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四)

继续学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对“非法获取”的审查认定

       “非法获取”出自《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第三款,“窃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一般认为非法获取,是指获取的手段无法律依据或违背他人意志。而“非法获取”的方式又可分为:

       一是“窃取”,从字面上即可理解,除了通过黑客、木马程序等侵入手段从外部窃取外,还包括行为人利用工作便利的内部窃取。对侵入计算机同时构成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等犯罪的,属以网络犯罪的手段用于实施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按牵连犯的原则,从一重处罚。另外,实践中还有采用偷拍、秘密录音等也是常见以窃取的方式侵犯公民个人信息。

       二是对“其他方法”,根据两高《关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四条,“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通过购买、收受、交换等方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或者在履行职责、提供服务过程中收集个人信息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三款规定的“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这要注意“购买、收受、交换等方式”与“收集”分列,因为“收集”有一定的合法依据。如《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四十二条,以及《解释》第三条的规定,网络运营者依法公开并经被收集者同意,可以合法收集公民个人信息,且“经过处理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意思就是排除个人关联做匿名化处理的,也可以末经被收集者同意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三是实践中对“非法获取”的审查一定要与“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结合起来,抓住行为人是否有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关键点,区分在获取、提供的违法性特征,既要考虑是否权利人同意还要以国家有关规定为判断标准。特别是行为人在提供服务时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更要穿透审查是否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获取信是否符合其职务、职业、职责的要求,是否为无合法理由获取或获取职务权限以外的信息,以明确行为人是否“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网络创业不易,最后照例,请大家点赞、关注、转发,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罪与罚
信息犯罪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规范解读之“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没有买卖构成犯罪吗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司法适用问题探析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如何定罪量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