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仅存司马光《资治通鉴》手稿展出,曾被赵孟頫、乾隆收藏


造纸术、印刷术属于中国四大发明,王选发明汉字激光照排之前,先人们通过手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套印等方式传承华夏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流传至今的古籍因年代久远、存世稀少、文献资料意义等因素,具有千金难求的极高收藏价值。

藏有国宝曜变盏的日本静嘉堂文库的基本藏书,就由1907年三菱财阀岩崎家收购的皕宋楼陆心源旧藏——四万余本宋元刻本手抄本构成。当时如此体量的珍贵古籍外流成为国人心中之痛。

好在如今国内极为重视古籍的传承与保护,并设立专门的典籍博物馆。

近期世界上已知仅存的司马光亲笔手书《资治通鉴》残稿(赵孟頫、乾隆旧藏)展出,同期还有不少珍本展出,下文详解。

世界仅存司马光手书《资治通鉴》残稿隆重展出,“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善本荟萃

2019年11月17日,是我国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诞辰一千周年。
国家图书馆为此专门举办“纪念司马光诞辰一千周年——千年回望司马光”特别活动。

此外,现藏于国家图书馆、世界上仅存的司马光手书《资治通鉴》残稿也在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的“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中隆重展出。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与主编者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北宋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人,故世称涑水先生身后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赐碑“忠清粹德”,人司马温公
他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曾于大理寺、太常礼院、史馆等多个部门任职,深受帝王器重,但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离开中央。

▲司马光(1019年11月7日—1086年10月11日)

《资治通鉴》是司马迁与其重要助手刘恕、刘攽(bān)、范祖禹等人根据大量正史及二百余种杂史,历时19年编纂而成的一部长篇编年体史书。全书共计294卷,另目录30卷,《考异》30卷,总计3,000,000字。

书名为宋神宗所定,取意“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宋神宗还亲自作序,赐给司马光,此序后来保护《通鉴》免遭毁版之灾。

▲钦定四库全书本《资治通鉴》卷一

这部鸿篇巨著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叙述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起,一直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跨越16朝、共1362年的历史;

被后世誉为“体例严谨,脉络清晰,网罗宏大,体大思精,史料充实,考证稽详,叙事详明,繁简得宜”的“帝王之书”。

它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虽然因为时代所限,也有一些讹误,但依然不影响其重要地位。

世界上已知仅存的司马光手书《资治通鉴》残稿,曾被赵孟頫、乾隆收藏

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在“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中展出的《资治通鉴》残稿一卷,为马光手书原稿

此稿宽33.8厘米、长130厘米,共计二十九行、四百六十五字,记载了东晋元帝永昌元年(公元322年)一年的史实。

横屏欣赏司马光手书《资治通鉴》残稿↓↓↓

残稿每段史事开端数字或十数字不等,以下接 “云云” 二字,为今通行本第九十二卷内容,但有很多不同。有学者认为,司马光此稿可能是《通志》草稿或《通鉴》初稿。

▲钦定四库全书本《资治通鉴》卷九十二

卷后可见历代收藏家印章及笔迹,此历史珍品的时代传承脉络依稀可见。

残稿宋代曾为赵汝述插架之物;元代经赵孟頫、戴良收藏;元末明初由危素收藏,入明后由袁忠彻、王济、项元汴递藏;清初为梁清标所有,后入藏清宫,备受乾隆青睐。自宣统后,以赏赐之名,该卷流于民间。


此司马光手书《资治通鉴》残稿年代距今千余年,且短短四百余字就反映出《资治通鉴》的编纂原则与风格,并可与原本对照,还同时保留有司马光、范纯仁(范仲淹次子)及多位收藏家的手迹与印章,极具文物价值文献资料以及艺术价值

国家典籍博物馆与“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
国家典籍博物馆成立于2012年7月,依托国家图书馆宏富馆藏,成为国内首家典籍博物馆,规模在世界同类博物馆中也位居前列。

馆藏典籍时间跨度从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到现当代名家手稿,藏品类型囊括甲骨文、敦煌遗书、善本古籍、金石拓片、舆图(古代指地图)、样式雷图档(建筑图样和文字档)、民族文字古籍、名家手稿以及西文善本。

展出形式除传统渠道外,还开拓了数字虚拟沙盘演示、全息视屏演示、沉浸式数字场景、微信导览等多种先进手段。

▲互动多媒体


今年9月,“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展,汇集了全国20多个省40余家公藏单位、30余位私人藏书家的珍贵藏品330余种,分为国宝吉光、百代芸香、汲古润今、交流互鉴四大版块。


除司马光手书《资治通鉴》残稿外,展览中重要展品还有国内已知有纪年的最早雕版印刷品五代刻本《弥勒上生经》、世界上现存围棋著作的最早印本宋刻本《忘忧清乐集》、海内宋刻孤本扬雄撰、司马光注《扬子法言》等。

▲五代后唐天成二年(927)刻本《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简称《弥勒上生经》)

▲现存围棋著作最早印本 宋刻本《忘忧清乐集》

▲海内孤本 宋淳熙八年(1181)刻本《扬子法言》,(西汉)扬雄撰


▲目前唯一秦朝政府档案 里耶秦简

▲宋嘉定六年(1213)淮东仓司刻本《注东坡先生诗》

▲文津阁《四库全书》

(※信息来源:国家典籍博物馆官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图110周年,宋刻孤本《扬子法言》、司马光残稿亮相
(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残稿卷
《资治通鉴》残稿 北宋 司马光
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
《资治通鉴残稿》
司马光 | 《资治通鉴》残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