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辋川集·16 | 竹里馆:一种别致风雅的夜生活,一种孤独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欣赏这首诗,首先想象一副月下弹琴图,联系《酬张少府》。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想象:
一个月明风清的夜晚,诗人独自坐在一片竹林里弹琴,月光为幽暗的竹林带来了些许光亮,山风徐来,竹叶沙沙,吹拂衣襟……一副风雅别致,逍遥自在的月下弹琴图浮现眼前。

但这种别致风雅中处处流露着诗人的孤独,王维是孤独的:

“独坐幽篁里”是形单影只孤独,“弹琴复长啸”是玩耍无伴的孤独。“深林人不知”是离群索居的孤独,“明月来相照”是没有知音的孤独

2.对比三种孤独:联系柳宗元《江雪》、李白《月下独酌》。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式孤独: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极致孤独。

柳宗元的孤独是孤傲,流露出一股肃杀、冷峻之气,孤独感非常尖锐,有强烈的对抗性,诗呈现一幅凝滞的不和谐的画面。

王式孤独:安安静静的文艺系孤独。

王维也是孤独的,但这种孤独是柔和的,有弹琴长啸借以抒发遣怀,还有明月带来的温情与慰藉,这种孤独是流动的。画面清幽、静穆,流淌出一种和谐与美感。

所以,王式孤独的力度、尖锐性、对抗性不及柳式。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式孤独:月下独酌、醉后载歌载舞的浪漫式孤独。

从王维曾邀请裴迪等友人到辋川别墅小住、诗歌唱和的情况看,王维对于友情、陪伴是有诉求的,不是真正甘于孤寂之人。

3.艺术手法:声色俱佳;人境和禅境相和。

声色俱佳:幽篁,幽深的竹林,是色,暗绿色;弹琴、长啸,是声;风入竹,是声;明月相照,是色,有光影。

诗人用他音乐家和画家的敏锐捕捉到声、色元素,像一幅“全息摄影”,调动我们全部的感官,犹如身临其境。

人境界禅境相和:“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已然进入禅境。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人禅和谐,天人合一。

4.体会“明月”意象在王诗中的运用:王维喜用“月”这一意象: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白石滩》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松风吹解带,山月弹琴。——《酬张少府》

5.与裴诗对比:
竹里馆
裴迪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
 出入唯山鸟,幽深无世人。

读过王维笔下的竹里馆,再看裴迪这四句平常的诗,前二句记去过竹里馆的印象感受,后二句描述竹里馆的客观情景,勾画出的是“有人之境”

诗人还是带着浓浓的主客对立,站在“我”的立场描画一个客体事物(竹里馆),未能做到“物我两忘”。于此,二人诗才心境,已难免高下立见了。


6.前人评价。关于王维这首诗的艺术成就,前人有如下总结。

顾璘《王孟诗评》:一时情兴,适与景会。
胡应麟《诗薮·内编》:右丞《辋川》诸作,却是自出机杼,名言两忘,色相俱泯。
黄叔灿《唐诗笺注》:《辋川》诸诗,皆妙绝天成,不涉色相。止录二首(《鹿柴》《竹里馆》),尤为色籁俱清,读之肺腑若洗。
施补华《岘佣说诗》:《辋川》诸五绝,清幽绝俗,其间“空山不见人”、“独坐幽篁里”、“木末芙蓉花”、“人闲桂花落”四首尤妙,学者可细参。
黄培芳《唐贤三昧集笺注》:幽迥之思,使人神气爽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维 《竹里馆》 赏析
竹里馆——王维
草书王维竹里馆诗: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禅诗小品 | 王维《竹里馆》
刘墨:王维的禅意
古代文人都爱竹,论喜欢程度,王维拔头筹!一首《竹里馆》,让你一睹王维的竹林生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