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容地“颠覆”权威——“卓越课堂”的现场研究(一)

卓越课堂不是一种教学范式,也不是一种教学流派,它应当是一种教学的状态,是维系课堂内外人的发展的教学的价值载体。

在张志勇研究员看来,“卓越的课堂并不局限于传统课堂的教室之内,常常是贯通课内与课外、横跨校内与校外的。”它至少具有这样的七个特质:“(1)生命性;(2)互动性;(3)知识性;(4)智慧性;(5)生成性;(6)超越性;(7)个性化。”这是回归到育人为本的课堂,是实现自我超越的价值生成的课堂,也只有在有着人的个性意义的课堂上才能够体现。

2013522,在昌邑市奎聚街道,我连续听了七节课,在这些“个性化教学”的课堂上找到了卓越课堂的一些的基本要素。

记得我的一位朋友史建筑老师曾经说,他希望自己的课堂能够颠覆一些东西,比如讨论后可以不汇报,比如交流后可以不评价等等。

在这里,我看到了另一种“颠覆”。

刘志强老师是一所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师,在他执教的《我最好的一场戏》中,简简单单设置了四个教学环节:“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探究质疑”“品读课文,感悟体会”“读后练笔,学以致用”。

当一群农村初中的孩子带着这样的学案进入课堂的时候,我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同,然而,当学生开始“默读课文,整体感知”的时候,一切价值就静静流淌于其中了。

在“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后,一位女同学从容地走上前台,写下了本节课的生字词,对同学们说“同学们看黑板”稍一停顿便开始读生词,这时有一些同学跟读,便说“听我读一遍”,读完后,要求大家“跟我读”;读完后请了几位学生读,当大家觉得都没有问题的时候,这位同学很自然地回去了。学生的表现是自然的,生生之间的交流也是自然的,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教材——教学——学生——教师”之间那种内在的默契和融洽,这是一种学习状态,自然而真实的学习状态。

对于文章大意的描述,一下子变成了学生的舞台,即便有的学生说这是关于周星驰的爱的故事,有的同学说这是母爱的故事,还有的同学明确表达着自己的心酸,但此时,我已经能够发觉自己被打动,打动我的是学生自然的表达、流畅的表达、充分深刻的表达,这时语文素养的显现。

接下来的“朗读课文,探究质疑”“品读课文,感悟体会”中,我甚至渐渐忽略了老师的存在,学生结合“明明是对母亲的挚爱,却偏偏要用顽劣调皮来掩盖,甚至还要付出受到体罚的代价。我的良苦用心表现在哪里?”以及“用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来演绎亲情,你可曾经历,可曾想过?结合课文,联系实际,说说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进行着小组内充分的思考、讨论,并在全班的交流中畅所欲言。学生结合课文中的关键语句,结合文本提供的一个个生动的场景,不仅分析了周星驰的母子深情,表达着对周星驰爱的敬佩,阐述着母爱无价,深刻领会着亲情的伟大,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动情地描述着一个个类似的感人的故事。最后,学生静心写下这些感悟和故事,其间,课堂上从喧哗到静谧,一切如此自然,并全部是学生的操控,在写作过程中,只有偶尔学生的抽泣声、叹息声,学生被周星驰的故事,被自己的人生经历深深打动了。

然而,打动我的却不是这些故事,而是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这是一种对权威的颠覆。

权威是什么,不仅仅是一种对权力的服从和支持,也是一种默认、许可、常规,甚至约定俗成。马克斯·韦伯认为:“任何组织的形成、管治、支配均建构于某种特定的权威之上。”然而,学生可以颠覆。

关于语文教学的权威话语体系已经不少见:

有专家说:和内容分析式阅读说再见。是这样吗?

有专家说:分析讲解、肢解课文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这样吗?

事实上,这些判断不仅仅在权威的专家那里,也深入到了教师的认知范畴里去,是这样的,这些认识已经被我们自愿服从和支持。但是,我们只是思考了如何来避免,却往往没有做到超越,这样的教学就称不上“卓越”。

刘志强和他的学生做到了这种超越,甚至颠覆。

为什么?

这节课紧扣文本,就是在学习、分析这位并不算作家的周星驰的文章,没有更多的课程整合和渗透;然而,没有问题,因为学习过程是学生的,学生由这一文本入手,深度质疑、探究,在一种学习状态中收获着过程。

这节课分析教材,将教材内容作了深度的分析和挖掘,从中找到了作者的情感、意识、希望,是对课文本身的挖掘;这也没有问题,因为学习过程是学生的,学生自己找到关键词,自己找到关键句子,自己找到最动人的描述。

这节课的课堂成了舞台,每个人都在试图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最终往往达成一致;这也没有问题,因为表达者、评价者、分享者是学生,课堂上,教师提供一枚枚导火索,燃烧和爆炸的使学生的情感和思维。

说到底,这节语文课仍然是讲解分析的,但是,这是学生的讲解分析,学生讲给学生听、学生讲给老师听,更重要的是,学生讲给自己听。不同就在这里,或许这就是刘志强老师所期待的学习状态,却完成了一种对教学理念的颠覆: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只要回到学生那里,答案并不惟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紫藤萝瀑布》说课稿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方法
语文教学必知“十好”
注重阅读积累,提高语言能力 - haibiancaixia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原创]对阅读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实践与思考[携手助学项目论坛]
假如有这样一节课(余映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