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92年邓颖超去世后,秘书对后事提出4个问题,中央:人民不同意

1978年的某一天,邓颖超女士突然对他的秘书赵炜说道:“我死后你做一点好事,千万不要给我搞吊唁。”赵炜一惊,她想不明白邓大姐,为何要说这种话,于是她赶紧说道:“您可别开玩笑!”

邓颖超

邓颖超笑了笑,没说话,过了一会儿,她让赵炜拿来笔和纸。赵炜虽然疑惑,但还是照办了。没过多久,屋子里就响起了纸笔摩擦的“沙沙”声。邓颖超写完后,便把稿子交给赵炜,有些疲惫地说:“我的后事就按上面写的来处理。”

赵炜看着邓颖超写好的遗嘱,不禁留下了眼泪。后来邓颖超女士去世后,赵炜曾按照邓颖超女士的遗嘱,向中央提出四个问题,但是中央却并没有完全同意。那么邓颖超女士的遗嘱是什么?赵炜又提出了什么问题?而中央根据赵炜的四个问题,是怎么料理邓大姐的后事的?

邓颖超女士,生于1904年2月4日,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妇女运动的先驱。邓颖超的一生,都在为革命事业奋斗,早期就像记者一样,到处宣传无产阶级革命思想。

年轻时的邓颖超

由于在旧社会,见过太多妇女被压迫,因此新中国成立后,邓颖超女士就积极投身于妇女解放事业。1950年,在邓颖超女士的领导和推动下,新中国的第一部婚姻法成功通过。然而,邓颖超女士认为仅仅是这样还不够,她不止一次地说:“我对妇女工作的关心和责任,一直承担到生命的终止。”

此后邓颖超女士,更加积极地进行妇女解放,特别是在周总理去世后,邓颖超女士的生活,似乎同工作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很少能见她休息。有时候,邓颖超的秘书赵炜见了,十分心疼,便劝她好好休息,然而邓颖超女士总是不听劝。

1988年,邓颖超病倒了,除了一些器质上的病变,她还患上了轻微的帕金森氏症。不过在一开始,帕金森这个病,除了赵炜,外界根本不知道。

赵炜

一是邓颖超并不在乎,老一辈革命家似乎都是这样,对生老病死看得很淡;二是秘书赵炜也一直不想透露,因为在她心里,这样的病症会影响到邓大姐的形象。但是其实,邓颖超也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人,只有人们真正了解她的平凡生活,才会对她有更多的了解。

而邓颖超会病倒,也不是突然产生的情况,这都是多年的病痛累积下来产生的病变。事实上,解放前多年的艰苦生活,以及解放后的重担,让邓颖超的身体一直都不是太好。

邓颖超很早的时候就被诊断出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疾病,曾经还动过胆囊手术。而在胆囊手术不久后,邓颖超又因为胆管结石,再次被送进医院动手术。每一次动手术,赵炜都心惊胆战,就害怕发生意外,毕竟在动手术的时候,邓颖超已是一位近八旬的老人了。

不过幸运的是,手术过程没有出现意外,并且邓颖超接受手术后,身体也逐渐好了起来。赵炜非常高兴,喜极而泣。但赵炜都是偷偷躲起来哭,她明白,要是被邓颖超看见了,肯定会让邓大姐担心。

不过,再细心的人,也会有粗心大意的时候,邓颖超还是不小心看到了哭泣的赵炜。果不其然,邓颖超很担心,连忙询问赵炜原因。赵炜不愿意说,却还是叫邓颖超猜了出来,她对赵炜问道:“是因为我动手术吗?”赵炜没说话,半晌,她摇了摇头,说:“是,是因为动手术治好了,高兴。”邓颖超笑了,说:“既然这样,就应该笑嘛,干什么哭呢?”听了邓颖超的话,赵炜用力点了点头。

不过生活总喜欢和人开玩笑,1982年,邓颖超的身上出现了帕金森氏病的症状:说话语速异常缓慢、手不由自主地发抖、姿势异常等。这个病虽然很快就被控制住了,但是从此以后,赵炜更加小心翼翼地照顾邓颖超。

1983年,邓颖超成为了政协全国第六届委员会主席,需要外出工作的时间变多了。由于邓大姐年岁已高,再加上帕金森病,她到哪,赵炜都紧紧跟着,生怕出事。

可怕也不行,邓大姐还是不小心出事了。在建国35周年的招待会上,邓颖超遇见了许久未见的经普椿同志。俩人一见面就高兴地拥抱起来,在一旁的摄影师想把这一幕记录下来,就凑上前来拍照。

赵炜见状,就主动往旁边靠,可没想到她刚离开,邓颖超就摔了一跤。当时,在场所有人都被吓到了,尤以赵炜反应最大,她一扔手里的祝酒词,便过去将邓颖超扶了起来,不久后医生护士也赶到现场。

邓颖超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医生仔细检查了一遍,也没发现有什么问题,赵炜才松了一口气。此前因为帕金森病,赵炜多次提醒邓颖超家里的工作人员,要注意照顾邓大姐,没想到却是自己首先让邓大姐受伤。

赵炜很自责,事后她对邓颖超说:“您要真出现个好歹,我也不活了。”邓颖超拍拍她的肩膀,安慰道:“那也不能怪你呀。”可是赵炜并不觉得安心,在这次之后,她给自己定了个原则:不管邓大姐出现任何情况,都要耐心细致地把她照顾好。

尽管有赵炜的贴心照料,邓颖超的身体还是不可避免地衰败了。1988年,已经84岁的邓颖超辞职退休。退休后的日子里,邓颖超因为感冒和肺炎,先后进了5次医院。

到了1991年,邓颖超又一次因为肺炎住院了。这一次,邓颖超的情况非常不好,一直高烧不退。这并不是一个好兆头,赵炜赶紧去咨询医生,说:“邓大姐这次住院是不是就出不去了?”

医生迟疑了很久,才回答道:“有可能,做好准备吧。”医生的话让赵炜心中一颤,她或许将要面临最坏的结果。住院的5天后,邓颖超接受了一次大手术,手术之后,邓颖超的情况有所好转。然而没过多久,邓颖超开始出现肾衰竭,时常陷入昏迷。

但是邓颖超依然很顽强地同病魔抗争,硬生生地又撑过一年。1992年的夏天来临,到处都十分燥热,蝉鸣惹得人心烦,人也变得懒洋洋的。只有医院,还在匆忙而有序地运转着。

六月下旬开始,邓颖超的情况就十分不稳定,她的心率时不时地就加快,胸部憋闷。除此之外,邓颖超全身多器官功能都变得不好,医护人员只能时刻守在邓颖超身旁。

有时候,邓颖超从昏迷中醒过来,看到辛苦工作的医护人员,总是特别心疼,觉得自己给他们造成了负担。因此邓颖超就会劝医护人员去休息,并表达自己的谢意,在这时,大家心里都会有感动又酸涩。

赵炜

1992年7月9日中午,一位护士突然急冲冲地找到赵炜,对她说:“你快过去吧,邓大姐找你!”赵炜也不敢耽搁,连饭都来不及吃,就往医院赶去。来到病房后,邓颖超抓住赵炜的手,十分不舍地说:“赵炜,我同你见最后一面。”

赵炜一听,鼻子酸酸的,她强忍着泪水劝慰道:“大姐,不要这样说,你养养神,该睡午觉了。”后来,赵炜回忆起这一幕时说:“邓大姐也许是已经感觉到自己的时间所剩无几,所以才对我说那样一句话。而这也的确是我和清醒的邓大姐见的最后一面。”

到了10号早上,邓颖超的情况更加糟糕了,她的脉搏变得越来越快,呼吸却变得十分缓慢。见状,医生立刻和赵炜说:“病情加重了,快向中央报告。”赵炜向中央报告后,为防不测,她立刻开始安排邓颖超的后事。

赵炜对邓颖超的后事安排很清楚,因为这是邓颖超亲自写给她的。邓颖超的遗嘱写于1978年,那是个阳光明媚的午后,邓颖超认真地写下了自己的遗嘱。随后她叫来赵炜,把遗嘱交给她,主要包括自己去世后骨灰的处理、不搞追悼会等等。

1982年,邓颖超又写了第二份遗嘱,主要关于如何处理遗物,甚至细致到衣服、照片的处理。当时,赵炜很难过,觉得不吉利。可是邓颖超却觉得自己完成了一个愿望,心里很高兴。

10号晚上11点左右,护士发现邓颖超没有任何反应,赵炜立刻趴在她床前大喊:“大姐,我是赵炜,您听见没有?要是听见了就睁睁眼睛点点头。”可别说睁眼了,连一点轻微的动作都没有。

就在这时,邓颖超的血压和脉搏,开始慢慢降下来,赵炜赶紧去叫医生。紧接着,一群专家鱼贯而入……

1992年7月11日6时55分,邓颖超停止了呼吸,赵炜看着病床上老人安详的面容,忍不住留下了泪水。

不久后,中央立刻召开会议,研究讨论邓颖超的治丧事宜。与会人员一致同意:发讣告,公布邓颖超的遗嘱。由于会议也听取邓颖超身边人的意见,因此赵炜根据她的遗嘱,提出了四个问题:

一、邓颖超女士不同意搞吊唁活动,所以还搞不搞?

二、邓颖超女士遗嘱不搞遗体告别,所以还做不做,做了又在哪里向遗体告别?

三、工作人员守不守灵?

四、很多日本友人非常敬仰周总理和邓大姐,他们来北京怎么办?

对于第一个问题,大家分歧比较大,有人认为不应该搞,因为要遵照邓大姐的遗愿,有人则认为应该要搞,作为中国的杰出人物,应该要搞。两方争执不断,都有道理,后来不知是谁说了一句“不搞人民人民不会同意的”,这才将争执平息下来。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可以在西花厅挂上邓大姐的遗像,但是不发通知,有群众来就做好接待。

第二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一样,大家都觉得,应该让大家见邓颖超最后一面,遗体告别的地方就定在八宝山。

而第三个问题,大家则一直建议工作人员应该守灵,一方面是为了接待来告别的人,一方面也是为了不让邓大姐太孤单。

至于第四个问题,中央认为,既然有日本友人来吊唁,那么可以让驻日使馆设置灵堂,供日本友人吊唁邓颖超。而那些来北京的日本友人,则可以由对外友好协会全权负责。

1992年7月17日,邓颖超的追悼会开始,中央领导纷纷前来送别邓颖超。8名礼兵抬着邓颖超女士的灵柩上灵车,开往八宝山。一路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自发站在道路两边,静默着、哀伤地目送灵车远去。

等到灵车开得稍微远了一点,大家又自发地跟在车子后面。不知过了多久,有人突然哭着大喊道:“邓奶奶,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随后,这些饱含真挚感情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直到灵车消失在眼前,也不曾停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邓颖超去世后,秘书赵炜对后事提出4个问题,中央:群众不会同意
1976年,邓颖超担任人大副委员长,华国锋:这是毛主席生前的安排
1976年,邓颖超偶遇一老人,回去后写下8字:午睡未成,悲喜交加
周恩来一生铁面无私,临终前却嘱咐她:我走之后,你一定要照顾大姐
邓颖超病逝留下一份特殊遗嘱,为何无人敢执行|邓颖超遗嘱 和另外 2 个页面 - 用户配置 1
1976年1月7日晚,周总理突然醒来,医生明白:总理的最后时刻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