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立人:对人性的假设(续)


本号已入驻“个人图书馆”,所有原创文章四百四十篇,你百度时可在个人图书馆搜索到,欢迎开白转载,更欢迎投稿,尤其欢迎历史、文学、杂文、及文学评论类原创文章,若有打赏归原创作者,投稿邮箱:2713023142@qq.com,文后请附微信联系方式和作者简介。

  周立人:对人性的假设(续)

作者:  周立人 (上海理工大学)

 

佛教则把人性定义为“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即瑜伽行派所说的“根本心”,常意译为藏识、宅识等。小乘部派佛教只建立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而瑜伽行派却认为在此六识的深处,还有一个不断活动且导致生死轮回的根本心,它就是阿赖耶识。

最先提出阿赖耶识的是《解深密经》。从佛教的教义来看,佛教各宗派对阿赖耶识有着不同的解释,比较流行的说法是:阿赖耶识是由如来藏与无明和合而生的,属于真妄二性和合之识。换句话说,人性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善,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恶,而是两者的混合。[1]然而,佛教又把人性看作是一种虚无的东西。佛教认为,人由五蕴,即色(物质、肉体)、受(喜怒哀乐)、想(理念活动)、行(意志活动)、识(统一前几种活动的意识)组成,但五蕴是无常虚幻的,最终要分离消散,归于寂灭,因而人并没有一个真实的本体实在。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性的本质是无,是空。

那么,人性的本质既然是无,是空,人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于是佛教把生命的意义寄托在佛性上。 禅宗甚至认为佛性即是人性,佛从自身求,不须向外觅,只直指本心,便能顿悟成佛。禅宗很赞赏大乘佛教《维摩经·佛国品》中的一段话:“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也就是说,只要内心觉悟,人人都可以达到佛性的崇高境界,所居之所亦即成为净土。

此而知,佛教虽然否定经验世界的美,但却崇尚超验世界的美(如佛性之美、“净土”之美这种以寂灭(无相无知,无欲无念)为特征的至乐至美的精神境界里,人的一切烦恼和痛苦都荡然无存,一切愚痴和执著都化为乌有。这真可谓一种超越人生和世俗的大美大乐。

关于净土(即极乐世界)的由来,《佛说无量经》载:“世自在王如来住世时,有国王因闻佛法,发无上正道意,弃国捐王,出家修道,号曰法藏。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前发下了48条度生大愿,普度有情。”其中有:“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最后,法藏比丘请世自在王佛为其广说210亿诸佛国土的情状,并且以此作为蓝本,经五劫之后,以大愿力创造了这个极乐世界;法藏比丘成佛后号阿弥陀佛,也就是这个极乐世界的教主。

关于净土之美,《万善同归集》所引《安国抄》有“24种乐”,所引《群疑论》有“30种益”,这是理想化的,彼岸的、超验的美。佛教认为,人生的最高旨趣在于证得佛性,进而达到涅槃。涅槃具有“常乐我净”四德常者,涅槃之体,恒不变而无生灭;乐者 ,涅槃之用,缘灭而永安永乐;我者,涅槃之主,性不易而真实;净者,涅槃之性,不为幻尘所污染。《无量寿经》中说:“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佛以究竟证故,常享常乐我净之法乐。众生以彻底迷故,恒受生死轮回之妄苦。”

如果说,基督教认为苦难是铸造高尚灵魂的场所,那么佛教则认定转迷成悟、离苦得乐的“涅槃”是人性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当然,这时的人性已不再是真妄二性和合的阿赖耶识,而是人性在剔除了妄性之后所剩下的真性。    儒家则主张以“仁”为核心的人性美。孔子说:“里仁为美。”(《论语·里仁》)意谓和讲仁义道德的人相处,这才是美。而且,孔子一方面以“仁学”作为儒家美学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又把“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当作实现仁学,完善人性的必由之路

然而,孔子人性审美观受其恢复和维护周礼的最终目的的制约,有明显的保守色彩。儒家的这一保守性在《周易》中也时见一斑:“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周易·坤》)意谓摆正自己的位置,坚守礼制的体统,美德便在其中了,而身体力行,在事业中发扬,那就堪称完美无缺了。

孟子继承了孔子关于人性美的思想,即把人性和审美相联系。他说:“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孟子·告子上》)意谓口对于滋味,有相同的嗜好;耳对于声音,有相同的听觉;眼对于容色,有相同的美感。谈到人的内心,唯独就没有相同之处了吗?人的内心的相同点又该是何物呢?那就是理和义。圣人只是早先得知了这一点。所以理和义对于我们内心的愉悦作用,就好比家畜的肉能让我们大饱口福一样。

孟子的比喻似乎有点低俗,但却很直观、很坦率、很平易地表达了理和义给人们精神上带来的美的感受。在他看来,人性美的最高境界是通过“养心”来培育一种“浩然之气”。他说:“我善养吾浩然之……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孟子·公孙丑上》)一旦养成了“浩然之气”便可达到超凡入圣美好境界——“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尽心下》

这显然将人性美过于神化。当然,孟子有关人性美的论述也有针对现实的,如他认为廉洁是人性美的一种表现:“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孟子·公孙丑下》)意谓哪有君子可以用钱财来收买的呢?这句话对于我们当下的反腐倡廉仍然具有启迪与警示的作用。

对儒家美学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易传》则通过解释筮文来描述,并且采用了与阴阳相关的隐喻象征手法来突显出人性之美。如:“亁,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但由于认识论上的神秘主义特点,不少比附很难令人信服。这一点在董仲舒有关人性的论述中也能找到,如他也喜欢将人与天相作比附,说:“身之名取诸天,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两有贪仁之性。”(《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换句话说,人性的善与恶是很自然的,就像天有阴阳一样。
  道家
喜欢从自然或超然的角度来审视人性之美,如庄子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他把“仙真”之美当作人性之美,认为仙人傲世出尘,与世无争,致虚守静,物我两忘,无己无待,并且能以永年之术龟鹤遐龄。他还认为:有真人而后有真知。“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谋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庄子·大宗师》)意思是:真人不预测先兆,不妄自尊大,也不谋虑未来;他们过错的时候悔,有功劳的时候不得意;这样,他们即便处也会感到恐惧落入中也不会被水濡湿,烈火也不会感到灼热。只有认识上升到与大道合一时有可能达到如此的境界由此可见,道家倡导的是超功利、超世俗的人性美,其结果往往很容易人们引向追求长生不死羽化成仙的道路(道教的产生便是一个例子)。

对于庄子的人性美,袁伯诚在《庄子的诗意人生追求与诗化哲学》中作出这样的评价:“庄子与老子不同之处是,庄子反文化的理论立场把哲学诗化而导向美学,他试图通过追求一种超声色之美的审美心理,使人类的审美精神得以净化与提升,达到彻底超功利超社会的状态。人类的心灵净化了,提升到澹然无极的境界,美的事物就自然集于一身,就能'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庄子创造的丧失自我与'道通为一’的精神境界,带有十分浓厚的神秘色彩。”[2]袁伯诚在这里所说的“丧失自我与'道通为一’的精神境界”,如果用18世纪德国诗人席勒的话来说,就是“外在自然”(客观的世界)与“内在自然”(人的本性)的融为一体;即在自然被人的纯朴情感与理念人格化的同时,人格也在同自然的和谐中被自然化。

原载 《中西文化论》(略作补充)


[1] 受此启发,宋明理学把人性看做由“天命之性”(善)和“气质之性”(恶)相杂而成。而明末清初的回儒学派又在此基础上提出“真性”与“禀性”之说,认为人性“有二品:一真性,二禀性”(《清真指南》)。

[2] 袁伯诚:《庄子的诗意人生追求与诗化哲学》,《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周立人原创文章

周立人:伊甸园故事新解

周立人:对人性的假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文化的思考
王德兴著《人性论》(通论1):一,各取所需的人性论
庄子:千年前绝世一人,千年后仍然孑然一身
世道
心性论
《复性书》说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