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远去的童年记忆——寻迹宣武老城区
           图文/杜辉


7岁之前住在宣武区杨梅竹斜街的大杂院平房。杨梅竹斜街东临大栅栏西临琉璃厂,在当时,这地理位置在可是相当不错的。
以前的北京讲究东富西贵,宣武破崇文穷。老北京东西两城位置是内城,住的是满清的权贵、八旗子弟。而汉人、老百姓则聚居在宣武、崇文位置的外城。所以这片街区历史上居住的都是贫民百姓(富裕点的都少)。大家走过路过,还是不要被临街的门脸房所蒙蔽,其实背后的院子里大部分都是破旧的老房子,很多连厕所都没有,逼仄的大杂院内拥挤着一户户人家(现在很多人搬走了,空房子到多,院落里也安静许多)。
7岁之前就生活在这片街区。工作日从琉璃厂走,过南新华街到北新华街的幼儿园。休息日则以杨梅竹斜街为中心,在附近的胡同里玩耍。有时大人或者堂兄则带着我去大栅栏、前门玩耍。那时治安好,别看人小,自己去胡同里玩还是很安全的。
小时候没见过世面也不知道未来的好生活,所以到没觉得这里不好。当时还是觉得杨梅竹斜街很宽(因为附近其他胡同更窄),觉得大栅栏、琉璃厂很繁华。现在去闲逛,则觉得杨梅竹斜街仅仅是不窄。前门、大栅栏的衰败暮气则和小时的热闹繁华不是一个世界(改造后基本没人气也没老北京的气质和味道了)。
小时候父亲骑车带我去幼儿园的路上(不合规,但老百姓的生活都如此),有时会在和平门的全聚德烤鸭店吃早点。那时可是有早点生意、人气不错的,不像现在这般高大上。印象里这里早餐的肉包子和鸭血粉丝汤十分好吃。包子的肉很鲜,但我记不得是猪肉还是鸭肉。鸭血粉丝汤现在是没有了(问过全聚德的一个朋友),但给我的印象更深,觉得比肉包子更好吃。印象里是鸭血、粉丝这类食材,勾芡加上胡椒粉,汤汁鲜美浓稠,类似胡辣汤的味道,但终究那时太小印象十分模糊,就记得好吃。当然那时候也是物质匮乏,好吃的东西不多,所以外面偶尔吃顿早点是觉得十分新鲜和开心。


小时候对琉璃厂没什么印象,那时都穷也不讲究玩文玩,印象里偶尔会去买文具。还有就是穿过西琉璃厂那边有个远房亲戚,有时父亲会带我去走动走动,当然现在是没了联系。


至于杨梅竹斜街印象很深的是和樱桃胡同的交叉路口,我在这被自行车压过脚,结果脚踝缝了几针。缝针时候我哭的那叫撕心裂肺和上刑无异,到现在我自己都有印象。印象里应该是没打麻药,或者不大管用,反正是干疼。医生缝针的时候一直安慰马上就好了,还有最后一针之类的话语。


还有就是胡同里有个副食店,这种国营副食店当时主要销售什么油盐酱醋、糖果之类,日常生活离不开,对小孩子也充满了诱惑。副食店就在我住的大院斜对面,去是很方便,就是那时没钱。偶尔能得到几分钱的零花,去副食店里买几颗话梅糖可是美事。后来一直爱吃杨梅、话梅、杏干这类酸甜口的零食不知道是否是因为此而养成的味蕾记忆。现在这个副食店早已不在,但旧址位置仍是商店。


杨梅竹斜街上有一些小二楼的建筑。有个院子是类似福建土楼的式样,二楼围着院子建成了圈形。小时候的晚上有时借上厕所的名义去这里玩探险。灯光昏暗、走廊狭小,自己一个人在里边兜圈子,上下楼吓跑,穷开心。还有个西式建筑的小二楼,有个小伙伴住在里边。当时去过他家玩耍,记得楼板还是木质,感觉内部比较洋气,和自家的小平房不是一般感觉。


向东的大栅栏虽然繁华,但小时候也没钱,也不会消费,所以对于商业的印象并不深刻。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售卖的刨冰和冰激凌。刨冰就是把冰块打碎成渣,然后有个那种状似蘑菇的饮料机冲调机,把冰镇的饮料冲在碎冰渣上。虽然简单,但这在当时就是上等的消暑冷饮了。还有一种冰激凌,是塑料袋装的,挖一大勺,然后泡在杯装的可乐里售卖,也是当时十分喜欢的夏日冷饮。


杨梅竹斜街离广场不远,当时的广场还是开放式的。什么放风筝的,小商小贩、夏日乘凉的人很多,夏天大人经常带我来这里散步游玩。碰到假日、活动什么的还有花坛之类的可看。


7岁上学,上的是棕树斜街小学,只上了一年级上半学期就因为搬家而转学了。因为当时太小,对这个小学印象不深,班主任老师有点印象,但姓氏记不得了,其他的同学什么的都完全没有了印象。
虽然只上了一学期,但两件小事印象深刻。一个是学校是楼房,男女厕所分别在不同楼层。有次有个厕所坏了,临时做了性别调换。但小孩哪弄的清,进去后男女生都有,这是记得清楚。还有就是和同学打闹,一根竹签子扎进了眼皮,就是眼眶和眼球间的缝隙那个位置。当时把竹签拔出来,看没血就把签子扔了,也没当回事。成年后每次想起这事都不由得后怕,真是几十万分之一的侥幸才没去领残疾证。成年后还回这学校看过一次,说不上物是人非,因为人都没印象了。现在这小学已经没了,我们童年记忆中的世界很多都已这样消失,昨日种种今已无痕。


这片老街区现在老住户已经不多,大部分的房屋要不租给了外来打工的,要不就是空置,临街的房屋也大都改造成了门脸房。胡同里确实有不错的商业气质,但少了老北京的味道(倒没什么不好)。前门大栅栏也不再是北京的重要商业街,少了往昔的繁华与人气。没什么可怀念的,历史、人生就是这样前进。丢弃一些旧的,得到一些新的。
当时太小所以对很多事物记忆都已不清,模模糊糊到也没有什么不切实际的情怀美感。只是记录一段生活、一段经历。现在带着孩子来这里逛逛,也不怀念,就是有点唏嘘。幸好社会发展了,如果成年后我还要生活在这狭隘阴暗的老房子里,如果我的孩子也要生活在我童年的那种生活中,不敢想象,也太过可怕。还好现在不是这般光景,也要努力让孩子的未来不会再过这种生活才算尽到身为人父的一点义务。
一切记忆都是既往,一切生活都是当下与未来,过去仅做纪念,并不怀念。生活你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大栅栏两条道路拟更名,起因来自一张老地图
实探北京秘境(一、二、三)
观音寺街老字号云集 他们背后都有什么故事?
文化大栅栏:八大胡同寻京戏,琉璃厂里赏文玩
一尺大街实长25米——北京西城桐梓胡同手机速写
北京市内最长步行街——年内完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