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随笔】——相见一面已隔世

李连义,笔名:若愚先生、颖之、杨柳,1967年7月生,山东莱芜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东作协会员,山东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山东第十届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莱芜市首届十佳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无官员后台,无富豪父母,无本科学历,无豪华别墅,无不劳而获,靠自己打拼,靠辛勤劳动,靠刻苦学习,靠朋友关怀,为实现价值,为自我梦想,为徒有虚名,不阴奉阳违,不优柔寡断,厌烦阿谀奉承,常在工作中遭受挫折而为人正直、不卑不亢的一个人。

 

2015年11月2日至6日,我参加江西新余市《仙女湖》杂志社举办的全国百名文艺家走进仙女湖采风笔会,不但游览了风景如画,水波潋滟的仙女湖,走进明朝权臣严嵩的故里,来到中国洞都分宜县欣赏了牛郎织女洞,而且结识了著名军旅作家、报告文学作家庄家新先生。

从江西新余回来以后,我根据所见所闻,写了一篇游记性质的散文《新余三日》外,还写了篇《豪情满怀到井冈》的散文,其余的时间凡动笔就是写一些随笔,有时也带着任务写一些关于医疗卫生、耕地保护方面的调研报告,挣些养家糊口的外块。2016年5月底,突然接到《仙女湖》杂志总编辑李海球的短信,说是庄家新先生因病在广州去世,享年80岁。希望认识庄家新先生的文艺界朋友写几篇词赋发过去,《仙女湖》杂志出专页以示悼念。噩耗传来,我感到特别的吃惊,这才半年的时间,一位才认识的朋友就舍弃他热爱的文学事业走了。悲痛之余,我写了一篇词,由电子邮件发给《仙女湖》杂志。我记得写的是《渔歌子悼庄老》: 仙女湖畔与君识,谈文说字相尽欢。今相离,泪沾襟,思绪翻滚起波澜。写得不够工整,只能算是对一位老前辈作家的怀念。

《仙女湖》笔会的时候,去的作家不少,全国除了新疆、西藏、黑龙江外,其余各省都有作家前往,山东去了我和泰安的一位张姓作家。我根据杂志社发放的通讯录百度了一下,这些作家不少是花公家钱旅游的水货,挂个作家的名号到景区游玩才是真正的目的;还有就是许多公务员借休年假趁这个机会也过来潇洒一回,写不写东西,鬼知道。在新余期间,我和来自陕西的省政府办公厅信息中心主任李虎山,还有来自山城重庆的阳谷老乡,《江北开放文学》主编葛友存走得比较近,不管是观光旅游,还是吃饭喝酒,在一块的时候就比较多,交流的机会也就比较多。

在新余分宜县介桥村参观严嵩故居的时候,因为不乐意听严嵩后人胡编乱造的像是给严嵩翻案的旅游解说词,我和西安来的李虎山在祠堂外面瞎转悠。这时候一位花白头发,慈眉善目的老者走到我们面前主动的打招呼,问我们姓什么,从那里来。我做了回答,并递给老者一张名片。老人看了名片,仔细端详我一番后,对我说,我看过你2014年3月份在《中国报告文学》杂志第三期发表的长篇报告文学《大道直行》。那是近几年报告文学作品中少有的的精品佳作,特别是上半部分写得太好了,把一家钢铁企业与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有机的联系起来,是大手笔。老人告诉我,他叫庄家新,是武警水电部队的转业干部,目前居住在新余市军队干休所,以专攻报告文学为主。

晚上吃饭的时候,因为庄老德高望重,就和市里的领导坐一桌,我无缘与庄老把盏言欢。第二天到仙女湖游览,中午是自助餐,晚上的时候,庄老一直观赏书法家泼墨,他就餐的时候我们已经快吃完饭了。回到宾馆,庄老对我说了句“多联系,通讯录有我的电话”后就打道回府了。因为,第二天要到井冈山,我早早的睡了。

第二天,从革命圣地井冈山旅游回来,晚上临睡之前,我打开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百度“庄家新”,才知道庄老生于安徽花鼓之乡凤阳,从小受穷,高中毕业就参军,爱好写作,再加上自身努力,很快蜚声军界,是文学界的前辈,曾经写过很多水电部队事迹的报告文学,像《托起明天的太阳》、《父子将军》都是报告文学中的优秀作品。他1936年出生在出了个皇帝的,也出人们背着花鼓四处逃荒要饭的安徽凤阳县,蚌埠一中毕业后就参军,从维修工、技术员干起,一直干到《中国水电报》的编辑记者,期间征战四川向家坝、江西万安、湖北葛洲坝、三峡等有名的水电工程,采访过刘源、贺毅等水电将军。他更多的时候是和水电工程兵在一起,和他们一起分享酸甜苦辣,倾听他们的声音,记录他们的喜怒哀乐。

从新余回到山东莱芜后,在家里待了几天,我又出差去了沈阳。匆匆忙忙的办完业务,就要回来的前一天晚上,在万柳塘路的大清花水饺店和亲戚朋友就餐,喝得正兴奋呢,突然接到江西那边打来的电话,打开接听,话筒里传来了庄老雄浑亲切的声音:“连义啊,你好,我是庄家新。”我赶忙问候庄老,当庄老听说我在沈阳后,忙叮嘱我说:“沈阳冷,一定保重身体。”庄老说,电话是长途,浪费话费,就长话短说。他说给我寄来他的两本书,收到后多提意见。最后,庄老深情地说,要经常联系,以后到新余一定到他的家里来玩。我一再表示感谢后,才把电话挂断。

回到莱芜后,就收到了庄老用快递寄来的两本书,一本是庄老的报告文学、散文集《明月山中》,一本是庄老的散文随笔杂文集《有一种生活叫感动》。读了庄老的文章,才知道庄老是个生活履历丰富的人,也是个博览群书的人。他走遍全国的水电工地,用真情的文字描写了这支部队战士多彩的生活,非凡的历程和丰功伟绩。同时,庄老还关注社会的各个方面,把更多真善美的文章奉献给社会。读他的书,被书中的正能量感动着,难以释怀,轻快愉快。

本来想,今年四月份自己的小小说集《那些年那些人 那些事》出版后,连同以前出版的几本散文集一块给庄老寄去,不料出版社一拖再拖。书还没有出来,庄老却在羊城舍弃他喜爱的文学事业驾鹤西去。我们虽然只有一面之缘,但对他的离世,我非常的悲痛。从此,人世间少了一位忠厚慈祥的长者,天堂里多了一位喜文善墨的作家。谨写此文,以表示对他的怀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评论】一弯明月倾洒圣洁光辉 / 管教宇(安徽)||姚鼐文学奖参赛作品
【山东】司玉传|时光 (组诗)
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
【西南作家诗歌】程 滟 / 浅草微吟又一春——程滟创作反思备忘录
荆楚作家※六一儿童节特别专辑 《童年记忆》
慈航:当代文学向何处去?——听陈启文先生文学讲座有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