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庆华:哪儿有那么多“怀才不遇”

本号已入驻“个人图书馆”,欢迎投稿,尤其欢迎人生哲理等历史、文学、杂文、及文学评论类原创文章,若有打赏归原创作者。投稿邮箱:2713023142@qq.com,文后请附微信联系方式和作者简介。

宋庆华:哪儿有那么多“怀才不遇”

作者:宋庆华

生活中,时不时会碰上一些对他人对社会怨言连天的人,表现愤懑的或者情绪化的多是一些所谓“怀才不遇”的人。

关注“怀才不遇”一词。《成语大词典》的解释是:胸怀才学而未逢其时。多指屈居微贱而不得志。问度娘说是: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不被赏识任用。多指屈居不得志。

想来也是,除非是天才,一个人读书思考、阅历积累好不容易在腹中揣上了点“才”也可能是“大略雄才”“,却没能“遇”上合适的机会合适的领导合适的时代去施展去发挥去彰显,博得公众眼球或者赏识,取得预想中的成果或者成功,还得屈居自认为堪当大任的才能不相匹配的低位,当然令人郁闷使人忿懑乃至不平则鸣而出言不逊,倒也不难理解,如果动点恻隐之心进而还有些同情。

不过,有的“怀才不遇”者常有些过了,看见人家出成果,就一定认为是规则“跑冒滴漏”弄成的,眼瞅着人家升了官,就肯定以为都是“跑送跪舔钻门子”的结果,别人赚了钱发了家致了富必定是用“假冒伪劣”昧了良心“坑蒙拐骗”来的,别人成了名成了家得了奖绝对是“暗箱运行”靠“人为炒作”来的,总之将诸多的社会现象都视为不公不平的结果,都一慨而论为从不正当途径获得,因而不停地抱怨聒噪,怨天尤人,自然就会哀叹怀才不遇。

其实,冷静下来想想,哪儿有那么多的“怀才不遇”哟?

人世间有没有不公平不公正不透明的事?有没有歪门邪道、卑鄙龌龊甚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不惜谋财害命的人和事?有,肯定有,有时可能还大行其道。但总体来看只占少数且躲在犄角旮旯,上不得台面进不到主流见不得广庭大众和灿烂阳光,毕竟都是一些人神共愤的勾当。

倘若你的思路就局限在你一直固守的团队、专业或者领域,想法就在你熟悉的“一亩三分地”里打旋旋,跳不出惯常思维的困扰,孜孜计较于眼前的苟且的却固执地以为理当属于自己的“功名利禄”之中而不能自拔,自然以为自己满腹的“才”没有合适的“遇”而不能“变现”,当然怨天尤人。但是,如果你把格局放大一点,把视角拓宽一点,跳出这“山界”,挣脱这羁绊,才发现原来这些都不过是自以为是的执迷,不堪一提的“小九九”心思竟让人感觉可笑可伶而羞于卮言。

如果你再问几个什么和为什么,问问你怀揣的是“才”吗?什么样的“才”,是你自认为可以实现你的远大抱负的“才”,是真才实学的“才”或是其他的什么“才”?无才当然无用,遑论恰逢其时。把“才”捋清了,再谈“遇”的问题,千年皇权制度下有一句人人耳熟能详的话:“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而今也要看“遇”上什么时代?具体的什么人?这个团队这个上司是否赏识你?就一个“才”字一个“遇”字细掰下来就一门值得考究的大学问。

说到“怀才不遇”,在我们脑海里会涌动许多历史上的人,当然是名人,是怀有大“才”之人,甭说“才”,就是求“遇”也有绵绵千里的故事,他们的所遭所遇不仅是才华得不到施展,而且是船破遭遇顶风浪,灭顶之灾险当前。

说说苏轼吧,其才其名不用说了,随便列几段名句,举几个名篇,天下人似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著作等身,名气千年不减反增。年纪轻轻即中举为官,熙宁四年,苏轼上书议论王安石变法的弊病,被宋神宗授为杭州通判,以后辗转密州、徐州、湖州为官,一路不思“怀才不遇”,反倒一路革新除弊、因法便民、治水建设,颇有建树。元丰二年(1079年),他调为湖州知州,给宋神宗上《湖州谢表》,内有“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等句,被新党利用,诬陷为讥讽朝政,被逮捕下狱103天,险遭杀头,是为“乌台诗案”。此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五年后去常州,宋哲宗继位,遇司马光为相,被升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礼部贡举,竟视“遇”而不顾,不识抬举,又再次对新党提出谏议,出于己见或许是真见而得罪两党,只好离京知杭州,又曾被召回朝,因为政见不合又逐去颍州,以后惠州至海南岛的儋州,元符三年(1100年)奉诏回朝途中病逝,时年66岁。苏轼一生“遇”了最好的主儿,两个皇帝,一个太后,三个宰相都欣赏他的才能,都想重用他,以他之才之能,甭说是顺杆爬,就是圜溜一下也得以·······位极人臣或权倾朝野,然而他不,他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政见,且执迷不悟,自执己见,见“遇”不遇,只是他这种“怀才不遇”使得自己一生疲惫,一世坎坷,正如他的诗曰:“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从某种意义上讲,苏轼真算是历史上“怀才不遇”的典型,正因为如此才成就了一个大诗人大词人大文章家实干家和美食家。他被贬去黄州任团练副使,职级够低且无实权,禄不养家,却不以为苦,即率领家人开垦城东一块坡地种田,自号“东坡居士”,去到城外的赤壁山游历,写下《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之千古名篇。正因为他怀自己的“才”有自己的“见”,虽起伏跌宕四海飘零,但他自我心态调济良好,不仅生活得有滋有味,创下不少享誉后世的美食佳肴,还一路为民修路筑桥、植树开学,且一生名篇佳作不断。不过试想如果他不如此“怀才不遇”,史上便会少了一个流芳百世的大家。

随笔举几个篇章,随手摘几句诗词,如雷贯耳,除了精当的笔触勾人浮想联翩,更有独特的刻骨铭心的体悟、理性和意蕴,咽嚼苦痛化着释然接受、欣然品评、优然享受,心境之阔,格局之大,熔入千锤百炼的文字功底,一定出佳作出上品。仅就官宦生涯,好景都不长,辗转平移都应当揣着抑郁、憋屈或是愤懑,他却是不予理会。别的不说,就看他在三处被贬之地,在黄州游赤壁山写下的赋和词,在惠州吟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到儋州,那可是朝廷流放犯人的蛮夷之地,虽年已华甲,写下的心迹却是“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这就是“东坡居士。”

儒家正视人生,释家否定人生,道家简化人生,苏轼所怀之“才”学惯儒释道三家并以此打下坚实的国学基础,生发出独特的哲理、思辨、禅思以及无穷无尽的想象,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把释家的佛理升华为自我释然一切艰难困苦思想困顿的心灵之道,无往而无不释然。他说:“无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其文才学术、个人魅力、旷达心境,非平庸者即使经历练也不可成就。苏轼也“遇”了,天时地利人和占尽,一切都应顺理成章地进入一片锦绣天地,而事实上他却是一生坎坷,也可以说是“不遇”,但不见他抱怨喊屈,怨天尤人,反倒促使他有机会深入民生,踏入蛮荒,深刻思考,成就他青史留名的业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说透世事。“休言万世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细悟深刻力透纸背。“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内涵何等的修养、气度与豁达,文如其人,可爱又可敬,不被代代传诵似乎都不可能。于他而言,“遇”与“不遇”,取甚舍甚,于利于蔽,似乎无从谈起,犯不着言说。读懂这东坡居士,想想还有甚末“怀才不遇”,何况我等不过能识几个字吐几点墨迹的俗人,仅剩嵯诧而已。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那只是相较于泰山目力所及的周边景象,倘若将东岳与后来认知的其他四岳相比肩,甚至与珠穆拉玛峰的比高低,高度不知相差几何,古人出此绝句今人看来确实不知天高地厚,不得不承认任何时代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囿于有限的认知。更多的人被眼前的物质的生理的利益所蒙蔽,见不到长远的精神的灵魂的愿景,忽略了“才”的积累和认知的提升,走不出“遇”与“不遇”的怪圈,只得始终陷于低级的庸俗之中。

读懂苏轼,哪儿有那么多“怀才不遇”。

知古鉴今,我们也能够释然一切,放飞魂灵,敞亮心智说:哪儿有那么多的“怀才不遇”。

作者原创文章:

宋庆华:笑着往后退

宋庆华:母亲喝茶

宋庆华:千年老子

宋庆华:隐士之“显”

宋庆华:回收尊严(小说)

宋庆华:对不起的写作

宋庆华:千年叙事典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心目中的苏轼
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到底有多厉害?
(原创)博乐:美丽的西湖竟是千年前一位诗人所修——
怀念苏东坡
致东坡居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