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写人生,成己达人
9月12日,山东卫视《齐鲁先锋》节目播放了我的专题片《姜洪雷:躬身笃行,成己达人》,5分钟的片子讲了我最近坚持做的几件事,献血、跑步、党课,10分钟版本的另外讲到写作,事儿本平常,人人皆可为之,但我之所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是我把他们跟人才培养结合起来,而且比别人做得更执着一些,这也见证了坚持的力量。
前两篇谈了献血、跑步,今天说一说写作。
我们的写作始于小学乃至幼儿园阶段,中文英文都有正规的训练。从高中毕业开始,中文写作的训练就停止了,而最终的结果是多数中国人不愿意写东西,说明学生时代的写作训练是失败的。
不愿意写,是常态。网络媒体的发展更加剧了这个问题,最初博客流行的时候,韩寒是那个时代的代表,有很多思想深刻的文字。后来微博发展起来,入住了一批娱乐明星,不超过140字也顺应了人们不想写长文的需求。现在我们在微信QQ上交流,丰富的表情包,又代替了文字的功能,导致人们越来越不愿写。
但写作是有价值的存在,即使在这融媒体时代,文字的力量仍然强大。一些有影响力的公众号的存在就说明了这一点。
一、写作之“成己”
我也不属于爱写文章的那种,很多时候是逼着自己干。
最早写作文,是为了应付老师。写日记,是属于自己的文字,在高中时代坚持得还好,到了大学,断断续续的,工作之后,有工作笔记,笔记常有,因为工作常有,偶尔也写工作日志,但总是断断续续,少了些总结和反思,工作水平就提不上去。
另外就是写日常生活,早年在搜狐开过一个博客,洪哥的自留地,坚持写了接近两年,给孩子也开了一个博客,记录她的成长,不到两年,两个博客后来同时中断了,自留地荒芜了。QQ空间十篇八篇的日志,也有几条说说。
再后来有了微信,从2014年起,偶尔微信朋友圈发个图片,写个心情,也没能做到事事儿都记录。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就会被遗忘,甚至关于孩子成长的一些记忆也模糊了。
再到后来,因为上课的原因,建设课程网站,开课程公众号,写一些跟课程相关的文字,如教学的设计,与同学们沟通教学的体会,等等,也积累了一些文字。
2018年初,跟女儿一起开了个人公众号“子曰雷语”,本意是记录展示她的研学日志、作文,活动心得等,我则记录跑步、公益,工作。后来孩子学习忙起来,不见了“子曰”,只剩下“雷语”。干脆改名“洪哥雷语”。
目前,这个公众号是我的主要写作阵地。多数是我的原创作品,偶尔有学生的作品,有100多篇了,今年寒假,稍微整理了一下,累计起来得有五六十万字。2018年这些活动相当多,产量高一些。2019年稍微少了些,中间有段时间懈怠,加入千字文训练营激励自己,数量又上来了。
记录,是为了不被遗忘,也是及时的总结反思,也会后来的自己储备精神力量。常有人问我,写这么多文字,哪里来的时间?这里面有诀窍,一是善用工具,我常用的工具有美篇、讯飞输入法,美篇用来做图文记录,讯飞输入法实现语音录入,非常迅速。二是合理利用时间。我经常在班车上写作,采取看图说话的方式,先找一些活动相关的图片上传到美篇,然后对着每张图片说话,串联活动的进程,最多的一次,80分钟的班车旅程,我用语音录入了1万多字。跑步时如果有了灵感,也会边跑边写。
回到家,再用WPS整理一下,发到微信公众号上,就可以了。因为这些文字多是流水式的记录,不需要很深入的思考和查证资料,一般每小时可以处理1500字左右,一个周末,一篇万字文章,可以轻松完成。
写了这么多,因为没有刻意去训练写作,水平未见提高,仍然只是记录生活,偶尔加一些所思所得,故而这些文字,适合身边的人看。一些文章在献血圈、跑步圈特别是学生圈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也有充分的互动,但没有大规模的传播,除了一篇阅读量过万的《最美老婆养成记》,几篇过千的如《空荡荡的献血屋,人满为患的医院》《能写万字文,敢跑马拉松,学研俱精通,齐鲁工大有个专业叫“能动”》,多数阅读量在几百次,属于“小众”型公众号。
二、写作之“达人”
1.问题
当前,大学生写作能力不强,是个现实的无奈。
我的一个学生,现在是某企业的中层,来学校搞校招的时候,很严肃地跟我探讨,“姜老师,咱们现在不开语文写作课吗?怎么现在的大学生什么都不会写?”注意,他的用词是“什么都不会”,我明白他所指。小到请假条,工作计划总结,写上三五句话就会出现错别字,病句,这是常态。大到专业文献的写作,产品设计说明书,工艺流程说明,等等,更难以驾驭。这反而说明,用人单位对于这点是相当重视的,一个学生如果具备了会写的能力,就能在未来的择业和就业中获得竞争的优势,
其实在学生时代这些问题就暴露出来了,特别是在毕业环节,每一位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指导老师都是崩溃的,不但要应对整体设计、计算的错误,还得兼顾具体到语义的表达,标点的使用,经常是改到无从下手,不辛苦才怪。但这是已经为时已晚,平时的训练没有,他们怎么会有相应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在日常工作中去渗透写作的训练,一些专业课应该尝试让同学们用专业的语言表达对某一专业问题的认识,做原创性的写作,哪怕一门课只布置一次这样的作业,多门课的综合训练下来,也能获得提高。实验课,要有设计性的,这类实验没有现成的模板,逼着他必须自己去写,验证类的实验,套路式的实验,预习报告、实验报告,多数同学会一抄了之,只填上自己的实验数据而已,至于为什么这样,如何表达,他不会关心,不认真做,也得不到相应的训练。
我们完全可以把写作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大学里有很多活动,每一次活动之后,动员学生写上百八十字的活动体验,他会用真实的表达而不至于去复制拷贝,写的多了表达自然就流畅了,也能出口成章了,还能巩固活动的成果。
而所有这些训练应该体系化,但需要共同努力。我曾经围绕这个主题写过一个教研项目,最终没有得到立项,也把相应的意见向上反馈了,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对策
那就先从自己能说了算的领域做起。
1)环保课
最初发动学生写作,始于通选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通选课一般采用“作业+考试”的形式考核。2008年前后,我让同学们做环境专题研究,开了一个搜狐博客交作业,结果发现,多数内容是抄袭的,很不爽,但很难根治,也意识到,同学们写不了有深度的专业文章,更何况是为了应付通选课,更不会认真去做。那就干脆降低难度,让他们写环境调查报告,写活动体验,难度降低,同学们的写作热情高了一些,而且这些东西是自己的亲身体验,不容易抄袭,虽然写的质量一般,但总体上是原创居多,只要原创,哪怕再差,也给予肯定和鼓励,只要是抄袭,就无情地批评,这对于端正学风也有好处。
把这些作业写到哪里?是个问题,我不喜欢纸质版的文件,也不喜欢word版的文件,我希望同学们写的东西是面向全体的,是人人可以参与检验的,于是从2008年起,辗转用了好多网络平台。这一部分有点儿絮叨,绿色字体部分,可以忽略跳过。
搜狐博客出了问题,又开设了一个网易博客。同学们可以在上面图文并茂地展示的学习成果,我也可以直接在文章上写批阅点评意见,一些同学写得很好,得到肯定后,就很乐意去做,也积累了不少优秀作业。可惜,最近网易博客关门了,这些作品也找不到了。
后来迁移到QQ群的群空间,让同学们以空间日志的形式提交。缺点是群是封闭的,对外展示不方便。后来群空间的功能弱化,这条路也被堵死了,当时写的有些文章还能看见,当时觉得挺好,但现在看,一般般。
外面的载体不靠谱,2013年,下决心建了课程网站,用的是discuz平台,论坛形式的,这其实也是别人家的工具,放到了我们学校网站上。以我这看不懂代码的人,费了不少劲,竟然把网站搭起来了,而且模样还不错。这个网站实际上就是个论坛,非常适合做课程用,同学们以独立用户在网站上发帖写作业,可以图文并茂,还可以互动(当然这个功能用得比较少),老师可以直接贴上批阅标签(优秀,一般,良好,较差,抄袭可耻),用评论功能写评语打分。虽然统计起来麻烦,但对于展示课程和交作业,很有帮助。但用了有3年多,可能未对主程序升级的缘故,也开始出问题,频繁地死机,据网络中心说,还经常受到攻击,后来图片上传功能失效了,怎么也改不好(我确实不懂代码啊!),不得已,又把这个网站放弃了。这段时间的作业数量最多,质量最高,人均达到了5篇!
后来又找来了美篇,也是为了给同学们推荐一个记录自己生活的工具,统计作业批阅作业麻烦了很多,但还好,至少可以用。
后来开设了课程公众号,将作业通知、考勤等整合到上面。部分优秀作业在上面展示,我也会分享到朋友圈,偶尔还有打赏,打赏金发给同学们,他们也很高兴。
这些载体和平台都是跟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采用的,现在更合适的是网络课程智慧平台,下一步准备用上它。
环保作业采取设最低要求,上不封顶的模式,同学至少写1篇合格作业,鼓励多写,多写多得分,2017年上半年的选课的王琳琳同学,一期课程下来,写了十几篇作业。每一篇都是精品王琳琳:最好的礼物特别推介此文,请点击阅读,单靠写作就拿了300多分也就是说,她一个人可以完成5个人及格分,三个人的满分。这种激励措施让一些同学重新发现了写作的乐趣,环保课也给了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2)跑步课
跑步课开设的较晚,用了环保课的套路,要求交一篇作业,记录自己课堂所学和课下训练情况,以及参加比赛活动的心得体会等等。用的是美篇APP和公众号,两个学期下来,也收获了一些不错的作业,进行了汇编。
3)党课
每次高级党课,我都讲其中一次。从去年开始,为了提高党课的效果,也是受到环保课作业的启发,开始布置作业,其中就有写作的内容,要求写党课收获体会,连续三期下来,字数要求是800,1000,1200,不断加码。提交方式是美篇,我会给他们打分,作为满分10分加入总分,所以学员很重视,写的作业质量很高,3期下来,只有1次抄袭出现。我把其中的优秀作业进行了汇编,取名《雷语过后》,已经有3集了。看看同学们的反馈意见:
王晓君:这是进入大学以来第一次完完全全的自己写东西,写了3000多字,还有一些没说完的话。刚开始确实用了姜老师您推荐的讯飞输入法,但是后来发现说了上句就忘记自己下句想的是什么了,所以后来我就一个一个地敲击上去的。这篇文章全部是自己真真切切的感受。然后就一直想完善以至于拖到现在才交。通过写这个体会对自己进行的剖析,对姜老师您和您女儿一些事情的了解,也真真正正的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而且也定下了目标,我一定会努力不辜负党和姜老师您的期望!
张欣雨:学习英语专业,习惯了碎片化记忆,很长时间没有投入到长材料的书写中。这次把心中的感动和震撼表达了出来,功底不深有些轻飘飘,但是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还是很开心的!作为雷语公众号的铁粉,渴望得到与老师交流的机会!
4)能动学生
到了能动学院之后,2018级只有一个班,可以作为试验田,实现自己的一些教育理念。2018级入学之初,就给他们定了十项能力训练指标“善跑、明道、至诚、能说、会写、善谋、敢创、广交、博览、精专,融汇成“融育工程”,其中“会写”是我非常看重的素质。真正的训练从11月份开始,第一个作业写感恩信,没有字数要求,多数同学七八百字,最少的200多字,我本以为会有三五千字或者万字文出现,但没有。质量吗?较差。格式?很糟糕。第二个作业是去金鸡岭热电厂去参观,写考察报告,其实也就是写写参观体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他们写了参观体验,这比上一个好了一些。第三个作业是写生涯人物访谈,这是他们的一个课程作业,因为前期对接较好,这个作业质量高多了,最后是专业调研报告,虽然多数内容是搜集的,但至少从格式上好多了。每一个作业都看到了进步,这就是训练的成果,也是我想要的结果,所有这些感受,写到了《参观金鸡岭热电厂》的序言里,取名《爱因斯坦的三个小板凳》。
2019年寒假,给2018级同学们布置了一个“非常7+n”的作业,其中有三个写作的题目。分别是大学初体验,个人总结规划,还有写自己的家谱。《大学初体验》最终形成汇编本,最低要求3000字,最长的写了13000字。
2019年,暑假,组织同学们来郓城开展社会调研,要求他们每个人写一篇5000字的调研报告,多数按要求完成了。
2019级同学还没入学的时候,就给他们布置了作业,写个人成长史。字数要求8000字。老师们有疑问,8000字,是不是多了些?太难了。我坚持了我的意见,有字数要求的作业,无论是3000字,还是5000字,80%的同学会勉力完成,字数误差上下5%,10%的同学会放开去写,甚至超出几倍的字数,10%的同学不能完成规定的字数。同学们能力是差不多的,也很有潜力,不逼一把,就不能激发他们的潜能,事实告诉我们,将目标定得高一些,达成率也不会差。何况11天时间写8000字,也不是太难。想当年我女儿为了赶作业,曾经有过一天写1.8万字的经历,那时她只是一名初一学生。相反,定一个高目标,让他们在开始时感觉自己在从事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到最后发现自己竟然能高质量地完成,也能让他们体验到突破自我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能力,不就是这样练出来的吗?破茧成蝶,就是一个改造自我突破自我的过程。能动必须优秀,要成为一种自觉,必须突破自我。
作业通知发出去,有反映强烈的:“老师你确定不是多写了一个0?”多数人默不作声。有几个很活跃,不停地交流写作的进展情况,比如马骏,8月10日就跟我单独交流写作的情况,他提前一天完成了,单独发给我,写了接近9000字,结构严谨,条理清楚,文字优美,思考深刻,是一部上乘的作品,单独给他做了指导,主要是格式方面的,增加了二级标题,提炼总结很到位。要是每一部作品都能这样,那这个作业就完美了。征得他的同意后,发到了学生群里,一片赞叹。
他在文末这样说:
当对大学满怀憧憬的我知晓录取的学校与专业便迫不及待地加入了齐鲁工业大学能动新生群这个大家庭中。富有情怀的老师,热情的学长还有青春焕发的同学们令我感到满满的亲切感。加入“动力工厂”之后更发觉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成绩是每一份汗水共同汇聚的结果!看到要写一篇八千字的文章,刚开始的感觉是有压力且毫无头绪的。但当静下心来,踏上这段记忆旅程时,昔日的一幅幅场景又不由自主地从脑海闪过,一言难尽。感谢一路上父母的养育之恩,亲人的陪伴,老师的教诲,以及一直在我身边加油鼓励的朋友们。不禁感叹时间飞快,如果不去珍惜,一回神可能已青春不在。接下来的生活也许没有高三阶段那么艰苦,但仍不能懈怠。期待开学与老师学长同学们的见面! 
 

开学的当天,每个人的成长史单独成册,由学生作为自己成人的礼亲手送给家长这本书放到了报到现场,领导们点头,媒体也纷纷点赞。
5)跑者与献血者
2018年,鼓励工大健跑团的跑友们写文章,汇编了一本《健跑撷英》,收集了二十余位跑友的文章,或长或短,或文章或诗歌。健跑工大,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2019年初,面向大学城献血屋的献血者和工作者,汇编了一本《爱在大学城献血屋》,讲了2018年发生在大学城献血屋的故事。爱在心中,暖流涌动。


6)意外收获
2017年寒假,将环保课的一个作业《村居生活状况调查》拓展到大学生的寒假社会实践,最初面向化工学院做,后来轻工学部也加入进来,收集了不少好作品,其中赛福涛的一篇被选中参加山东省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了三等奖。
3.问题之外的问题
改进大学生写作训练,或许还有别的办法,肯定也有老师在做努力。但多数老师没有去做,为什么?因为这是一件极其费时费力的事儿。要增加相当多的工作量。比如批阅作业,仅党课高级班两个学期有700多份作业,每份作业800~1200字,多的3000字,粗略看一遍每篇也得两三分钟的时间,还要再写一点评语,单单就这项工作大概需要耗费两天以上的时间。何况没有人强求去做,做了也不会被额外认定工作量并获得相应的报酬。
教师没义务,大多数学生没需求,不感冒,看似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儿,值得做吗?从学生发展进步的角度来讲,值!那就该做。
让“会写”成为工大学子的特色标签,这是我的希望,也应该成为全校上下发力的方向。大家一起写起来,见证文字的力量,坚持的力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我心目中的老师作文800字(共9篇)
六塘小学少年宫书法教案
范老师
三尺讲台 无比神圣
初三学法指导第一期
写作素材的积累和运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