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移动阅读—新媒介对传统出版物的市场再细分

文/杜辉 

移动通讯,这一划时代的产物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没有手机的生活会让现代都市人无所适从。随着手机技术的发展、进步、成熟,也赋予了这一通讯工具更多的功能和用途。其中的移动阅读功能,又再次改变了很多人的阅读习惯。现在通过移动工具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阅读,可以把碎片化的时间有效利用起来投入阅读之中,随身再也不用携带沉重的纸质书等等。

虽然根据最新统计国人对于传统图书的阅读从时间到阅读人群比例都有所下降,但并不能否认国人在广义阅读上投入的时间反而增加很多。图书的核心是内容的思想性、知识性、精神性。传统图书的载体历经金文、甲骨文、竹简、锦缎到宣纸的演变,随着人类的科学进步,图书的载体也不断演化、转变。近代图书以印刷纸为载体,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已经让图书这一概念固化在纸媒上。人们一想到图书,就会下意识的和纸张相关联。但随着互联网、电子计算机、移动通讯设备的兴起、普及,纸媒对于图书载体的垄断被突然打破。随之而改变的就是阅读的方式,功能性。

移动阅读对一些传统的出版人来说是洪水猛兽,这一新的阅读媒介,颠覆了他们所熟悉及赖以生存的模式。传统的出版人过分迷恋纸媒下的图书,对于新兴的媒介和形式总是出于自我保护本能的抵触,这种抵触更多的是源于内心对于新事物未知及无法适应的恐惧。阅读图书的功能和目的无非就是学习、娱乐、获取信息、吸收别人的经验与思想。不管媒介和载体如何改变,只要可以满足这些需求,那么市场就不会消失。现代人的阅读是爆发式的增长,人们在任何场合通过各种媒介,例如影视、网络、移动通讯、报刊图书等媒介进行前所未有的阅读活动。传统出版人如果对新事物不学习不利用不适应,那么图书就会被困死在新的阅读时代中。

对于一些前卫的出版人来说,又过度乐观,以为新的时代即将建立。移动阅读虽发展迅速,但是是以三低的形式建立起来的。低学历,低年龄,低收入。这一特质也就限制了移动阅读受众的消费力,对于阅读内容深度的接受力。而阅读功能更多的局限在娱乐性,休闲型上。首先移动阅读更多的是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内容缺少系统性、连贯性。看的时候虽然信息量庞大,但是阅读过后能留存在记忆中的十分有限,这种一过性阅读是很难得到传统图书深阅读所能带来的知识性、精神性、思想性。其次,阅读功能的娱乐性、休闲型,也大大影响了内容提供商对于内容采购的选择和判断,过分的娱乐性则会造成傻瓜型阅读,方便面式的精神食粮。再次,限于消费群体的特质,移动阅读的内容定价只能以低定价策略为主。但在低定价策略下,除了移动的服务商可以赚取高额利润外,图书内容提供者、作者、出版商都很难得到合理的利润。并且在移动的垄断及数据的不透明下,这种情况更是危害了作者及出版方的利益。真正的好书、畅销书、名家名著对于移动阅读的授权往往是诸多限制和回避的。

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会有产品的提供。移动阅读也不例外,针对移动阅读的特点,可以把图书形式内容有针对性的加以转变。只要对市场有所正确的认识和操作,并不会损害传统出版的利益,并且也会达成新的利润点。移动阅读的读者群体更多的是年轻人,这一部分群体正在成长,明天将会成为消费的主力。不在前期抓住并培养这一消费群体,那么在未来将会遭受巨大的损失,甚至是消亡。针对目前移动阅读三低的状况,传统的出版人完全可以以积极主动的策略进行操作。比如可以暂不把新图书授权,可以选择一些已经逐步退出实体书销售市场的产品,错开时间在不同销售渠道授权,等于是延长了一本书的市场寿命;可以把一些深阅读及系统的内容,根据移动阅读终端的显示特性,改为几十字几百字一个小段落、知识点的表达方式,可以把已经出版的图书按这一特质进行改编(逻辑思维其实正在做这点);可以把图书的重点内容制作成精华版在移动阅读空间上授权,如果读者喜欢,反而可以促进实体图书的销售。等等等等,只有去了解这个消费群体的特质,进行有针对性的运营操作,才会避免对传统出版的冲击,并产生新的利润。

随着技术发展,移动阅读的特性也在改变。传统手机每屏可以显示50个字左右,但是新的移动平台则可以显示几百字,甚至上千字。随着存贮技术及网速的改变,多媒体形式也会逐步增加,内容会更加多元化。传统出版人不要把移动阅读去模式化、固化为某种形式,概念。而要去随着技术进步,随着消费方式、阅读形式的改变去改变自己的经营理念、市场策略。只有随时改变、随时学习、随时吸收新事物,才可以把冲击转变为机会,把市场的分化转为盈利的契机。

作者注:

原文发表在网购导报2012.5.22第11版,此为原文,与发表有所不同。当时帮朋友凑数的文章,现在看真是通篇的废话。

传统出版人从开始对移动阅读的满心期待到现在的形同鸡肋,这里面最大的原因不是没有市场,没有读者,技术发展不到位。而是移动垄断造成的利益分配不均,或者说就是利用垄断做的巧取豪夺。还有就是国内所谓互联网事业的浮躁,只做数据,只做流量去骗取投资。没有人为消费者考虑,更不会有人为作者和版权所有者考虑。大家考虑的就是把消费者做猎物,把版权供给着做诱饵,自己去从中渔利。

 本人也只是用手机去看看微博、微信的文章,电子书是看不来的,不习惯,也不喜欢。现在的移动阅读更是把三低发挥的淋漓尽致。并不否认这是一个细分的市场领域,但是这绝不应该是移动阅读的代表和标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出炉 人均每5天才读一份报-搜狐新闻
关于网络出版的一些常识
当代信息交流的模型及特点
报刊杂志手机APP制作,传统纸媒的新出路
写作笔记:纸媒的荣光与网络媒体的新路
移动时代媒体融合更有讲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