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都54医疗机构“合体” 大力推动分级诊疗
大邑县医院危重病人通过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转入成都五医院。
基层群众看病为什么要费时、费力、费钱往中心城区的三甲医院跑?那是因为他们不太相信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们相信并接受基层医疗机构呢?
2014年3月28日,成都市乃至四川省的首个医联体——成都城西医疗联合体正式启动运行。它以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为龙头单位,成员单位涵盖了温江、大邑、邛崃、郫县、都江堰、崇州这6大片区,一年多后,成员单位迅速上升为54家,所辐射人口升至400万。医联体到底给基层群众和基层医疗机构分别带来了哪些改变呢?
双向转诊开辟绿色通道
“好,马上为你们开通绿色通道,联系床位。”12月18日上午,成都市五医院急诊科分诊台前,急诊护士付芹正在接听电话。她将病人基本信息填写完毕,联系病房落实床位后,又拨回电话,“你好,床位已落实,你们可以转院。”这是成都市五医院与医联体成员单位密切配合,顺利完成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一个工作缩影。
大邑县人民医院副院长鲁凤对加入医联体后医院发生的变化有深切的感受:“优质医疗资源有限,转到上级医院不一定有床位,而且如果没有绿色通道作为保障,病人的安全同样堪忧。”
而城西医联体的运行,解除了这个后顾之忧,因为双向转诊、开辟绿色通道,是写进医联体章程的内容之一。据了解,2015年1月-11月,从医联体成员单位通过绿色通道转入成都市五医院的危重患者数量达到976人次,较去年增长了57.33%。
专家定期到基层医院坐诊
一年多以来,医联体成员单位,特别是拥有权威专家的单位,都定期抽调专家到基层医院坐诊、巡诊,如遇到大病重病,将享受医联体内优化诊疗、住院及检查绿色通道,直接转到对口三甲医院就诊。18日当天,大邑县人民医院医生万绍芬跟在成都市五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邹文淑的身后,一起查房。万绍芬称,以前稍微有病重点的人都往大医院跑,而现在,病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更愿意留下来就近实现治疗。
成都市五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李铮说,医联体运行后,患者在医院的住院时间缩短了,“一旦进入康复阶段,我们就会将患者转回医联体成员单位,也许是县医院,也许是乡镇卫生院或社区,让他们在那里进行康复治疗。”病人下转后,原主管医生对病人病情进行跟踪。
紧密型医联体推动分级诊疗
成都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10年以来,成都市逐步探索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的改革,通过紧密型医联体和医疗合作关系等形式,取得了初步成效,有效加强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技术,大力推动了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
省医院分别与新津、温江、崇州等县级医院建立合作关系。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托管都江堰中医医院。成都市二医院托管青白江人民医院,与29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了对口支援、双向转诊关系,近三年来双向转诊共计4732人次。
成都市三医院托管都江堰人民医院、阿坝州林业医院和蒲江县人民医院更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通过托管使蒲江县实现了90%以上的县域内就诊率。成都市五医院牵头组建城西医联体,自运行以来,使成都西部70%的常见疾病在基层医院诊治,30%的急症和重病症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诊治。 华西都市报记者王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漫谈】从医联体运行现状进行路径分析
医联体全面试点 如何“联”出高效
北京市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医联体
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老人若病情变化,可通过绿色通道直接到高医疗水平医院救治
分级诊疗
华西医院三亚分院开建!正宗的华西医院分院有这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