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赤松子.中诫经》 拼音诵读、译文版
userphoto

2024.05.05 河南

关注

赤松子,又名赤诵子。道书中记载,他号左圣,道教中尊称其为“左圣南极南岳真人左仙太虚真人”。赤松子出现以《淮南子·齐俗》为最早,继以《列仙传》而详其事。

刘安云:'今夫王乔、赤诵子,吹呕呼吸,吐故纳新,遗形去智,抱素反真,以游玄眇,上通云天。”高诱注曰:“赤诵子,上谷人也。病厉入山,寻引轻举。'《太平寰宇记》中也写道:“赤松子在金华山以火自烧而化,其升天处为赤松涧,故山上有赤松祠以祭祀。”

《列仙传·赤松子》和《搜神记》卷一中第二篇的《雨师赤松子》谓:“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往往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时复为雨师,今之雨师本是焉。”      大意:赤松子是神农氏时候的司雨之神,他服用冰玉散这种长生不老之药,并教神农服用,他跳进火里不会被烧死。他常去昆仑山西王母住的石屋里,能随风雨上天下地。炎帝神农的小女儿追随他学道,也成为神仙,一齐升天。到高辛氏时,他又担任雨师,漫游人间。是如今雨师们的祖师。

但是关于他出身,说法不一,据晋葛洪《神仙传》又有不同的记载:“丹溪人皇初平十五岁时外出牧羊,被道士携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馀年不复念家。其兄初起行山寻索,历年不得。后经道士指引于山中见之。问羊何在,初平叱白石成羊数万头。初起乃弃家从初平学道,'共服松脂﹑茯苓,至五百岁,能坐在立亡,行于日中无影,而有童子之色。后乃俱还乡里,亲族死终略尽,乃复还去。初平改字为赤松子,初起改字为鲁班’。宋张淏《云谷杂记》卷二引作'黄初平’,并云:'今婺州金华山赤松观乃其飞升之地。’”

大意:以前有个少年叫黄初平,十五岁,经常外出牧羊,被一位道士带到了金华山的石室,四十几年都没有回家。他的兄长初起到山中寻找他,很多年都没有找到。后来经过一位道士的指引终于在山中相见。初起问初平,当初的羊在哪儿?初平大喊一声,白色的石头就变成了数万头羊。初起于是开始和初平一同学道,'平时多以松脂和茯苓为食,到了五百岁,坐在立亡(神行术一类的仙术),走在地上没有影子,还是童子的样貌。后来回到故乡,族人都过世了,于是才回去。初平改字为赤松子,初起改字为鲁班’。

唐孟郊《烂柯山石桥》诗有:

樵客返归路,斧柯烂从风,

唯余石桥在,犹自凌丹红。

观棋烂柯

梁任昉《述异记》载:“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与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持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烂柯山由此得名。”

《述异记》大意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晋朝时有一位叫王质的人,有一天他到信安郡的石室山去打柴。看到一童一叟在溪边大石上正在下围棋,于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边地上,驻足观看。看了多时,童子说“你该回家了”,王质起身去拿斧子时,一看斧柄(柯)已经腐朽了,磨得锋利的斧头也锈的凸凹不平了。王质非常奇怪。回到家里后,发现家乡已经大变样。无人认得他,提起此事,有几位老者,都说是几百年前的事了。原来王质石室山打柴误入仙境,遇到了神仙,仙界一日,人间百年。烂柯山也由此得名。现在还是围棋的一个别名。

张子房游赤松


《文武庙关帝灵签第二签—张子房游赤松》中:“自博浪沙事後(指行弑秦始皇)匿下邳。游圮上遇衣褐老夫。堕履命良取跪进之。老夫曰。孺子可教。越五日授以太公兵法。欢迎关注公众号.诸子学.谓後十三年。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也。後良佐(汉)高祖定天下。封留侯。因感鸟尽弓藏。谢病归入白云山。师事黄石号赤松子。”和 《史记·留侯世家》中:“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都有提到张良后来师从于赤松子,并与他一同云游了。

​以下先拼音诵读版,再逐段译文版!


                      赤松子中诫经序
   昔公明子皋过宋,见大夫薛瑷有子一十人,六人楼跛臂颠痴,一子狱死,三子盲聋疮痘。子皋遂问:大夫所行之行,如何而祸至此?薛瑷对曰:今蒙先生顾问,实以衷肠之事奉告先生。予为国之宰相,未曾举一人,不曾接一士,见贤如雠,约截不令入。见人遗失,予如有所得;见人有得,予如有所失。恨身不为之耳。皋曰:大夫所行,如此之行,须至灭门矣。千迍万病,殃及子孙,受诸恶报,何至如此乎?薛瑷闻先生所说,神色忧惧,心魂茫然,稽首知过,宁许改乎。子皋语大夫曰:天虽高而察其下,行凶恶者必殃,行善事者必福,改往修来,转败为成,不患晚矣。吾昔年曾於先生处,传得赤松子诫箴一轴,能依此行,治身万病,及拔见世子孙。吾今知大夫所作用心,从来皆错,予将此诫箴,奉传与大夫,但依此而行之,必知天之验也。於是开箧取经,授与薛瑷。瑷拜而捧之,皋遂辞而去。得后数年还来,到国见大夫诸子,所疾并皆差矣。子皋见诸子疾愈,问大夫曰:予别后,得何良医妙术,郎君所损诸疾皆痊。对曰:儿子亦不值良医,别无方术。顷年於先生处,得《中诫经》,遂改过恢心,见人有所失,为之惨然,见人有所得,内有喜悦,举贤荐能,自退禄位,已前所贮金帛钱谷,散惠孤贫,救济穷困,宽心饶借,与物无竞,斋沐追荐君父,不淫服饰,不贪美味,敬天地,信鬼神,知足俭约,儿子各各自愈。子皋语大夫曰:速哉,速哉,天之报善也,过於响应声、影应形。今大夫一心行善,男女百病皆差,何况行一千余事乎。薛缓乃将千金拜上子皋,以酬赐经之恩,乞先生见受。子皋曰:予得大夫金亦无用处,可自留阴惠施人,唯抄此经,授与未悟之人,便是大夫报恩极也。於是先生乃辞大夫而去。

       轩辕黄帝稽首,问赤松子曰;'朕见万民,受生何不均匀,有富贵,有贫贱,有长命者,有短命者,或横罹枷禁,或久病缠身,或无病卒亡,或长寿有禄,如此不等,愿先生为朕辩之。'赤松子曰:'生民焭焭,各载一星,有大有小,各主人形,延促衰盛,贫富死生。

        轩辕黄帝叩头行礼,问赤松子说:'朕见到众多百姓禀受的生命何等的不均匀!有的富贵,有的贫贱,有的命长,有的命短,有的突遭枷锁牢狱之灾,有的久病缠身,有的没有病却突然死亡,有的长寿且有福气,如此的不均等,请先生为朕辨明是何原因。'赤松子说:'众人孤孤单单,各人顶着一颗天上的星宿,星宿有大有小,分别主宰人的身体,决定其长短盛衰,贫富死生。

       为善者,善气覆之,福德随之,众邪去之,神灵卫之,人皆敬之,远其祸矣。为恶之人,凶气覆之,灾祸随之,吉祥避之,恶星照之,人皆恶之,衰患之事,并集其身矣。人之朝夕,行心用行,善恶所为,暗犯天地禁忌,谪谴罪累事非,一也。人之朝夕为恶,人神司命,奏上星辰,夺其筭寿,天气去之,地气著之,故曰衰也。'

       做善事的人,善气包裹着他,福禄恩惠跟随着他,众多邪恶离开他,神灵卫护他,人们都尊敬他,他就远离了祸害。做恶习事的人,凶气笼罩着他,灾祸跟随着他,祥和吉庆避开他,恶星高照着他,人们都厌恶他,衰败忧患之事一齐集中到他身上。人每天用心行事,做了邪恶的事,暗中触犯了天地禁忌,受到罪谪谴责的错事积累起来,不止一件。朝夕做恶事的人,人的司命之神回奏天上星辰,就会夺去他的寿数,天上的阳气离开他身边,地上的阴气附著他身上,所以说他已衰老了。'

       黄帝又问曰:'人生寿命合得几许?'对曰:'人生堕地,天赐其寿,四万三千八百日,都为一百二十岁,一年主一岁,故人受命皆合一百二十岁,为犯天地禁忌,夺筭命终。'又问:'或有胎中便夭,或得数岁而亡,此既未有施为,犯何禁忌?'赤松子对曰:'此乃祖宗之罪,遗殃及后。

      黄帝又问说:'人一生的寿命应当是多少岁?'赤松子回答说:'人从落地出生,上天赐给的寿命是四万三千八百天,总共为一百二十岁,一年由一个岁星掌管,所以人禀受的寿命都应为一百二十岁,因为犯了天地的禁忌,被夺算纪,才会(提前)命终。'黄帝又问:'有的胎死母腹,有的孩子几岁就死,他们什么也没做过,犯了什么禁忌呢?'赤松子回答说:'这是祖宗的罪过,殃及子孙。

      自古英贤设教,留在《仙经》,皆劝人为善,知其诸恶,始乃万古传芳,子孙有福。夫人生在天地之中,禀阴阳二气,皇天虽高,其应在下,后土虽卑,其应在上,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言而万物生,人处其中,恣心情欲,凡人动息,天地皆知,故云天有四知也。人不言报天地之恩,发言多怨天地,天生烝民,以乾坤表父母,日月表眼目,星辰表九窍,风动火力为暖气,寿命终时,总还归土。

      自古以来的英哲贤人,在《仙经》中留下了教化,都劝人作善事,使人了解诸多恶行,这样才能万古流芳,子孙有福。人生在天地之中,禀承阴阳二气。皇天虽至高至尊,其作用却表现在地下;后地虽低卑,其作用的表现却在天上;天不说话,而四季照样运行;地不说话,而万物照样生长。人在其中,随心所欲,凡人的动静呼吸,天地皆知,所以说天有四知。人不说回报天地之恩,而说话埋怨天地。天生众民,用天地代表父母,用日月代表眼睛,用星辰代表人体九窍,风吹动火力为暖气,寿命终结时,全都归还大地。

      天上三台、北辰、司命、司录差太一直符,常在人头上,察其有罪,夺其筭寿:若夺一年,头上星无光,其人坎坷多事;夺筭十年,星渐破缺,其人灾衰疾病;夺其筭寿二十年,星光殒灭,其人困笃,或遭刑狱;夺其筭寿三十年,其星流散,其人则死;时去筭尽,不周天年,更殃后代子孙,子孙流殃不尽,以至灭门。人不自知过犯,只言短寿。

      天上的三台、北辰、司录差使太一神君持符在头上,察到谁有罪,就夺他的算纪:如果夺算一年,头上的星辰就无光,这个人将会坎坷多事;如果夺算十年,星辰渐渐变得破缺,这个人将会遭灾衰败得疾病;如果夺算二十年,星陨落光消失,这个人病重垂危,或遭弄狱之灾;如果夺算三十年,星游移流散,这个人就会死去;如果时运离去,算纪终了,没活到自然的寿数,就会殃及后代子孙,子孙承传的祸害没完没了,就会遭灭门之灾。人不知道自己所犯的过失,只说自己寿短。

      故天不欺物,示之以影,昼夜阴阳,雷电雨雪,虹霓交晕,日月薄蚀,彗宇飞流,天之信也;地不欺物,示之响应及生万物,江河流注及至枯涸,山崩地动,恶风拔木,飞沙走石,水涝虫蝗,饥荒天旱,瘴疠灾疫,地之信也。鬼神不欺物,示之以祸福、怪异、灾祥,是鬼神之信也。

       所以上天不欺骗万物,用隐晦的方式显示自己的意图。昼夜阴阳,雷电雨雪,彩虹光晕,日月薄蚀,彗星流动等等,来昭示世人,这是上天的预兆。大地不欺骗万物,用回声响应及生长万物来显示自己的意图,江河流注又变得干涸,山崩地动,大风拔树,飞沙走石,水涝蝗虫,饥荒大旱,瘴疠灾疫等来醒示世人,这是大地的预兆。鬼神不欺骗万物,以祸福、怪异、灾祥等来警示世人,这是鬼神的预兆。

      国主不欺物,示之天地和,星辰顺,灾殃灭,四方归,万姓安,人君之信也。人之所行,发言用意,莫言天地如此,故圣人云:'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凡人逐日私行,善恶之事,天地皆知其情。暗杀物命,神见其形;心口意语,鬼闻人声;犯禁满百,鬼收其精;犯禁满千,地录人形;日行诸恶,枷锁立成,此阴阳之报也。皇天以诫议,故作违犯,则鬼神天地祸之也。'

      国君不欺骗万物,以天地和谐,星辰顺遂,灾殃消灭,四方归附,百姓安定等来警示世人,这是人君的预兆。人的所作所为,言语用意,无不说天地如此如此,所以圣人说:'上天没有亲疏,只有德行为辅助。'敬服天神的意旨,敬服道德高尚的人,敬服圣人的话。世俗人每天私下的言行,做的好事和坏事,天地都知道其情况。偷偷杀死动物性命,天神看得见身形;心中的想法,口里的话语,鬼神听得见其声音;触犯禁忌达到百条,鬼收去他的精神;触犯禁忌达到千条,大地收捕其形体;每天行诸多恶事,枷锁立即修成,这就是阴阳的报应。上天已经警戒,而故意造作违犯,则鬼神天地就降灾祸。'

      黄帝又问:'神仙善恶之兆,见蒙福偌,更可为朕审而述之。'赤松子对曰:'修身制命,治性之法,清朝常行,吉气专心,记念善语善行善视。一日之内,三业不生,三年之内,天降福星,皆为福报也。如人清朝常行恶语、恶行、恶视,教人为恶,日造三年之内,祸患及身,亡财,减口,地加妖气,人必衰矣。天之九丑是人间之九横,夫善者恶之符,恶者善之信也。'

       黄帝又问:'神仙对于善恶的表现,人蒙受福气保佑,请再为我详细讲一讲。'赤松子回答说:'制命修身,治理自然本性之法,清晨常去做,吉祥之气独占于心,心记口念善良的语言,作善良的事情,看善良的行为。一天之内,三种恶业不产生,三年之内,上天下降福星,都得到神气的报应。如果有人清晨经常说坏话,做恶事,看恶行,教导别人做恶,如果天天连续这样做,三年之内,灾祸疾病将涉及到自身,财产失去,家人死亡,土地连续出现不祥之气,这个人必定衰败。天上的九种异常现象就是地下的九种不测之灾。善是恶的符号,恶是善的征兆。

       又云:'善人者,恶人之师;恶人者,善人之资;吉者,凶之证;凶者,吉之余也。有善人常遇灾衰,多般祸患,先人之余殃也。故一生修善之人,不必择良时吉日,凡用使之时,自然得凶中之吉,百灵潜护,神煞避矣。一生为恶之人,纵拣得吉日良时,及至用日,却值吉中之凶,恶神害之,福神避矣。伹世人终日常修善行,自然天增福寿,和气霞光,此乃形影之道也。欲得不衰不耗,与天相保,天地禁忌、得失、修身制命之道,今具言之。

        赤松子又说:'善人是恶人的老师,恶人是善人的借鉴:吉是凶的验证,凶是吉的多余。善人常遇到灾难和衰败,以及各种祸患,这是他的先人余留下来的灾殃。所以一生做善事的人,做事不必择良辰吉日,凡他行事的时辰,自然化凶得吉,各位神灵暗中保护,凶神恶煞逃避开去。一生作恶的人,就算选拣得良辰吉日,到行事之时,却会碰上吉中之凶,恶神会伤害他,福神会避开他。质朴的世人终日常修善行,自然上天给他添增福寿,气色调和,如同霞光,这就是形影相随的道理。要想得到不衰败不消耗,与上天相安定,天地的禁忌、人的得失、修身制命之道,现全都谈一下。

     人为一善,神意安定;为十善,气力强盛;为二十善,身无患害;为三十善,所求遂意;为四十善,殷富娱乐;为五十善,子孙昌盛;为六十善,不遭误犯、恶人牵累;为七十善,所学显贵;为八十善,获地之利;为九十善,天神护之;为一百善,天赐其禄,逢遇圣贤;为二百善,扬名后世,子孙受禄;

      做三百件善事,三代子孙享受富贵、好处和快乐;做四百件善事,四代子孙富贵,升迁官职,加受俸禄;做五百件善事,五代子孙加封进爵;做六百件善事,后世子孙代代忠孝富贵;做七百件善事,后世子孙代代出贤人哲人;做八百件善事,出有道德之人;做九百件善事,出圣人;做一千件善事,列入仙班,质朴的事迹,优异的政绩,天庭都将记录,此生此世就增添寿数,增进爵位,登天成仙,福运播及子孙,后代贤人圣人辈出。

        '若人为一恶,意不安定;为十恶,气力虚赢;为二十恶,身多疾病;为三十恶,所求不遂;为四十恶,坎坷衰耗,凡事乖张;为五十恶,终无匹偶;为六十恶,绝灭子息;为七十恶,阴鬼谋害;为八十恶,水火为灾,非横烧溺;为九十恶,贫寒困弱,疮疥风颠,为一百恶,天气害之,横事牵引,刑法恶死;为二百恶,地气害之,盗贼为灾;

       如果人做一件恶事,心神不安定;做十件恶事,气力虚弱;做二十件恶事,疾病缠身;做三十件恶事,企求不能如意;做四十件恶习事,坎坷不顺,衰败亏损,凡事乖张;做五十件恶事,终身没有配偶;做六十件恶事,灭绝子嗣;做七十件恶事,阴间鬼魂来谋害;做八十件恶事,会有火灾水灾,意外地烧死溺死;做九十件恶事,贫寒困厄,体弱多病,生疮长疥,患风癫病;做一百件恶事,恶劣天气侵害,意外事件牵累,受刑法制裁,凶险死亡;做二百件恶事,恶劣地气侵害,盗贼成灾。

     为三百恶,世世出下贱人;为四百恶,世世子孙穷贱贫乞;为五百恶,子孙绝嗣;为六百恶,世世子孙盲聋瘖痖,出痴颠人;为七百恶,出五逆不孝犯法子孙;为八百恶,出叛臣逆子,诛灭亲族;为九百恶,出妖孽之人,夷灭族类;为一千恶,世世子孙异形变体,为禽兽不具之状,积恶之殃满盈,祸及数世矣。此为司命夺筭,星落身亡,鬼拷酆都,殃流后世。'

       做三百件恶事,代代出下贱人;做四百件恶事,后世代代子孙贫贱乞讨;做五百件恶事,子孙灭绝;做六百件恶事,代代子孙成为瞎子、聋子、哑巴、傻子、疯子;做七百件恶事,就会生出忤逆不孝犯法的子孙;做八百件恶事,出叛臣逆子,株连灭掉亲族;做九百件恶事,出妖孽之人,整个家庭被灭掉;做一千件恶事,代代子孙身体奇形怪状,连禽兽样子都不如,恶贯满盈,殃及数代。这就是司命之神夺算,命运星辰陨落,人身夭亡,神差鬼吏还要在酆都城中拷问,灾祸流及后世。'

      黄帝又问曰:'司命夺人筭寿,世人作何罪所招?'赤松子对曰:伏以世上之人,自犯悔咎,却言天道不平,有屈不自分雪,咒诅怒天;囚禁枷锁,怒天;饥贫疾病,怒天;寒暑霜雪,怒天;昼夜于短长,怒天。自为恶事,祈咒于天,逆四时,违五行,对三光裸体赤露,便利向三光星辰社庙之前,见日月薄蚀不救,贪自欢乐,不敬天地鬼神,不孝父母,呵骂风雨,毁拆圣人典教,破坏社庙,穿掘坟墓,取亡人财物。

       黄帝又问说:'司命减少人的寿命,世人都是犯了什么罪才招致的呢?'赤松子说:'我认为世上之人,自己犯了罪、闯了祸,却说天道不平,有了冤屈自己不去分辨洗刷,对天发怒咒骂;受到枷锁监禁,对天发怒;遇到饥饿贫穷疾病,对天发怒;严寒酷暑霜雪,对天发怒;昼夜时间长短,对天发怒。自己做下恶事,对天祈求诅咒,违背四季的规律,违背五行的运转,对日月星三光赤身裸体,向三光、星辰和在土地庙前大小便,看见日月出现薄蚀要有危难之事而不去拯救,只顾自己贪图享乐,不敬天地鬼神,不孝顺父母,呵斥咒骂风雨,毁坏圣人的制度教化,破坏神社圣庙,挖掘坟墓,偷死人的财物。

       欺诈盲聋瘖痖之人,窃盗金帛,将秽污泼他人,屋舍妄外,破除衣服,以不净器物盛诸饮食,厌咒生人,埋符地下,妒贤嫉能,养诸蛊毒,杀害物命,遗无头文状,谗损平人,发觉他人私事,闭塞道路,填筑沟渠,偷他人物,抛弃用药,斫伐他人树木、苗稼、花果、园林,损害六畜,秽污井灶、宫观、庙宇,自身孝服,唱歌作乐,放火烧山,破除他人产业,涸绝池沼,捕采水族鼋鼍龟鱼,与人结交,违背盟誓,轻慢神道,奸诈诬罔,口是心非,恶言谗斗,僻要诤讼,教人官事重告,裸露对人。

      欺骗聋哑人、盲人,盗窃黄金丝帛,拿污秽的东西泼向别人,房屋不法地向外扩展,用撕破的方法脱去身上的衣服,拿不干净的器物盛食物,诅咒不认识的人,在地下埋藏神符,妒贤嫉能,养各种毒虫来杀害生命,送不具署名的文书状子,诽谤损害正派人,窥探别人的隐私,堵塞道路,填埋水渠,偷窃别人的东西,扔掉治病用的药物,砍伐他人树木、禾苗庄稼、花果、园林,损害六畜,污秽井灶、宫观、庙宇,身着孝服唱歌作乐,放火烧山,破除他人产业,放干水塘池沼,捕捉水里的动物如鼋、鼍、龟、鱼,与人结交而违背盟誓,轻视怠慢神道,奸诈猾污蔑欺骗,口是心非,进馋言使他人相斗,畜意挑起诉讼,教人打官司加重控告,裸露着身体面对他人,

     披发饮食,损善益恶,润已侵人,酷信邪师,教人非法,攻杀无罪,执正为非,恃势邪巧,入轻为重,春行杀伐,夏诛诸命,秋则见恶不改,冬则开掘地藏,离他人骨肉,好杀恶生,自重轻人,欺孤凌寡,败他成己,危他取安,借贷不还,誉已毁彼,和恶逐势,卖弄他权,阴毒面慈,见杀加怒,知过不改,见善不从。

     披散着头发吃喝,损害善事助长恶事,使自身获益而损害他人利益,特别相信邪恶的教化,教人不守法,攻击杀害无罪的人,执伪证认是为非,凭借势力巧取,分量不足而伪冒充足,春天进行杀戮征伐,夏天诛杀各种生命,秋天发现恶事而不悔改,冬天挖掘埋藏于地下的东西,离间他人骨肉,喜欢杀戮,憎恶生养,看重自己,轻视别人,欺负孤儿,凌侮寡妇,败坏他人之事成全自己,置他人于危险之中而使自己安全,借贷不还,赞美自己,毁谤他人,与恶人恶事掺和而趋附权势,卖弄别人的权势,内心阴冷狠毒却表面仁慈,看见杀戮的事情而助威势,知过不改,见善不从。

     背亲向踈,慢高傲下,不受父母、师友教诲,妻妾谗斗,取小下言语,轻弃骨肉,施恩却悔,乐短他人穷,懢窥他密事,调谑奸他妻妾,非道而行,夺人恩爱,窃他善事,自言己有,以重罪牵引平人保证,轻慢上下,不择尊卑,恃酒凌物,用物不当,抛弃饮食,轻贱衣服,非分求觅,不避危亡,得新忘故,弃本逐末,知恩不报,欺逛谩人。

      背离亲人而亲近外人,对上怠慢而对下高傲,不接受父母、师友的教诲,传妻妾之间的坏话而使之明争暗斗,听取小人卑下的言语,轻率地抛弃至亲骨肉,施恩于人却又后悔,喜欢揭露他人的窘困之处,贪婪地窥探他人隐私,调戏奸淫他人妻妾,不合情理地做事,抢夺别人恩爱之人,窃取他人所做善事说成是自己所做,因为犯了重罪而牵连无辜的人为自己担保,轻视慢待上下左右之人,欢迎关注公众号.诸子学.不管高低贵贱,借酒凌辱别人,使用东西不当,随便抛弃饮食,轻视衣服,过分追求物欲,甚至不避危险死亡,得新忘旧,舍本逐末,知恩不报,欺骗蒙蔽他人。

      '右所书过犯,八百余件,略而言之,不可具载,但世人有所犯,皆犯本照。星辰奏闻上帝,七星、六律、四时、八风、九宫、五行,先令司命夺筭,今人短寿,令诸殃祸延及子孙。'

    上边写下的过失,有八百多件,只能大致叙述一下,不可一一罗列,但世人有所犯都会触犯以上各条或其参照条。星辰向上奏闻天上尊神,七星、六律、四时、八风、九宫、五行先令司命神减损寿数,使人命短,并使各种祸害殃及子孙。'


      黄帝又问曰:'人犯天地禁忌夺筭,有数人之罪,如何?'赤松子曰:'人为天地之本,当为善。伏缘世人,外貌和柔,内怀阴妒,触犯禁忌,罪累非一,被司命一一录奏。应是世人遭刑杀者,或两军相持阵场死者,一为自身有犯宿业相雠,二为五运相交,太一伐之,数值迁移之历,运合受磨灭之灾殃。'

     黄帝又问道:'人犯天地的禁忌要夺去寿数,有几个人的罪加在一身,该怎么办呢?'赤松子说:'人为天地的根本,应当做善事。屈服于因缘的世人,外貌温柔和顺,内心暗藏妒忌,触犯禁忌,罪过积累起来已不是一件,被司命神一一记下,回奏上天。世人中应受刑罚处死的,或是应在两军对峙的阵地上战死的,一是自身有前世冤仇,二是五蕴交互作用,太一天神讨伐他,气数正逢迁移的时候,命运该受湮灭的灾殃。'



      黄帝又问赤松子曰:'朕闻先生所说,世人违犯,卧不安席,罪可解乎?'对曰:'罪有可解者,有不可解者。世人偶行非道,心能悔过,是可解也。若闻不信,知过不改,为恶转多,心毒炽盛,不可解也。'

      黄帝又问赤松子说:'我听先生所说,世人违背触犯天意,坐卧不宁,罪过能解脱吗?'赤松子回答说:'罪过有能解脱的,有不能解脱的。世人偶尔做一次错事,心中能悔过,罪就可以解脱。如果听到劝告说而不相信,知道错误而不改正,做的恶事反而变多,内心狠毒且炎势甚盛,这样罪就不能解脱了。'

      赤松子曰:'人行善道,天地鬼神赐福,助之增延寿考,无诸恶事,何以不为善道?但世人尊敬天地、三光,不犯禁忌,孝爱父母,和顺兄弟,怜愍孤独,救接贫病,敬重师长、古来圣贤、乡里老人,教示不违,卑谦恭敬,每遇风雨寒热、恶星恠异、日月交晕,亏犯薄蚀,皆宜念善,敬远鬼神,祭祀天地,上录其功,增延禄筭。

     赤松子说:'人行善道,天地鬼神赐予福气,帮助延长生命使之高寿,不遇到各种恶事。为什么不行善道呢?但世人尊敬天地、三光,不犯任何禁忌,孝顺爱戴父母,与弟兄姊妹和顺相处,同情那些孤苦零丁的人,救助接济贫病者,敬重师长、古来圣贤和乡里老人,不违背他们的教示,谦卑恭敬,每逢风雨寒热、凶星怪异、日晕月晕、日蚀月蚀,心里都想着善,敬重而远离鬼神,祭祀天地,上天记录其功,增加他的福禄,延长他的寿命。

      见人为恶,劝人修善,若遇善人,敬而从之。或见凶危,将心救护,自就艰难,与人平稳,将已轻事,替人重役。劝人不为官事口舌争讼。葺理义井沟渠,修填道路,不以小失其大,不以大弃其小。见人有所失,为其痛切;见人有所得,为之内喜。扶羸护弱,施恩济惠孤贫,恭谨卑逊,让禄他人,天录中功,亦增遐寿,子孙获福。

     看见别人做恶事,劝告人要修善,若遇到善人,就敬而从之。遇到凶险危难之事,诚心去救护。艰难困苦留给自己,安全方便让与他人;繁重的事留给自己,轻便的事让与他人。劝告人不要为了打官司而过费口舌,相互控告。修葺公用的水井,理顺沟渠,填平道路,不因事情小而放弃成就大善,也不因大善事而忽略小善事。见人有所失误,为他悲痛之至;见人有所收获,为他发自内心地高兴。扶持爱护弱者,施恩惠救助孤贫,恭敬谦逊,让利禄给他人,上天记下中等功德,也增加长久的寿数,使子孙获福。

      如有志信不违,心崇道德,不避危险,救溺江湖,无淫外色,不侵他人屋宅产业,不非理损害物命,好生恶杀,礼敬不亏,常习经书,恩不忘报,惠人不悔,宽怀忍辱,尽忠尽孝,不逞威仪,不枉用财物,不爱华丽之服修,馔食不非分杀命。自我作古人,无不亲,无自贤,无自善,无自解,无自富,无自矜,无自专,无自誉,无自重,无自尊,无自大,无自用,无自可,大录下功皆增筭寿。

     如果有坚定不二的信念,心中崇尚道德,不避危险,在江河湖海中勇救溺水的人,不近妻子以外的女色,不侵害他人的房屋产业,不没道理的伤害生命,爱好生养憎恶杀戮;礼仪恭敬没有欠缺,常读经书,受恩不忘回报,施予别人恩惠不后悔,胸怀宽大,忍辱负重,尽忠尽孝,不炫耀威仪,不白费财物,不喜欢华丽的服饰,安排饮食时不过分杀生。自己要求自己做一个古道热肠的人,无不亲善他人,不自认为是贤人,不自认为是善人,不为自己做辩解,不自以为富有,不自傲,不独断独行,不称誉自己,不自以为很重要,不过分自尊,不自高自大,不凭自己主观意图行事,不要为自己开脱,全面记录下级功德,都可增算添寿。

      又加筭倍多者,人能事君尽忠,事父尽孝,不傲慢,敬师长,开悟童蒙,光赞师傅,修身谦让,和睦上下,抚爱均平,不听谗邪,直心用行。妇人孝顺翁婆,敬顺夫壻,清贞洁行,饮气吞声,叅省晨昏,和颜悦色,无私奉上,并蒙加筭延寿增禄,灾横消除,男女聪慧。人有折寿薄福者,臣弑君,子杀父,事师违背,业成忘师,悖乱无礼,不识亲踈,逞恣自我。妇人违背父母,不孝翁婆,轻贱夫壻,口舌诽谤,斗乱六亲,盗窃嚵慵,比邻为恶,皆夺福寿,恶病缠身,生遭人憎,死坠地狱。'

      又加算成倍增多的人,事奉君主尽忠,事奉父母亲尽孝,不傲慢,尊敬师长,启发开悟幼稚无知的孩童,荣耀赞美师傅长辈,修身养性,做事谦让,与上下级和睦相处,抚爱平均,不听馋言邪语,行事心地正直。妇人孝顺公婆,敬顺夫婿,行为操守纯洁,忍气吞声,晨昏反省,和颜悦色,无私事奉长辈,也会承蒙加算延寿,增添福禄,不测灾祸消除,生男育女聪慧。有损寿减福的人,欢迎关注公众号.诸子学.臣杀君,子杀父,事奉老师却背叛老师,学业有成而忘记老师,逆乱无礼,不识亲疏,任意放纵自己。妇人背叛父母,不孝顺公婆,轻视夫婿,说人坏话,争斗扰乱六亲,偷拿东西,好吃懒做,近邻结仇,都会夺去福寿,恶病缠身,活着时遭人憎,死后下地狱。'

       黄帝又问曰;'更有人间至妙之道,可得闻乎?'赤松子曰:'夫人修持善恶,自起於心。心是五贼之苗,万恶之根。夫人之心,拟行善,善虽未成而善神已应矣;心起恶,恶虽未萌,凶神已知。故君子千日行善,善由未足,片时造恶,恶便有余。至如僭夺吞并,亦起于心,有得有失,会在天道。又有起心害人,未必便得,乃其死生枯荣,亦由运也。经云:'天有五贼,见之者昌,失之者亡;教法五德,行之者昌,背之者亡。行之为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背之为恶逆、贪妒、杀凶、暴乱、欺诳、诈佞。'

      黄帝又问说:'还有人间最妙的道理,能听先生讲一讲吗?'赤松子说:'人修行善恶,自然起于内心。心是五贼的禾苗、万恶的根本,人的心中准备做善事,善事虽还未完成而善神已经感应;心中起恶念,恶行虽还未发生,凶神已经知道。所以君子千日行善,善还未能修足,片刻作恶,罪恶便有余。至于超越本分夺取吞并,也是始于内尽;有得有失,一定在天道。又有起心思害人,未必就能得手,于是产生生死、沉浮,也全由命运决定。经上说:上天有五行相生相克的作用,认识到的人昌盛,失掉的人灭亡;教化效法五德,遵循的人昌盛,背弃的人灭亡。遵循五德,就要做到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背弃的人就会犯恶逆、贪妒、杀凶、暴乱、欺诳、诈佞。

     世人多行五背,心常九念:见他人家荣贵,说他往日风尘,起心愿他流贬;见人富贵,笑他往日贫穷,愿他破散;见他财帛丰盈,起心教人劫夺;见他妻妾美丽,起心欲作奸非;见他屋宅宏壮,起心欲拟焚烧;欠他债负,起心愿债主身亡;借贷他人财物不得,起心懊恼恨多;见他偶有危难,说他往日之非;自生身父母,早愿亡殁,要财物屋宅,此是愚人九念,是以天地鬼神恶之,赐其殃祸,夺其筭寿也。

       世人多做五背,心中常有九种念头:看到他人荣耀显贵,就说他往日失魂落魄的窘相,发愿希望人家遭流放贬黜;看到他人豪贵富有,就笑他往日的贫穷,希望人家家破财散;看到他人钱财丰盈,就发愿希望让别人去劫掠抢夺;看到他人妻妾美丽,就想做奸淫非礼之事;看到他人屋宅宏伟,就发愿准备焚烧;拖欠他人债务,就发愿债主身亡;借贷他人财物不成,就发愿懊恼怨恨人家;见到他人偶然有危难的事情,就说他以前的不是;即使是亲生父母,也希望他们早早死掉,好继承财物和屋宅。这就是愚人的九种念头,所以天地鬼神憎恶他,赐予他灾殃祸患,夺去他的寿数。

​     心行五德之人,常怀九思:见他荣贵,自思福业缘薄;见他谷米盈仓,自思不勤力管种;见他金玉资财,自思非我所有之物;见他美色妻妾,自思匹偶,不生乱心;见他屋宅宏壮,自思弊陋,且安;见他旧曾于已不足,遭官府,起救接之心;欠他债负,目下未有还填,长思忧负勤偿之;或欲借贷他人财物,自思旧无恩力;见他事养君亲,常思无辛勤酬答。世人能终日行此九思,弃前九念,为上智明慧人也,见世获于福佑,庆流子孙,横祸非灾不可及也。'

       心中遵循五德的人常怀有九种心思:看到他人荣耀显贵,想到自己福业缘分浅薄;看到他人谷米满仓,想到自己没有尽力经管,勤劳耕种;看到他人黄金美玉资财,想到这些不是我东西;看到他人美貌妻妾,想到家中的妻子,不生非分之心;看到他人屋宅宏伟,想到自家的弊屋陋室,而且心中安宁;看到他人过去虽曾对不起自己,现遭官司,仍动接济之心;拖欠他人的债务,目前没有偿还的能力,常常想着要努力偿还;有时想向他人借贷财物,欢迎关注公众号.诸子学.想到自己旧日对人没有恩惠;看到他人事奉君主,供养双亲,常常想到自己没有对君主、父母辛勤报答。世人能终日实行这九思,舍弃前面的九念,就会成为上等的智慧豁达的人,在现世获得福佑,福及子孙,意外的灾祸却降不到他身上。'

      黄帝又问先生曰:'智人何等次之?'对曰:'有三等,皆为仁者之人。上智者明天文,察地理,不学自晓,不教自解,默而识之,辩音律,鉴贤愚,心慈愍,不轻人,识成败,知进退,别存亡,此人虽贫而终富,暂卑而终高,此上智人也。中智者通会经书,常存礼敬,见贤思齐,扶危救弱,惠施不悔,忠孝不亏,言不伤物,卑逊温谦。

      黄帝又问先生说:'智者分为哪几等?'赤松子回答说:'有三等,都是仁爱的人。上等的智者通晓天文,明察地理,不用学就明白,不用教就理解,暗记而不忘,能辨别音律,鉴别贤人和愚人,心地慈悲怜悯,不轻视别人,懂得成功失败的契机,知道进退,区别存亡。这种人即便贫穷,最终也会富有;即使暂时卑微,最终也会高贵,这就是上等的智者。中等的智者,对经书融会贯通,常保持恭敬的礼仪,见贤思齐,扶危救弱,施予恩惠不后悔,忠孝大义上不欠缺,言语不伤害人,温顺谦卑。

       此未学而终悟,虽未显而终达,此中智人也。下智者修善人也,改往修来,就业而思学,笃信善恶之事,不侵他人财物,保命惜身,会道理,识文法,自能好弱,自怕灾衰,如此兢兢而无过失,不遭横祸,此下智人也。'黄帝言曰:'善哉!善哉!此言不可数于功德。谨依所说,录示众人,作大津梁。'诸群臣稽首而退,依教奉行。

        这种人不用学,最终也会觉悟,即便没显贵,最终也会通达,这就是中等的智者。下等的智者,改掉以往的过失,好好修持未来,听到(自己不会的)学业就想学习,深信善恶报应之事,不侵犯他人的财物,保护性命,爱惜身体,懂道理,通文法,自己能力强却能体恤能力差的人,自然就会害怕灾变衰败。这样小心谨慎没有过失,不会遭意外的灾祸,这就是下等的智者。'黄帝说:'善哉!善哉!这些话对立功立德(的指导意义)不可估量。谨依赤松子所说,记录下来,以宣示众人,以引渡众生。'群臣叩头退下,依照教化奉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赤松子中诫经
仙人向黄帝讲累世的寿命富贵疾病和贫穷命数
道教戒律全集五《赤松子中誡經》
138-赤松子中诫经-晋-佚名
【警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冤冤相报,给子孙留下祸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