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昨日辉煌与明日出路——说一点儿报刊与图书出版业的对比和随想

/杜辉

       报刊业和图书出版业也算一对好兄弟,都是所属文化产业,其业务内容、经营方式、行业特性也有很多共通点。两个行业都曾辉煌过,但时至今日,衰退没落的趋势也都确立。只不过报刊业先行一步,已走百步,图书出版业晚了一步,但也走了五十余步。不过方向都是一样的,展望明日未来也都是一般的光景。

       个人两个行业都有过从业经历,02-04年算专职做报刊业的发行,其他时间也零散做过一些相关工作。07年后算专职做图书出版行业。两个行业各有千秋,辉煌时也都有过自己的骄傲与成绩,没落后也都有自己的无奈与无力的自救。把一些个人见到的、经历的,做些浅显的对比、思考,缅怀昨日,思考明天。

       首先是人脉圈子的玩法不同。报刊业的编辑、记者,人脉圈子是黄金圈子,媒体行业地位越高,越能接触到行业的顶尖资源。而图书行业的业务圈子,在本行业内更为宽泛,对于行业内的发展助力更多,但除了行业后,价值就缩水严重。

       以发行岗位看,我从业时,报刊全国大小客户不到百余家,这些已经涵盖了大部分的优秀渠道商。而图书渠道虽然现在是渠道集中的趋势,但曾经有个数百家客户也很正常。而且期刊产品单一,对接业务也比较少。而图书品类繁多,就是一个渠道商,因为负责品类不同,也可能接触多名业务人员。这就造成了业务人脉圈子的宽窄差异。

       从编辑角度看,报刊的编辑接触人脉有一定的针对性、集中度,而且对接更为深入。比如财经记者自然是财经圈,体育记者自然是体育圈,除了公对公,还容易建立起私交,对象群体含金量极高。而图书行业,虽然编辑也有品类区别,但相当一部分是大类综合性的图书编辑,所以接触的对象范围更杂、更广,但含金量参差不齐。除此之外,图书行业的编辑,往往还需要接触纸厂、印刷厂、校对、排版、封面设计、营销媒体等等,很多时候是全流程参与,所以在行业相关业务上接触面是很广的,但这些资源大部分仅限于传统文化传媒口的发展,离开了这个贫穷的小圈子,价值大打折扣。

       还有一个圈子是广告圈子,这个是报刊独有,也算另一条出路。就算报刊不行了,还有其他媒体。就算传统媒体不行了,还有新媒体。但广告投放客户,每个行业其实就那些,圈子还是比较固定的。做好了,混好了,只要不是经济太糟,在哪里混都还有口饭吃,经济好的时候还可以有大餐。

       在这种不同领域人脉圈子宽窄的区别下,从狭义的范围看,如果仅限于本行业的发展,则图书行业发行、编辑的人脉圈更具优势。从广义的角度看,则是编辑、记者的整体发展空间更大,更容易转型、创业。因为接触的都是行业大佬,自然对自己在行业内的发展帮助更大。报刊行业的编辑、记者在新媒体涌现后的这些年,转型、发迹的很多。一个是有日常业务素养的帮助,反正文章线上线下都是写,线上的反而有更多空间发挥个人能力。另一个就是专业的高端人脉,如果想创业也容易找到助力与支持。如果仅在出版行业内,则是图书出版从业期间能认识更多的人脉,为自己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但这个行业的没落与穷困,发展下去有多大意义?

       其次是个人价值作用与体现的差异。报刊行业用人曾经比较随意一些,对于所谓的高学历并不强调,主要看你的业务能力。图书出版行业在民营这块还好,但在出版社这块则对学历有一种变态的痴迷。很多单位,业务能力并不重要,学历第一,这是门面,也是政绩。报刊行业用人上则更务实一些,报刊行业个人的作用和能力对业务作用影响更大,甚至具有台柱子的作用。

       曾几何时,报刊的编辑自有一批粉丝。做得好的在报刊社内真能算顶梁柱,去留都会影响一批大读者的忠诚度。写几篇文章,自有读者追捧,也是早期的粉丝经济学吧。报刊的发行也因为圈子不大,如果为人处世到位,脑筋灵活,那也是能捞钱的大拿,并且报刊社更为灵活也便于资源变现。

       图书行业个人的作用相较报刊就弱化许多。发展到现在,也有很多畅销书的策划,营销的大拿,这些也渐渐成为台柱子。但图书出版业终究客户多,摊子大,个人就算做得不错,在机构总体中也很难具有绝对影响力。真能有这个实力的一般也就自立门户了。在自立门户这块,期刊因为平台限制,除非玩自媒体,否则很难自立门户。

       再次是盈利点、著作权方式不同,造成平台消失后,个人转型差异。曾经绝大部分报刊以广告为主要利润来源,发行利润算锦上添花的事情。但随着新媒体的崛起,读者与广告投放都是坠崖式下降,极少部分成功转型到新媒体的,才得以发展。而图书的收益来源主要是依靠图书销售,随后这些年随着IP价值升值、电子阅读兴起,才有了其他收入,但这些对于绝大部分出版机构来说还是锦上添花的事情。虽然未来可期,但赛道狭窄,绝大部分出版机构必然被淘汰掉。

       电子阅读这块,虽然大家都在尝试,但盈利规模还远未达到可以维持基本运营的预期。在自媒体崛起后,图书需求可谓釜底抽薪式下降,电子书的发展实际陷入了某种停滞。不过图书行业也具有报刊业没有的一个优势项目,就是内容、作者的IP运营。曾经一时,也成为影视、游戏等行业的巨大内容供应商,但随着经济波动,影视、游戏行业陷入困境,此项运营也随之没落。

       报刊因其内容具有的原创性、时效性、评论性、主题灵活等特色,所以在与新媒体转换时更容易对接,更具有竞争性,当然绝大部分转型不了不是内容属性问题,而是体制问题。作为报刊业核心灵魂的记者、编辑,在转换为自媒体、新媒体后,发挥空间更大,个人魅力被放大,成为自媒体大IP的主力人群之一。虽然旧有的平台没落了,但个人的发展空间更大,这也是时代赋予的机遇。

       反观图书出版业,其内容在与自媒体对接时并无特别优势,且核心问题是图书的著作权是作者的,而出版机构只拥有出版、发行权。所以优质作者纷纷直接对接自媒体、新媒体,而图书出版机构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优质内容不足,优质作者出版意愿减弱的问题。图书出版业的从业人员,其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加工、宣传、销售他人的著作,所以在新媒体的运用以及转化上就有了先天的能力、认知的不足。所以图书出版行业相较报刊业,平台消亡缓慢,但温水煮青蛙,让人的认知滞后,存在侥幸心理,最终转换途径更少、效率较低。个人在新旧媒体及平台的转型时间滞后、成功率低,也正是这一问题的影响。

       最次是规模、人均效益差异,造成的平台转型成功率差异。报刊行业大部分规模较小,个人与报刊社平台的依附性弱一些,很大一部分人都有外财。对于个人,报刊社只算平台,没有了平台,只是少了一些保障和助力,但外财一样可以赚。但图书出版机构,个体对平台的依赖性更强,外财少,而且大部分外财都要依赖于平台才可以获取。所以平台不行后,对个体的影响力更大。

       还有就是人员规模,报刊社百人都算大社,小社十几个人足够日常运营。而出版社小则数十人,中则百人,大有数百上千的。报刊社船小好调头,掉不了头散伙也容易安置些。但出版社人多事杂,人均创利较低,就造成了大船笨拙,掉头缓慢,散伙涉及人员过多,难以安置。所以虽都没落,但报刊社的停刊、散伙更多见,出版社的关门尚少,但殊路同归,不争先后。

       面对时代的惊涛骇浪,敢问路在何方?自媒体、新媒体这种科技、时代的产物其社会影响力、吸金创造财富的能力现在都已得到验证,不用多说。都是媒体,都是做内容,只是载体不同,只是方式不同。对于个体,这中间能学习、对接、转换的自然就有自己的出路,自然可以找到更广阔的天地。不能跟上时代的、功能性文盲的自然也就被时代所淘汰。混吃等死,能熬到退休是善终。但大部分不能转型的从业者,必定是凄凉收场。

       对于平台,绝大部分的都会渐渐消亡。不管昨日如何辉煌,但明日必将被时代所遗忘。互联网的一大特点就是头部的虹吸效应。不管有多少平台,最终胜出的就是那几个头部企业。而头部中的老大又具有绝对的优势,在这种优势下,内容、资本、人力都会自己去依附与聚集在头部的头部。所以媒体未来的趋势,必然是大部分消亡。

       传统传媒行业在快速的巨变中,处处后知后觉,已然与时代的前端拉开了一定的距离,未来大概率会成为新崛起的各种媒体平台的附庸与某个事业部、项目组。传统媒体平台的消亡是趋势,个体如何找出路是谋生。未来或快或慢终将来临,机遇与挑战并存,前提是你能活下去还活得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南邮政报刊发行媒体化项目运营一览
蚂蚁全媒体中心刘鑫炜:有什么好的网站可以为自己树立品牌形象?
Kindle十年
发行新兴渠道:网上订阅优势分析 - 中国发行网
疫情对出版行业的影响
鲍洪俊:传统出版的三个致命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