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霜印传神梦也空——史湘云的菊花诗解析

史湘云的《对菊》《供菊》位于菊花诗第四第五首,《菊影》在第十首,在排序上并列第四名,《菊影》未表。

对菊 枕霞旧友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供菊 枕霞旧友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菊影 枕霞旧友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螃蟹宴上,贾母说她小时候家里也有一个亭子叫做 ‘枕霞阁’。宝钗便笑称史湘云为旧主人,遂起诗号枕霞旧友。史湘云在诗中也的确表现得像一位老朋友,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秋光的惋惜和珍重友情的态度。

深深浅浅的颜色,笑傲秋风;亭亭玉立的姿容点缀书案。英雄豪阔大宽宏量的史湘云被称为具有“魏晋风骨”,她自言“真名士自风流”。“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科头”是不戴帽子的意思。这里意思是不拘礼法。一个娇憨可爱而又潇洒不羁的史湘云仿佛走到了我们的面前。

湘云的可爱体现了一种妙趣天成的自然心性。大嚼鹿肉,醉眠花丛,这些事情只有史湘云才能干出来。这既体现了魏晋名士的不羁风骨也反映了老庄哲学的天道自然。

作者是把史湘云刻画为一种可以互相倾诉的知音,将自己的人生思想部分的体现在了湘云的身上:她和宝玉的知己关系体现在亲情上,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贾宝玉也只有在史湘云面前表现的更像一位兄长;史湘云与宝钗的知己关系体现在友情互助上,宝钗的温柔体贴,大度从容让自幼孤苦的湘云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史湘云和林黛玉的知己关系体现在志趣上,黛玉是大观园的诗客,湘云被宝钗笑为诗疯子,她们在《凹晶馆联诗悲寂寞》时达到了爱好与志趣的的和谐统一。“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表明了史湘云与贾宝玉及姐妹们之间建立起来的知己情谊,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表明了史湘云对朋友情谊的珍重。

史湘云的《菊影》也透露了她悲剧的命运。“云散高唐,水涸湘江”,在《红楼梦》后四十回叙述了史湘云配的“才貌仙郎”早早病故,史湘云同薛宝钗一样孤独终老。“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分明是夫妻恩爱生活短暂的写照,“霜印传神梦也空”体现了孤守的凄凉。

菊花诗是赋景寄情的作品,薛宝钗的诗意寂寞,贾探春的诗意悲壮,林黛玉诗意孤独,史湘云的诗意叹惜,诗中流淌的情绪无不与她们各自的命运紧密联系。钗黛湘探是大观园群芳之中最出色的代表,如果说史湘云的身上寄托了作者的生活中的思想,在贾探春的身上寄托了作者齐家治国的现实理想,在薛宝钗的身上修身为人的理想,在林黛玉的身上体现的则是对于人生境界的追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咏菊诗词赏析【组图】
红楼梦咏菊花诗十二首(图文 FLASH)
红楼梦残,十二菊花诗香
《红楼梦》 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红楼梦》菊花诗十二首,值得欣赏
红楼物品制作品之“红楼菊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