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怅望千秋不同时——读《土地的黄昏》

怅望千秋不同时

有人说距离能产生美,但其实距离也能产生隔阂。

我出生在城市,成长在城市,但不敢用“土生土长”这个词语,因为远在我的祖辈就早已远离了土地。身为城市人,我的记忆中只有儿时的泥巴,工地上沙土,昏黄的沙尘暴,还有令人头疼的尘土,然而我没有获得过土地的滋养。

在我经历中的教育中,农耕时代的中国被描述为保守、落后和缓慢的,而且充满了暧昧的矛盾。我们一方面从陶诗中幻想田园生活的惬意,一方面却又对“小国寡民”的农耕愿景嗤之以鼻;我们一方面强调我华夏的悠久博大,另一方面却总是说着我们还差得远;我们一方面说着工人农民大团结,另一方面却早已记忘记我们早已成为非工非农的小市民……

我们对滋养了数千年的中华农耕文明是陌生的,我们对乡村是陌生的,我们对土地是陌生的。户口页上的“农业”和“非农业”,把中华儿女几千年来共用的身份(庶民)最少分割成了两个阵营。然而就在我们还未弄明白想清楚“自己是谁,自己从何而来,自己往哪里去”之时,“土地”的时代已介黄昏。但有一条可以肯定,我们不再是“大地之子”。

一百多年前,中国面临了“三千余年的大变局”,现在一百多年过去了,我们却发现“变局”在中国的土地上依旧在持续。

这本《土地的黄昏》以一种深沉的笔调,向读者描绘了作者理解和阐释的乡村生活。我并不熟悉作者笔下体现出来的西方社会学视角,也不熟悉乡村生活的样貌,但我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身为经历了从乡村到城市化的转变的过来人,作者对乡村生活有着割舍不断的亲近之感,在面对日益消失的乡村文明,作者并未臧否两种文明的价值,他所表达的是一种对昔日的怅惋,那是一种乡愁,那是一种“儿童相见不相识”的无奈,越是记忆深刻,越是难舍难离。身为城市人,我有时也会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失去家园般的怅惘,因为城市的变化,儿时的记忆多被这种变化而扭曲,这就成为了一种失落的感伤。然而,我的伤感是个人的,而作者的伤感则是属于所有中国人的——因为我们正在失去中华文明几千年来一直坚持的节奏(与自然协调的节奏)。

如此笔端带有感情的叙述,在当下的著作之中,是十分罕见的。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如下的说法:
城市是石头的、理性的、计算的、消费的、陌生的、分解的、契约的、交换价值的。
乡村是泥土的、情感的、含混的、生产的、熟悉的、整体的、血缘的、使用价值的。
作为边缘人的作者,在剖析乡村社会的过程中,他既把“城市和乡村”的特征融汇于笔下,又承担了混合过程中的冲突、撕裂和迷乱。

最后,我想引用一首艾青先生的诗作,献给本书的作者张柠先生,感谢他为们带来的“土地”——虽然已到了夕阳无限好的时刻,但我们依然有机会守住自己的根基。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11.1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申石庵 | 棠棣散文诗《突围或者回归》读后(诵:靖 友)
吕常明系列散文之十:我与农村
【诗歌阅读】《独立》精选15:诗人访谈——关注四个农民现代诗人//李龙炳、发星等
诗意的乡村关注 —— 读贾平凹《定西笔记》
基于农耕文明的区域风俗志
散文||畏惧城市||作者:煙波釣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