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敢说 | 辛弃疾为什么“欲说还休”?

本文内容来自欧丽娟老师《唐诗新思路》课程,我觉得她的讲解提供了一个不错的视角,对人性的挖掘也很深刻,故将讲课内容摘录如下,希望对喜欢这首词的朋友也有启发。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南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为什么大悲无声,大愁无言?沉默,因为人性有限,没人能分担你的命运。


当你意识到自己的世界末日只是别人的茶余饭后,自己的刻骨铭心只是别人的轻描淡写,自己的椎心泣血只是别人的不痛不痒,你就会感到有一种尊严建立在沉默之上,于是人就越来越沉默。


“欲说还休”,诗人为什么就不说了呢?


有人说,因为诗人发现语言很有限,不能够充分地表达那份愁滋味,当你想要表达的时候,就觉得语言好苍白无力啊,无论你用怎样的语言,都无法传达内心的那份愁滋味于万分之一,所以就不说。


确实,有很多人会提出这个答案,也的确符合大多数人的大部分情况。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解释,是说那个识尽愁滋味的人百感交集,在弥漫着苍凉的心境底下他反而不知道从何说起,从这一点来说,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个范例来加以呼应,那就是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虞美人·听雨
南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下片作者在僧庐下,不是少年时期红烛昏罗帐的歌楼,也不是中年时期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的客舟,而是历经沧桑、经过大喜大悲之后返璞归真,一切回归平淡。那时候,“鬓已星星也”,发鬓点点的斑白,因为年岁渐增,深刻体会到悲欢离合的无情本质。这个时候,你有几许无奈,还有无限感慨,甚至还带有一种不再强求的坦然,所以才会“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你听着雨声清晰入耳,心情有一种历尽沧桑之后的平静,所以你不会喧嚣的求告、到处去声张自己的苦楚心酸,因为那种平静来自于你最深刻地了解到这种最深的心声说是没有用的,说出来只不过是制造噪音,或只会扭曲原貌,或只会更增加无谓,都只会让自己陷入浮躁的、小气的、等着别人来给你安慰的姿态。而平静里面会有一种尊严,因为一切都回到自我的内心里,然后,你就明白,有一种尊严是建立在沉默之上。


辛弃疾的“而今识尽愁滋味”,是不是这样呢?


它确实也更清楚的说明这一点,只不过,关键性的差异在哪里?关键性的差异在于,辛弃疾的这阙词触及了一个比《虞美人》更有意思的问题。


也就是说,在你能够平静地听着阶前雨声点滴到天明之前,实际上,人不是不想说的,因为当一个人识尽愁滋味的时候,心中已经是愁苦不堪、难以承受,所以还是会多多少少希望能够交流一些,跟人多多少少谈论一些,来表达心中或者是卸下心中的沉重负担。辛弃疾不就重复了两次“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吗,他事实上是真正想说的,因为人是很有限的。


那样的一种愁滋味,既然压的人喘不过气来,就像快要灭顶、快要淹死的人,那时候生命的本能一定会让你挣扎求生。而怎样的挣扎呢?那就是你会想要找个人说几句话,倾吐一下,以稍稍减轻那份痛苦,哪怕是一分一毫的重量都好。


虽然明明知道那一两分的减轻痛苦于事无补,可是,有那一到两分的当下还是会觉得一丝一毫的安慰,而这一丝一毫,对于识尽愁滋味的人而言,都是迫切需要的。


于是,我们终于明白,辛弃疾的意思是什么了,事实上,他还是欲说,想说,可是为什么他终究还是没有说呢?这是我们要问的第一个问题。


更有意思的另外一点是,当他终究不说的时候,却又道出“天凉好个秋”,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要问的第二个问题。


虽然只要我们看字面,就可以回答的出来,辛弃疾欲说、想说的内容是什么,当然就是他识尽的愁滋味,可是他最后说出来的却是“天凉好个秋”。


这表面上看起来就跟王维问“寒梅著花未”有点像,他最想问最想说的当时都没有问、没有说,而最后问的跟说的都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两个比较起来,颇有异曲同工之处。


当然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是,“识尽愁滋味”这句话的关键词在“尽”这个字,而我这么多年来所学会的一个道理或者说一种心态,就是人间的事,重点不在名词或动词,而在于副词。


副词是最重要的,它告诉我们一个人是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也就是说,重点不在于是什么、做什么,而在于你怎么做,又做了多少,而这些呢,又都是副词的功能,所以,重点在这个“尽”字。


换句话说,辛弃疾不是只是领略一般的愁滋味,那个我们一般人每天都会遇到,辛弃疾要说的是一种很极端的体验,是当你识尽各种痛苦悲哀的经验之后,这种极端的体会确实是没有办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当你只好承认我们的语言本身非常有限,单单“痛苦”这两字,也绝不是当事人所真切感受到的。当你说“痛苦”两个字时,你会发现你所说的痛苦两个字真的都是轻飘飘的、没有重量的,完全跟你内心所感受到的不能够画上等号。


所以,要用“尽”这个字,才能说明愁滋味的情况不是这么简单,而是非常极端。必须说,欲说还休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发现语言苍白无力不足以表达,所以才“还休”。


对辛弃疾而言,他所要传达的是,当人在识尽愁滋味的当下痛苦到没有办法承受,因而咬紧牙关的时候,那一种人生最极端、最深层的体验,你要忍受那些非常人所经验的那些苦痛和压力。


事实上,如果能够纾解与万一对当事人来讲的,都是很难得的拯救,因此必然的一个人在识尽愁滋味的当下是想说的,即使词不达意,语无伦次,即使感到语言苍白无力,但是你还是很想要诉说,因为只要有人肯听,就多多少少能够在倾诉的过程中纾解这种愁滋味于万分之一,而万分之一对受尽苦痛的人来说,都可以带来一点点的减轻、一点点的救赎,即使很快,他又会落入苦痛的万丈深渊,但是当那减轻救赎的一瞬间,就仍然可以让他多喘息了一口气,而这对于要被淹死的人来说,多少都有一点点拯救的作用。


所以,辛弃疾是想要说的,这个我们再次强调,跟语言能不能达意完全没有关系,辛弃疾为什么欲言又止,有着更悲哀的原因。


我的体会是,辛弃疾的欲说还休是因为他虽然渴望有人来分担,但是没有人。没有人真正的关心你,没有人真正的倾听、替你分担。他表面上好像跟你有一种对话,好像也在旁边跟你交谈,但是几句话之后,你就会知道,他并没有真正的关心你,而这是很有限的人性使然。


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要面临的、也都会有的一种有限性让他没有办法真正的去关心对方,这就是注定了所谓的“单子没有窗户”,识尽愁滋味的人终究只能自承担。


每个人都渴望卸下心里的重担,每个人都希望获得抚慰,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加缪说:


我们之中有人想把自己的担子卸下来,或者稍微谈谈他的感触,他得到的回答,通常都会使他受伤。……因为虽然他是从那日日夜夜反刍的个人悲痛之深渊中说话出来,虽然他所想表达的意象是慢慢形成,在热情与痛苦的火焰里经过熬炼证明是真的,这些东西在那些听他说话的人来说却毫无分量,然后他才明白这一切对他的谈话对手毫无意义,对方只把它看成一种普通的感情,一种大量制造的、在市场中心贩卖的伤心故事。

——加缪《鼠疫》


加缪所说的这段话,完完全全就是对辛弃疾为什么欲说还休的绝佳解答。你的言说,只会从让你从你的谈话对象的反应那里受到更大的伤害。


三种因诉说而受伤的模式


A:当你要谈谈自己的悲哀和痛苦,可是他立刻触及到的是他自己过去的经验,于是开始去讲他自己的事,把话语权又放回到自己身上。从本质来说,他所关心的还是他自己,即使他所讲的那些故事已经说过很多遍了,仍然津津乐道,所以减缓不了你的苦痛。


背负着重担的人仍然寂寞,或者说,更寂寞。因为,他要在自己承受不了的愁滋味之外,还要分出所剩无几的心力去应付、去回应对方的陈腔滥调,于是,真的觉得以后不用再说了。


B:倾听者劝倾诉者认想开一点


你为什么要这样想不开?你为什么这样,为什么这样懦弱?


一个筋疲力尽的溺水的人,又岂有多余的力气为自己辩解?这就像对一个快要淹死的人,却还要拿石头去砸他,把他推到更深的灭顶的深渊里去。

所给与的建议完全不适合当事人,甚至适得其反,创造出使人恶化的反效果。


一切的善意,铺成了通往地狱的路。
——哈耶克


善意,假如缺乏理解的话,也会跟恶意一样,造成严重的损害。
——加缪


了解和关心都需要一颗无私的心,但无私正是人性最大的障碍和挑战。于是那些来自泛泛的、粗浅的善意,就更把深陷苦海的人带向了地狱。受苦的人倘若不想彻底坠落,便“欲说还休”。


C:没有人真正关心你


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厌烦和唾弃,但从人们的笑影上,也仿佛觉得这又冷有尖,自己再没有开口的必要了。

——鲁迅

他人和我们相处,并不是希望我们处境不好,而是他们对此根本就漠不关心。

——加缪《工作笔记》


人类的交往,如果我们就它本身来观察,而不是把它当做社会的附属品,看起来总似附著一抹鬼影。我们不能互相了解,最多只能做粗浅或泛泛之交,即使我们愿意,也无法对别人推心置腹,我们所谓的亲密关系也不过是过眼云烟,完全的相互了解只是幻想。

——罗伯特·佛罗斯特《小说面面观》


人们之间谈话失败并不是因为缺乏智慧,而是因为自负。每一个人都希望谈论自己或是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列夫·托尔斯泰

最后,

辛弃疾为什么欲说还休?

他意识到没有人真正想听,并且听者就算有所回应,通常也只会让自己受到伤害,于是就吞下那想说出口的话,干脆不说。


为什么最后又说“天凉好个秋”?

因为天气永远是最保险的话题,是一个能引起最大共鸣的社交性话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辛弃疾这首词,是每个人心中无法言说的痛
这两首词应当一起讲——《虞美人·听雨》与《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草书:辛弃疾《丑奴儿》
辛棄疾詞《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識愁滋味)
少年不识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