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连升三级”话升迁

 

 


 
 
“连升三级”话升迁
 
 
 
 
 
2012年04月06日 10:16:01
来源: 新华副刊

    文/张伯祯

    

    说到幸运,令人不得不想到《连升三级》的故事。据说明代天启年间,山东临清州有个大地主出身的纨绔子弟张好古,整天吃喝玩乐,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是个大文盲,好逸恶劳,人称“狗少”。只是因相面的算卦先生对他说了几句奉承话,他便竟信以为真,异想天开,官迷心窍,进京赶考,求取功名。

    天黑时分,张好古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混进了城门,遇见了魏忠贤,魏大人,并且意外得到了魏大人的一张名片。想想看,能得到魏大人名片的人士,那可绝不是什么普通平庸之辈,不是皇亲,就是国戚。魏大人何许人也?乃当朝一品大员,身居宰相之职。能在皇上身边做事,绝非等闲之辈。可就是魏忠贤的这张名片,无意间让张好古蒙混过关,走进了考场。更为荒唐的事,一个大字没写一个的他,居然金榜题名,轻轻松松捞了个第二名。

    在封建社会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魏忠贤,手里掌握着权倾朝野的生杀大权,同样也掌握着那些为国家朝廷选拔人才大权的考官的升迁,去留的命运,其实那些名为朝廷重臣,实为魏氏家奴的官员们,他们为了巴结讨好魏忠贤,误以为张好古和魏大人沾亲带故,不但是轻而易举得到了“探花”,而且联名保荐张好古,是目不识丁的张好古不费吹灰之力进了翰林院,做了大学士,成为国家之栋梁。更加令人称奇的是魏忠贤东窗事发后,张好古非但没有受到牵连、反而因别人代写的一副对联受到崇祯皇帝器重,而被视为忠臣,“加升三级”,平步青云,得到提拔。张好古可谓好事连连,官运亨通。

    由此可见,在皇权治下的封建社会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事是多么的司空见惯。科举制度的实行究竟有多少真才实学的俊才,得到了客观公正的提拔重用?只能永远成为天知,地知,官知,权知,钱知的千古谜底。俗话说得好,朝里有人好做官,饭馆有人好喝汤。没有人,不认识人,啥事也别想办,啥事也办不成!

    今天我们大胆提拔年轻使用年轻干部,使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走上工作岗位,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值得拍手叫好。好就选人用人部门不以貌取人,不看门第,不查根问祖,细查祖宗三代。重文凭,重学历,但不唯文凭,不唯学历,重能力,重实际,重表现,使身出寒门的学子有了用武之地,体现了公开公正公平合理的用人机制,而不是的哪个人,哪个部门说了算,就能拍板,办妥的事。这是国家社会人民之大幸。如果再出现魏忠贤之流,张好古之流,那将是国家之不幸,人民之不幸,社会之不幸,学子之不幸,教育之不幸。

    世间之事,万事有度。度就是限度或是尺度。超过了便会不伦不类。过分了就会众目睽睽,引起公愤。人民不全是瞎子,也不全是聋子,这话说得对吧?尤其在就业压力较大的今天莘莘学子们梦寐以求的是什么?他们想要得到的又是什么?难道是现代版的张好古“连升三级”事件再次重演?不!绝对不是!而是对自己命运客观公正裁决!如果让直接走出校门就能使他们得到升迁,也许意味着“读书做官论”理念的确立。反之,也许“读书无用论”成了挥之不去的阴影。何去何从,难下断定。目前一些地方的确有人已经这么做了,而且进行了大胆的跨越式尝试,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到底是要重理论,还是重实际,重书本,还是重实践,孰重孰轻,掂量着办吧,难道还需要再说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年感悟]:(1035)必须远离几种人
翻阅名片有感
曹德旺《心若菩提》摘录1
微头条
如何做一个有智慧的人
履卦:有礼貌、言行谨慎是升迁之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