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海军计划让攻击型核潜艇担任无人潜航器母舰

来源:海鹰资讯

作者:李学朋 李铮

据防务一号网站2022年11月2日报道,美海军多名官员在弗吉尼亚州阿灵顿举行的2022年度海军潜艇联盟研讨会上透露,计划开展攻击型核潜艇发射/回收无人潜航器的试验。虽然未公布具体试验时间,但是美海军表示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攻击型潜艇舰能够从鱼雷发射管中发射/回收无人潜航器,担任无人潜航器母舰。

图1 潜艇发射无人潜航器示意图

一、探索使用鱼雷管发射/回收无人潜航器


    

   

当前美军潜艇释放无人潜航器主要通过核潜艇背部携带的干甲板隐蔽仓(Dry Deck Shelter),干甲板隐蔽仓是一个位于潜艇背部的可移动模块,由舱门、与潜艇内部的连接通道和排水、通风等装置构成,可容纳潜水员、橡胶艇和海豹突击队运载器等装备。任务准备阶段隐蔽仓保持干燥,潜水员或作战人员可经艇内连接通道通往干甲板隐蔽仓;任务开展阶段隐蔽仓进水,人员、设备出舱执行作战任务。美海军水下作战部主任道格·佩里少将表示,当前美海军潜艇释放“剃刀鲸”(Razorback)无人潜航器(UUV)时,需要十几名潜水员在干甲板隐蔽仓内外同时作业才能保证潜航器安全驶离潜艇并正常工作,这是笨重的、劳动密集型工作方式,耗时长,风险大。

为解决无人潜航器快速发射/回收问题,美海军积极探索使用鱼雷发射管发射无人潜航器,这种发射方式能够简化发射流程,最大限度提升潜艇鱼雷发射管的利用率。当前面临的核心技术挑战在于如何让无人潜航器通过鱼雷发射管实现回收,美海军潜艇部队指挥官威廉·休斯顿副司令表示,这个过程其实非常复杂,因为海流变化无常,潜艇和无人潜航器都在保持运动,两者存在相对位移,需要先进的传感器和高度优化的控制算法保证潜航器能够成功进入鱼雷发射管这样狭窄的管道。美海军正在与Leidos公司和L3 Harris公司合作开发 “特殊的专有软件”,通过编写软件实现无人潜航器自主发射与回收,并计划近期对相关技术进行测试。一旦试验成功,相关软件可以移植到其他水下无人平台。

二、成立无人潜航器中队积极开展水下作战概念


    

   

近年来,美军逐渐重视水下无人作战力量建设,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水下作战试验。2017年9月26日,美海军太平洋潜艇司令部成立第一无人潜航器中队(UUVRON-1),成立之初因规模较小暂隶属于第5潜艇开发中队(COMSUBDEVRON-5)。经过近5年的人员、设施扩展,2022年7月14日,第一无人潜航器中队正式上升为与潜艇中队平级的作战单位,并新下设第一无人潜航器支队(UUV Flotilla One),其机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突显。

2022年12月8日,美国会研究处发布的更新版《大型无人水面艇和水下潜航器:背景及相关问题》中指出第一无人潜航器中队的职责包括积极探索开发水下作战概念,测试并挑战当前无人潜航器极限,向海军项目办公室发送一份无人潜航器行为清单,向供应商提出当前无人潜航器所不具备的能力需求,制定战术、技术和程序等条令文件。当前第一无人潜航器中队测试的主要型号包括“剃刀鲸”中型无人潜航器(MUUV)、“蛇头”大型无人潜航器(LDUUV)、“虎鲸”超大型无人潜航器(XLUUV)。此外针对濒海作战,第一无人潜航器中队还探索了可由中型手提箱运输、存储的微型无人潜航器(Micro UUV),并创新性的使用了3D打印桅杆、敏捷软件开发、自动回收系统等技术,在2年内完成从概念到原型的过渡。这些技术和概念探索都为下一步潜艇回收无人潜航器的试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有人无人协同将变革未来水下作战样式


    

   

美海军在《水下作战科技战略2016》中表示水下部队在对手的防区内行动,是突破A2AD的中坚力量。水下部队在可选的时间、地点进行隐蔽突袭,为联合部队行动奠定基础。无人系统作为有人平台的“眼睛”,可以进入高风险区域,扩大有人平台的感知范围,提升指挥官海域感知能力。

图2 潜射无人机将提升潜艇跨水域通信能力

无人系统的引入可提升跨水域通信能力,丰富战术选择多样性。美海军近年来积极开展水下有人-无人协同试验,先后在“三叉戟勇士-2010”、“环太平洋-2012”演习中,使用潜射“弹簧刀”巡飞弹为潜艇提供超视距能力。2015年,美海军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在试验中先后释放无人潜航器和“弹簧刀”巡飞弹,提升潜艇从水下到空中的立体感知能力。2019年,美国海军在先进技术演习(ANTX)中使用核潜艇、无人潜航器、通用水面无人艇(CUSV)等作战平台,演示了有人-无人平台/系统跨域协同探测和识别潜在水下威胁的能力。未来一旦发射/回收无人潜航器的试验获得成功,潜艇将发挥无人系统母舰的作用,指挥无人系统执行更加复杂多样的任务,成为未来水下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的中枢。

四、情报评述


    

   

美海军2015年首次实现了在“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上部署无人潜航器,但由于作业准备时间长、操作复杂度高等原因导致难以满足实战化需要。未来美海军将积极开展潜艇鱼雷管发射/回收无人潜航器试验,海军水下作战部主任道格·佩里(Doug Perry)少将对此表示,我们的舰队有200个鱼雷发射管,如果每艘核潜艇都成为无人潜航器母舰,这种能力一旦部署潜力将是巨大的。此外,美军还在积极开展无人潜航器集群集群控制试验,潜艇还将在未来水下作战中发挥无人集群控制中枢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俄罗斯潜航器“波塞冬” 改变未来海战规则?
2021年国外舰船科技与工业发展综述(下)
美海军无人潜航器发展
美海军持续推动水下无人潜航器发展——更危险的水下“幽灵”
恐怖的“波塞冬”核鱼雷:射程一万公里,两天后才能击中目标
俄罗斯新型“海神”核动力无人潜航器发展情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