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水之澄 如风之蔼:一代帝师张英的恬淡人生
如水之澄 如风之蔼:一代帝师张英的恬淡人生
腾讯儒学·卢赟秋  2018-08-20 16:15
[摘要]像澄澈的清水,像和煦的春风,这就是张英。
文/卢赟秋
崇祯十年岁末,张英出生在南直隶桐城县的一个读书人家庭。此时,明王朝大厦将倾,时局就如同这隆冬的气候,晦暗不明,寒气逼人。
明朝末年,时局动荡,人心惶惶(资料图 图源网络)
接下来的几年里,大伯山东左布政使张秉文战死济南,明朝覆灭,曾任浙江巡抚的堂叔张秉贞被多铎带到北京,前途未卜。张氏一家老小避乱南京,承受着一次又一次煎熬。
即便是颠沛流离,父亲张秉彝、母亲吴夫人仍勤于督学。母亲每晚都要隔着窗户,听张英兄弟的读书声,如果深夜不倦,母亲脸上就会挂着微笑。父亲则出题数百,放在大斗里,定期取出测试,文章写不完,绝不许睡觉。
就这样,经过严格训练,加之天资聪颖,张英自然文采华章,与众不同。桐城知县邬汝楫像是预言家,夸他“文笔瑰奇,行谊端洁,翘然负公辅之望”,意思是张英德才兼备,必能当辅国重任。
是啊,国家改姓了,可天下还在,老百姓还要穿衣吃饭,江山还得读书人出来指点。
皇帝的讲师
康熙六年(1667年),张英考中进士,钦选翰林院庶吉士。皇帝说:“今欲于翰林内选择博学善书者二员,常侍左右,讲究文义。”于是,大臣们海选了一番,推荐了张英和高士奇。精湛的儒学功底,让他成了皇帝的讲师。
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张英就要出发,走到宫门,看门太监们都还提着灯笼。排队进宫,到了南书房,抬头一望,殿角还隐隐挂着几颗星星。
张英以自己深厚的儒学修养成为康熙讲师(资料图 图源网络)
张英比康熙大十八岁,从康熙十六年到二十年,他们都朝夕相处,寒暑不辍。课程都是经史典籍,如《尚书》、《通鉴纲目》、《易经》,统统一句句地过,让儒家仁者爱人、治国理政的思想滋养着年轻皇帝。
他们有时讨论前朝兴亡。康熙说:“古来朝代变更,像夏桀商纣,都是暴君,亡国咎由自取。而像明朝崇祯,没有大的过失,却亡了国。根子在于大臣都背公徇私,混淆是非,少有公忠体国之人”。
张英分析道:“明末之弊,莫大于朋党之争。大臣各立门户,彼此倾轧,置国事于度外,以致溃败不可收拾”。
康熙又言:“明朝中期,皇帝治国宽厚,这是好事,可是过于放纵。”张英一边肯定,一边引导:“皇上说得在理。明朝前期,治国过于严苛,所以后来转为宽仁。但从来都要宽严相济,这才是治国的大道”。
康熙有时会问到百姓生活,张英就不失时机地反映民间疾苦。有天,康熙说:“朕听说江北、湖广一代久旱无雨,老百姓没有收成”。
张英忧心忡忡地回道:“我的家乡桐城六月以后就没有雨水,收成不过往年的十分之一。现在谷价贵到和京城一样了,不知道冬春之际,老百姓怎么生活,估计不少人都会饿死了。皇上操心于此,真是万民之福。”不久,朝廷便免去安徽一带的赋税,百姓额手相庆。
张英并没有让皇帝埋首故纸堆,而是找机会让康熙了解百姓的真实情况(资料图 图源网络)
张英去世几年后,康熙还回忆起几十年前的这次对话。他说:“当年,张英曾说桐城县米价一两银可得三石”。
寒士的伯乐
隋唐以来,朝廷选拔人才都靠科举,乡试、会试、殿试,三年一次大比。多少人寒窗苦读,只期望有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以层层突围,接受挑选。
康熙十二年(1673年),张英第一次担任会试考官,却遇上了有人行贿,送的银子还不少,足足千两。面对诱惑,张英一口拒绝了。
他回家告诉妻子姚夫人,姚夫人很是赞同。姚夫人说:“穷人家有人送个三五两银子的,柴米就充足了,一家老老小小都知道,欢天喜地的。现在,突然来个千两白银,一夜暴富,又有何颜面向家人、孩子交代?”
可是,京城生活成本高,张英一个穷翰林,薪俸微薄,家中实在窘迫。张英踏进考场阅卷,就封闭了起来。
张英书法(资料图 图源网络)
家里没了经济来源,一家人靠着几斗面粉,吃了将近一个月的面汤。后来,身为副主考、也是桐城人的姚文然听说此事,感叹良久,说道:“张英能清廉如此,实在难能可贵!”
其实,张英能这样,一方面是自己品行高洁,另一方面也源自他对人才的爱惜。他饱尝过赶考的种种艰辛,曾写诗道:“十年犹记行人苦,风打篷窗雨似丝”。
因此,面对能决定命运的一张张试卷,张英倍加体谅,反复掂量,生怕有什么疏忽,辜负了考生的良苦用意。他说:“敢负昔年辛苦地,杏花曾见泪痕来”。
每当录中一份试卷,他总要手抚卷面,喃喃低语:“希望你珍惜机会,勉成正直之士,以报效国家。”仿佛考生就站在他面前,聆听着他的叮嘱一般。
张英担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后,就更加爱护翰林们,注重鼓励他们的锐气。康熙需要用人时,张英总会推荐那些勤于读书、洁身自好的年轻人。
推荐之后,张英从不透露半个字。在他看来,选人用人就是公事,是履行院长义务,而非个人恩情,以至于那些因张英进言得到提拔的人,一辈子都不知道是谁推荐的。连康熙都说:“张英每有荐举,从不令人知”。
家风的榜样
大凡有作为的人,都注重家风传承,以延续美德。张英也不例外。
他和姚夫人从小青梅竹马,一颦一笑间,都心意相通。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身为礼部尚书的张英主持纂修《平定朔漠方略》,连日住在畅春园,无暇回家。
家中秋兰开放,姚夫人一面惋惜“兰花盛开,未得共赏”,一面又安慰丈夫“寄语主人莫惆怅,秋花烂漫待君回”。
张英回家后,虽然兰花已谢,但他仍满怀热情地给妻子写诗:“携手偕为仙侣去,芙蓉岛在白云端”。希望日后一起回桐城,在龙眠山芙蓉岛做一对神仙伴侣。
张英既是体贴的丈夫,也是位细心的父亲。对于孩子,他懂得欣赏,懂得及时鼓励。有次退朝回家,六岁的小廷璐缠着他,讨要宫中水果吃。
张英重视家风家教,著有《聪训斋语》一书以教育子女(资料图 图源网络)
面对懵懂的小儿,张英并不嫌烦,写了一首《嘲璐儿》,其中有句:“娇痴索问朝回日,窃得官盘细果无”。名为嘲讽,实是怜爱,这其中是对孩子天性的尊重和耐心。
张廷玉幼年也依偎父亲膝下,接受张英亲自教导。十岁时,小廷玉就能背诵《尚书》《毛诗》,张英高兴地写诗道:“已通典诰兼风雅,远胜尔翁十岁时”。希望孩子胜过自己,这正是做父亲的殷殷期望。
张英一门和美相处,对外也是扶弱济贫。他每个月都要积余点钱,攒在一起,专门用于接济贫寒。他说:“能多作好事一两件,其乐逾于日享大烹之奉多矣!但在勉力而行之”。对他来说,能长期坚持做好事,比每天吃大餐还要快乐得多。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腊月,张英六十大寿。别人家向来是请戏班子、大宴宾客,但张英夫妇却赶制百件棉衣,安排家人走上街头,将棉衣送给路边受冻的流民。
因此,这样一位时时以宽仁为怀的人,又怎会为了三尺之地与人对簿公堂呢?他以和为贵,带动邻居吴家共让六尺之巷,不仅方便了路人,也为子孙作出了榜样,为后世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六尺巷”的故事便足见张英的胸襟(资料图 图源网络)
官场的清流
张英不贪恋官位。他担任大学士才两年,就急流勇退,辞官回家,过起了隐居生活。
他不愿与名利中人往来,认为“大约门下奔走之客,有损无益”,却对平民百姓很亲近。他在桐城龙眠的双溪园林,没有围墙栅栏,“任樵者取径”,以方便过往乡民。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南巡途中对张英说:“汝历朝三十余年,日侍左右,从无过失。今闻居乡亦极简静,可谓善到极地”。
就是这样一位喜爱清静的老人,遇事却不回避矛盾,还和在朝时一样,有着爱国惜才的公心。就是康熙这次南巡,江宁知府陈鹏年不愿阿谀逢迎、加重百姓负担,遭人构陷,以至于被皇太子胤礽告到康熙面前,要杀陈鹏年。
正巧张英到来,康熙便征询他的意见。张英一脸沉静,中肯地说了一句:“吏畏威而不怨,民怀德而不玩,士式教而不欺,廉其末也”。
意思是陈鹏年做官,下属敬畏他的威严,却不私下埋怨他;老百姓感恩他的仁德,却不轻视他;读书人争相效法他,却不欺瞒他。
虽然晚年隐居双溪,却仍有惜才之心(资料图 图源网络)
那么,至于清廉呢?那只是陈鹏年的小优点。听到这里,康熙扭头问胤礽:“那还要杀他吗?”胤礽一时竟无言以对。陈鹏年后来官至河道总督、兵部右侍郎。一代治河能臣,就这么着被张英救了下来。
其实,正是一秉至公、心底无私,才让张英心境平和恬淡,进退得体,无争无畏,犹如纷扰的政坛中的一股清流。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深秋,张英在桐城去世,享年七十二岁。此时,国家安定,黎民生息,世上少有乱离之人。康熙皇帝御赐碑文,对张英盖棺论定:“如止水之常澄,素怀淡定;若春风之自蔼,善气冲和”。
像澄澈的清水,像和煦的春风,这就是张英。
欢迎光临木柳书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世间尽知六尺巷,几人能懂张相国
父子宰相家训》前言
张廷玉的晚节(上)
好家风才有好子孙
中秋佳节话家风
家教家风|被康熙帝当面称赞的家族 有何不一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