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颐和园谐趣园中的“东、西、南、北”趣谈

谐趣园位于颐和园东北角,始建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因仿无锡惠山的寄畅园而取名惠山园。1811年,嘉庆皇帝重修时取乾隆御制《惠山园八景诗序》中“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的意境而改名为谐趣园,另新建涵远堂为园内主体建筑。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1892年依嘉庆年间的原样重建。谐趣园面积不大,但布局紧凑,三步一回,五步一折,具有浓厚的江南水乡色彩,体现了“移天缩地在君怀”的造园理念

颐和园内的楹联融合了文学与书法艺术,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魅力。特别是在谐趣园中,优秀的楹联是意境的重要表述手段之一,大大丰富和提升了审美价值,可以突出景点特色、增添景点情趣、抒发人文情怀、启迪教育后人。园内随处可见的楹联,是谐趣园的一大特色,已经成为谐趣园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

谐趣园匾额楹联不但能点缀堂榭,装饰门墙,在园中往往表达了造园者或园主的思想感情,还可以丰富景观,唤起联想,增加诗情画意,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一个特色。颐和园谐趣园中的楹联就蕴含了中国传统的东、西、南、北文化。

谐趣园中心为水池,

建筑环池而筑。

各部分错落相间,

互为对景。

(引自《中国建筑图解词典》)

“涵远堂”对联:

西岭烟霞生袖底,

东洲云海落樽前。

【注释】西岭:即北京西郊群山别称,名胜众多。东洲:指昆明湖。
【鉴赏】北京颐和园内名胜众多,兼之园内外各大小景点点缀,美不胜收。诚然,作者要在十四字的短句中面面俱到地写其景致全貌,确非易事,而好联者妙笔生花,独选了“烟霞”“云海”两种大自然现象,用“生袖底”和“落樽前”这样的夸张笔法将西岭和东湖之景形象地衬映勾勒了出来,可谓精练之笔。这副短联初读之,犹读一首诗,继读之,犹看一幅画。有人认为其诗画兼而有之,诚然如此。这副对联,其内涵之深也耐人品味。作者写的看起来是 “西岭烟霞”和“东湖云海”,实则写了一种人生处世行事之意:人要站得高,将四海烟云尽收“袖底”;下联“东湖云海落樽前”,加深了上联的涵义。这副对联的写法精巧,作者写景状物,用夸张的笔法将自然界的景物勾勒一二,形象生动。加之平仄谐调,对仗工整,其艺术效果自然在许多对联之上。

“湛清”对联

万笏晴山朝北极

九华仙乐奏南熏

西岭和东洲是东西文化的象征

中国文化的核心问题,一是东与西,二是南与北。首先,黑河腾冲线(也叫胡焕庸线)将中国划分为东西两部分,这条线也与年降雨量400ml的分界线基本重合,胡焕庸线以东降水多适合农耕,以西降水少适合放牧,这也就是为什么东部中国居住的主要是汉族,而西部中国多为少数民族,因为汉族是农耕民族,而大部分少数民族是游牧民族,因此这条线也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分界线。

北极和南熏是南北文化的隐喻

尽管在地理上,南与北是确定的,但在文化上,南北之分却是相对的,其中也受到了中西文化的影响。自魏晋南北朝之后,东西(胡汉)的对峙深刻地镶嵌到南北关系之中,北方文化之中既有汉化的胡文化,也有胡化的汉文化。胡汉文化经过魏晋南北朝、两宋辽金和元清三次大融合,在北方中原文化之中已经难分彼此。可以说,中国的北方文化是农耕-游牧文明的复合体,而南方文化(自明代以后)是农耕-海洋文明的复合体。

历史上的中国,一直作为一个多元文明的复合体而存在。既有中原中国、边疆中国,也有北方中国、南方中国;加上游牧、农耕、海洋这三种文明的互动,形成了中国地域文化的复杂性,透过谐趣园的楹联,我们或可一窥中国文化与历史的深层秘密。

谐趣园中的假山石也是如此的“妖娆”。

听说转发文章

会带来好运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北京颐和园谐趣园对联
中国名胜楹联之颐和园
《风景对联三千副》欣赏 西岭烟霞生袖底
狗年春节话楹联(广东行6)
览颐和园《谐趣园》照
颐和园谐趣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