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寿眉比白毫银针更具性价比,大叶片做成的白茶更耐泡?是真是假?

文由白茶大课堂原创撰写,未经允许,任何人和媒体不得转载

《1》

又一次聊到了耐泡话题。

收到一段留言。

“白毫银针这种嫩茶,好看不好喝,茶味不耐泡,没有性价比。真正适合普通茶客的,还得选大叶片带茶梗的寿眉,茶味足,耐冲泡。”

将对方观点简化起来,无非是原料粗老的茶叶,才会具有耐泡优势。

但这种说法,一早就是老黄历。

在茶圈里早已经被辟谣,没有任何可信度。

喝白茶,白毫银针和寿眉之间只要品质相当,产区、工艺接近,耐泡表现能做到平分秋色,不分上下。

只不过,银针的茶味更鲜,毫香更足,汤感更淳和细腻。

寿眉的茶味更偏甘润,花香更为明显罢了。

它们之间仅仅是茶味特色差距,不存在明显的耐泡度差别!

《2》

何况,原料采摘太老的白茶,反而劣势明显。

网上很多9.9包邮、或者几十元一饼的低端白茶,普遍能看到这样的共性。

用料很低端,不精细。

老叶片居多,极少包括芽头与嫩叶。

茶梗偏长,外观形似小木棍。这种粗糙茶梗存在木质化倾向,即便泡开后也丝毫不柔软。

叶片宽、大、薄,梗叶内部含有大量粗纤维,叶底没有鲜活软亮弹性的便宜白茶,哪怕只是看外观,就能看出它的原料很一般。

这种粗老原料,摆不上台面。

因为采茶偏老,内在茶味物质流失严重。

用这样的粗老原料制茶,茶味问题明显。

首先,茶味淡寡。

哪怕增加投茶量,茶味也不醇厚。

其次,茶香缺失。

毫香、花香、竹林香、草药香等多元茶香,一概缺位。

同时,闻起来还能感受到几分粗气,茶香并不细腻。

最后,茶味不耐泡。

内在茶味物质积累空空如也,泡出来茶味不醇,汤感不厚。

连泡两、三次后,茶味明显转淡,很难再泡出合适的浓淡茶味。

认真说起来,如此味薄寡淡的粗老茶,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具备耐泡特点。

《3》

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之间,好茶都耐泡。

前提是,产区环境、制茶工艺、后期仓储要到位。

温光水气土等综合优势明显的高山白茶,更利于产出高品质茶青。

制茶时,有了优质茶青只是开始的第一步,还要及时摊晾,薄摊薄晾,精细干燥,在不过多损失养分风味前提下,尽可能将干度控制得越低越好。

如果是白茶饼,要根据紧压白茶的相关规定,压饼程度松紧适中,里外均匀干透。

后期仓储环节,严格密封、干燥、阴凉、洁净存茶,防止好茶因为受潮跑气,导致茶味物质流失。

环环紧扣,才能得出一款好喝、耐泡的茶味。

喝白茶,寿眉不是粗老茶叶的代名词。

尤其是在2018年后,即便是秋寿眉,也极少是粗枝大叶模样。

而是连芽带叶片采摘,只取一截嫩梗。

梗叶经历多次沸水冲泡,干茶逐渐吸饱水分,也能重回嫩活、饱满、柔韧的好状态。

枉顾品质基础不谈。

一味去提粗老茶叶更耐泡,老茶比新茶更耐泡等,诸如此类的观点,一概不能信!

欢迎关注【白茶大课堂】,了解更多白茶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白茶大课堂菇凉陈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饼茶没有散茶好,寿眉不值钱,10个白茶偏心语录,你中了几个?
白茶属于什么茶?是热性还是凉性?7个角度带你一次性了解白茶!
买茶饼担心吃亏?5个鉴饼实录带你拨开白茶迷雾,手把手教你避坑
白茶属于什么茶?是寒性还是温性?带你一次性了解白茶!
一篇文章读懂白茶
白茶是什么?白茶中有什么?一篇文章带你全面了解白茶知识!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