕业之后跟过去的朋友聚会,大家都会提到,生活中属于自己的大块时间正变得越来越奢侈。
 
每天被大量的工作、通勤和琐事消耗掉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之后,没有什么时间留给自己的爱好了。如果恋爱中或是成家有娃,更需要留出时间陪伴家人。
 
可以说,“时间不够用”,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体会。所以说,我们习惯晚睡,习惯每时每刻抱着手机,想通过这样的方式,留住生活,留住属于自己的时间。
 
但是,我们这样的状态,真的是因为时间不够用吗?
 
一天24个小时,到晚上的时候,你有没有认真想过,自己一天这么多时间,除去吃饭、睡觉,都用在了哪里?


我曾经利用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记录自己每天的时间去向。

柳比歇夫是前苏联的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一生发布了70余部学术著作,是精力充沛、高效工作的模范了。
 
他在26岁时独创了一种“时间统计法”,通过记录每个事件的花销时间,通过统计和分析,进行月小结和年终总结,以此来改进工作方法、计划未来事务。
 
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
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九六四年四月七日。
分类昆虫学(画两张无名袋蛾的图)–三小时十五分。
鉴定袋蛾–二十分
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写信–二小时四十五分
社会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二小时二十五分。
休息:给伊戈尔写信–十分;《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十分;列夫·托尔斯泰的《塞瓦斯托波尔纪事》–一小时二十五分。
基本工作合计–六小时二十分。

可以看到,他那天的基本工作时间是6小时20分钟,之前我想,自己一天也得有5个小时的高效时间。
 
但是,仿照他的方式记录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根本做不到。


我每天工作或学习的高效时间大概只有三个多小时左右,剩下的时间分别都在聊微信、刷微博、看视频、跟同事唠嗑上了。
 
除了这些,我在记录过程中发现,每天竟然还有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我完全找不到它去哪里了,基本就是被发呆、磨蹭这些事情消磨掉了。
 
所以你看,我们的根本问题其实不是“时间不够用”,而是“这么多时间,要怎么高效利用”的问题。
 
02
曾经有人问过我,灵姗你每天都要做好时间管理,不累么?
 
其实不是,只有高效完成一天中重要的事情,才能有更多的时间享受爱好和生活啊,我们工作和努力,其实都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
 
那么回到“高效利用时间”这个问题,我一直喜欢探索管理时间和精力的方法,大概两年前,我读过一本特别的时间管理书,叫《每天最重要的两个小时》。
 
前段时间感觉自己状态不好的时候,我翻出了这本书读起来,又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
 
想要实现高效,关键在于按照我们的生理节奏来进行工作。身体的状态处于顶峰时,工作效率就高,反之,工作效率就会比较低。
 
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自己的状态在不同的时间段很不一样,精神状态好的时候,觉得神清气爽,什么事情都想做,精神状态不好的时候,心情烦躁,更别提做事了。


有的人是夜猫子型,到了晚上才开始兴奋,有的人是白天工作型,找到适合自己的兴奋时间段很重要。
 
一般来说,早晨刚起床的时候精力最充沛,大概可以保持2个半小时左右,然后再想集中精力就不太容易了。
 
所以一般这个时候,也是我们的午饭时间。吃过饭后,血液会流向胃里消化食物,容易昏昏欲睡,但是如果进行短时间的午休,就会重新恢复活力。
 

03


怎么科学地控制自己的身体状态,保持活力呢?
 
书中提到了五个策略,通过小技巧保证自己每天两小时的巅峰时刻,在这个时间里,先完成最重要的工作。
 
这些工作完成后,压力会变小,而且自己的成就感也会带来心情愉悦,剩下的时间可以放松思考,处理杂事。这样工作效率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


1.关注停顿点
 
做完一件事之后, 想一想下一件事情,这个时间空隙就是停顿点。我们每天做的大部分事情,一般是由习惯指引着的。
 
就像是进入了自动驾驶状态,除非有什么事情打断,你很难主动停下来思考,从这种状态走出来。
 
比如,早晨到单位,本来打算开始写写总结,但是随手点开新闻浏览网页,从一个页面不停地跳到另外一个页面。
 
等到回过神来,发现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小时,而重要的事情还没有做,这时候你的心情,想必非常糟糕。
 
在上一个举动停止的那一刻,存在着一个抉择点,它是我们能否实现高效两小时的关键。
 
花5分钟在在抉择点多思考,作出更有计划性、有意识的选择,胜过花1小时马不停蹄地做不重要的事情。
 
2.管理心理能量
 
在工作生活中,这些情况都会带来巨大的精力消耗:跟人聊天、交际;一连坐上好几个钟头;辨别并修改错误;计划或安排某个项目等等。
 
除了这些,我们还会经常随手打开新闻,关注最近发生的闹剧或者是某个政治事件,很可能你得消耗不少自控力,才能让自己不为这些事情感到烦心。
 
脑力和体力一样也是会波动的,一方面会随着时间波动,一方面根据你做事情的难易程度来波动。
 
我们总喜欢先做一些看起来紧急的事情,等为琐事忙了很久之后,回过头来已经觉得很疲惫了。
 
要根据自己大脑的状态选择相应难度的工作,要先把困难的、费脑的事情搞定,之后做些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
 
之前我也写过关于精力恢复的文章:
好后悔,20多岁时没有养成这个生活习惯
 
3.理解你的注意力
 
我们要接受的一件事情就是,大脑天生没法长时间保持专注,可以说,分心是带给我们创造力的基本机制。
 
而且我们还有逆反心理,越强迫自己不去想某件事,越容易想某件事。越不想玩手机,反而不由自主地用大拇指点屏幕。
 
作者提到的一种应对走神的方法,那就是主动走神。如果没法长时间保持专注,那就允许自己偶尔不在分心。
 
听起来很荒诞,但是却很实用。现在时间管理中倡导的很多工作方法,如番茄工作法,就是专注25分钟,休息5分钟,其实采取的就是主动走神的方法。
 
对于我们来说,休息就是给大脑一个喘息的机会,让它能够处理一下杂乱信息,进行重新启动。
 
4.掌控饮食和运动
 
轻量运动可以让思维更加活跃,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对于做事效率和心情愉悦具有很大的帮助。
 
有条件的话可以去跑步,或者是健身房。如果有场地限制,比如在单位的时候,可以通过散步、跳绳或者是爬楼梯的简单方式调整状态。
 
有策略的饮食也很关键,葡萄糖是大脑的主要燃料之一,但直接吃太多的糖会让你变迟钝。
 
正确的做法是通过小量的用餐,把血液中的葡萄糖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在很忙的情况下,坚果是最佳的零食。
 
如果你需要迅速提高脑力,一份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零食也许能帮助你在15分钟内集中注意力。但如果想要保持这种状态超过15分钟,千万不要碰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5.让环境为你服务
 
工作环境中对工作效果有影响的三大可控因素:第一是工作背景中的噪声,第二是我们所处环境的光线,第三就是我们周围的工作空间。
 
如果办公室嘈杂的声音影响你的状态,可以通过降噪耳机(低调些戴)避免被打扰,适当的白噪音可以帮助你集中精力。
 
明亮的房间会让我们的精神状态更好,如果可以的话,拉开手边的窗帘,唤醒大脑。
 
工作空间是我们每天要呆8个小时的地方。桌面是清洁还是杂乱无章、是否便于我们站起身来活动一下,以及这个空间里有没有一些能为我们加油充电的元素,都会成为状态的影响因子。
 
记得保持桌面整洁,收起会干扰我们的东西,配合适当的活动。如果可以的话,桌上放一些花或者是可爱的小摆件,也能为我们及时充电。
 
其实,时间管理并没有那么复杂,每天2小时的高效工作时间,就足够你完成关键的工作任务了。

完成任务的愉悦感,也能支撑我们处理剩下一些比较日常或者是琐碎的任务。
 
完成每天的待办之后,剩下就是属于自己分配的自由时间了。生活和工作,从来不是对立的。只是我们走偏了。
 
找到平衡点,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幸福感和小美好其实距离我们很近。

文|灵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天最重要的两个小时,提高效率的5大方法!
如何高效工作?26张图告诉你!
忙碌不等于高效:过好早上第一个2小时,就能高效过一天
关于工作学习的26招
一天最高效的2小时,高效工作生活
即学即用!8个技巧助你成为时间的好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