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做作业为什么总是很磨蹭?【651】


我在一家教育机构教学,周一到周五的时候,孩子们在学校上课,来我们这边上课的学生不多,只有几个在这边写作业的学生。

有些孩子做作业,那是真叫一个磨蹭,明明十五分钟就可以完成的一项作业,总是要拖拖拉拉到40分钟甚至一个小时才能完成。

有些家长在刚开始把孩子送来的时候,会先陪着孩子一起在这边做作业,这个时候,就会发现,陪孩子做作业的妈妈们时时刻刻都在着急上火,不停的催促着孩子:“快点!快点!”

孩子根本听不进去家长的催促,还是在按照自己的调子来做事,有时甚至还因为把家长气到“炸毛”而沾沾自喜。

一位有过多年经验的心理咨询师说:“其实,孩子的慢吞吞,都是家长催出来的。”

妈妈长时间的不停地催促,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妈妈变成了孩子的闹钟。他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出发去学校,所以,就以妈妈催促的次数和发火的程度来判断该不该起床。如果妈妈喊他的声音不大,说明还有时间;如果妈妈开始“河东狮吼”说明没时间了,必须要起床了,或者必须要出门了。

家长越催,孩子就越慢,是因为:

01
催促打乱了孩子的内在秩序,自律性变差

毫无疑问所有的家长对孩子都有一个理想的期望值,孩子做事情慢慢吞吞,无法达到这个期待值,于是家长开始变得焦虑,进而将这种焦虑转嫁给孩子,开始拼命催促孩子。

家长催促的本质上其实就是对孩子的控制和掌控,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设定的样子或者时间去做事情。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完全被家长控制,而被控制后的孩子,自我功能被剥削,他只能通过延长时间来确认自我范围,与此同时,被控制的孩子,他自己是感觉不到自由的,他只能通过拖延来寻找自我,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领地。

02
催促给孩子带来了负面的心理暗示

总是催促孩子,就会给孩子一个心理暗示:我动作很慢。渐渐的就会形成心理定型:“我是需要被催促的”。

孩子产生这种心理后,行动就更需要持续不断催促,渐渐变成“一催一动,不催不动”。这种情况下,家长就会越发着急,从而产生恶性循环。

家长给孩子怎样的暗示,孩子就会给自己有怎样的自我定位,当然就会有怎样的外在表现。

所以,倒不如换种方式,给孩子心里种下一些积极美好的种子。

想改变孩子墨迹的性格,家长首先要做出改变。方法有很多,但我今天只分享1个,把这1个方法用好了,胜过知道10个、100个。

这个方法就是:

记功不记过

这是著名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提出的,我很认同。孩子做的好的进行鼓励,如果有什么过错,讲一次就好,不去着重强调,反复提及。

在孩子磨蹭这件事情上也是同样的道理。我相信,孩子并不是每一天所有的事情都很墨迹,也会有做事利索的时候。当孩子利索的做完一件事后,爸爸妈妈夸张的表扬一下,能起到很好的正面强化作用。

如果孩子开启了他的“拖拉机”模式,就别去反复唠叨了,免得负面强化,最后孩子变成了升级版“拖拉机”。

儿童的自我的控制力还没有很好的形成,非常容易受到暗示的支配。如果父母能经常夸一夸孩子做的好的事情,孩子渐渐也会变得信心满满,也会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我动作很快”。

当然,这些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父母足够的耐心。

父母催促孩子是因为它最省事,就像有些家长动不动就打骂孩子一样,只需要几句恐吓的话就可以让孩子暂时快点,乖一点,缓解了自己焦虑的情绪,但对孩子的伤害是一辈子的。

而制定计划,给予鼓励,跟踪孩子的表现虽然慢,但孩子却能终身受益。

求快还是求成,全在家长一念之间。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3岁后,父母记住“五不惯、五不帮”,孩子会更优秀
如何让孩子主动完成作业,不磨蹭,不抗拒?还得家长分三步走
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逆反心理问题
教育专家直言:孩子做事拖拖拉拉,聪明的家长都知道的四个方法!
让孩子自主发展——妈妈,陪我做作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